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皮肤性病诊断治疗指南》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
病研究
所著名皮肤性病专家吴绍熙主编,作者将近半个世纪的千余
万例临床病例加以总结、整理,并结合卫生部皮肤性病诊断
治疗标准编写而成。《皮肤性病诊断治疗指南》共分8章,重点介绍我国常
见皮肤
病、性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既有传统方法,又有先进技
术,突出实用性,是临床医师,特别是皮肤性病科和全科医
生的必备参考书。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皮肤病病史记录
第一节 门诊病人病史
第二节 住院病人病史
第二章 皮肤病患者体格检查
第三章 皮肤病的诊断技术
第一节 皮肤试验
1.1 斑贴试验
1.2 划痕试验
1.3 皮内试验
1.4 结核菌素试验
1.5 麻风菌素试验
1.6 光斑贴试验
第二节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第三节 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第四节 真菌检查
第五节 疥螨检查
第四章 皮肤科处方
第一节 处方书写规范
第二节 处方质量标准
第五章 皮肤病治疗
第一节 药物疗法
1.1 内用药物疗法
1.2 外用药物疗法
1.3 外用药主要剂型、使用原则
第二节 物理疗法
2.1 X线疗法
2.2 放射性同位素疗法
2.3 紫外线与光化学疗法
2.4 电解疗法
2.5 电灼疗法
2.6 冷冻疗法
2.7 激光治疗
2.8 针灸疗法
第六章 感染性皮肤病
第一节 病毒性皮肤病
1.1 单纯疱疹和生殖器疱疹
1.2 带状疱疹
1.3 水痘
1.4 水痘样疹
1.5 寻常疣
1.6 扁平疣
1.7 跖疣
1.8 传染性软疣
1.9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
1.10 手足口病
1.11 幼儿急疹
第二节 细菌性皮肤病
2.1 脓疱疮
2.2 毛囊炎
2.3 疖与疖病
2.4 丹毒
2.5 寻常狼疮
2.6 麻风
第三节 真菌性皮肤病
3.1 手足癣
3.2 甲癣及甲真菌病
3.3 体股癣
3.4 叠瓦癣
3.5 头癣
3.6 花斑癣
3.7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3.8 须癣
3.9 念珠菌病
3.10 掌黑癣
3.11 发结节菌病
3.12 癣菌疹
3.13 耳真菌病
3.14 孢子丝菌病
3.15 隐球菌病
3.16 着色芽生菌病
第四节 寄生虫、昆虫性皮肤病
4.1 疥疮
4.2 挪威疥
4.3 猪螨皮炎
4.4 谷螨皮炎
4.5 鼠螨皮炎
4.6 鸡螨皮炎
4.7 恙螨皮炎
4.8 蝎螫皮炎
4.9 蜘蛛螫伤皮炎
4.10 蜈蚣螫伤皮炎
4.11 蚰蜒皮炎
4.12 桑毛虫皮炎
4.13 松毛虫皮炎
4.14 刺毛虫皮炎
4.15 蚊叮皮炎
4.16 蠓叮皮炎
4.17 蚋叮皮炎
4.18 虻叮皮炎
4.19 蝇蛆皮炎
4.20 虱咬皮炎
4.21 蜂螫皮炎
4.22 隐翅虫皮炎
第七章 非感染性皮肤病
第一节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1.1 接触性皮炎
1.2 尿布皮炎
1.3 湿疹
1.4 自家过敏性皮炎
1.5 遗传性过敏性(特应性、异位性)皮炎
1.6 荨麻疹
1.7 血管性水肿
1.8 皮肤划痕症
1.9 丘疹性荨麻疹
1.10 多形红斑
1.11 药疹
第二节 物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
2.1 晒斑
2.2 多形日光疹
2.3 痱子
2.4 夏季皮炎
2.5 冻疮
2.6 鸡眼
第三节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3.1 瘙痒症
3.2 神经性皮炎
3.3 痒疹
第四节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4.1 单纯糠疹
4.2 玫瑰糠疹
4.3 银屑病
4.4 扁平苔藓
4.5 红皮病
第五节 皮肤附属器病
5.1 脂溢性皮炎
5.2 寻常痤疮
5.3 晚发性痤疮
5.4 酒渣鼻
5.5 多汗症
5.6 臭汗症
5.7 汗疱疹
5.8 秃发症
第六节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6.1 黄褐斑
6.2 雀斑
6.3 黑变病
6.4 白癜风
第七节 血管性皮肤病
7.1 过敏性紫癜
7.2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7.3 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
7.4 郁积性溃疡
7.5 血栓性静脉炎
7.6 肢端青紫症
7.7 网状青斑
7.8 雷诺征和雷诺病
7.9 肢端红痛症
第八节 结缔组织病
8.1 红斑狼疮
附:SLE诊断标准(ARA,1997年修订)
8.2 硬皮病
8.3 皮肌炎
8.4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九节 营养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9.1 核黄素缺乏病
9.2 烟酸缺乏病
9.3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9.4 黄瘤病
9.5 卟啉病
第十节 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
10.1 鱼鳞病
10.2 掌跖角化病
10.3 进行性掌跖角皮症
10.4 毛孔角化症(毛周角化病)
10.5 毛发红糠疹
10.6 汗管角化病
10.7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10.8 神经纤维瘤病
第十一节 疱疹性皮肤病
11.1 天疱疮
11.2 类天疱疮
11.3 疱疹样皮炎
11.4 无菌性脓疱病
第十二节 粘膜疾病
12.1 剥脱性唇炎
12.2 光化性唇炎
12.3 腺性唇炎
12.4 龟头包皮炎
12.5 干燥闭塞性龟头炎
12.6 坏疽性龟头炎
12.7 粘膜白斑和粘膜白色角化
12.8 皮脂腺异位病
第十三节 皮肤肿瘤
13.1 色素痣
13.2 粟丘疹
13.3 皮样囊肿
13.4 多发性皮脂囊瘤
13.5 日光性角化病
13.6 脂溢性角化病
13.7 疣状痣
13.8 皮赘及软纤维瘤
13.9 皮肤原位癌
13.10 湿疹样癌
13.11 基底细胞癌
13.12 鳞状细胞癌
13.13 汗管瘤
13.14 血管脂肪瘤
13.15 瘢痕疙瘩
13.16 皮肤纤维瘤
13.17 皮肤血管瘤
13.18 恶性黑素瘤
13.19 蕈样肉芽肿及皮肤T细胞淋巴瘤
13.20 肥大细胞增生病
第十四节 皮肤病综合征
14.1 Behcel综合征
14.2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
14.3 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14.4 色素沉着-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
14.5 Sweet综合征
14.6 干燥〓综合征
14.7 黄甲综合征
14.8 Cockayne综合征
14.9 骨肥大静脉曲张综合征
14.10 糙皮病-小脑共济失调-氨基酸尿综合征
14.11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综合征
14.12 先天性皮肤异色综合征
14.13 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综合征
14.14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14.15 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
14.16 歌舞伎化妆综合征
14.17 Bloom综合征
14.18 Refsum综合征
14.19 Sneddon综合征
14.20 酒渣鼻样上皮瘤综合征
第八章 性病诊治指南
第一节 梅毒
第二节 淋病
第三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四节 软下疳
第五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第六节 尖锐湿疣
第七节 艾滋病
第八节 细菌性阴道病
第九节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第十节 生殖器疱疹(见第六章1.1)
附录
第一部分 皮肤科常用西药
第二部分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第三部分 皮肤科常用外用制剂
?%?>x
第一章 皮肤病病史记录
第一节 门诊病人病史
第二节 住院病人病史
第二章 皮肤病患者体格检查
第三章 皮肤病的诊断技术
第一节 皮肤试验
1.1 斑贴试验
1.2 划痕试验
1.3 皮内试验
1.4 结核菌素试验
1.5 麻风菌素试验
1.6 光斑贴试验
第二节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第三节 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第四节 真菌检查
第五节 疥螨检查
第四章 皮肤科处方
第一节 处方书写规范
第二节 处方质量标准
第五章 皮肤病治疗
第一节 药物疗法
1.1 内用药物疗法
1.2 外用药物疗法
1.3 外用药主要剂型、使用原则
第二节 物理疗法
2.1 X线疗法
2.2 放射性同位素疗法
2.3 紫外线与光化学疗法
2.4 电解疗法
2.5 电灼疗法
2.6 冷冻疗法
2.7 激光治疗
2.8 针灸疗法
第六章 感染性皮肤病
第一节 病毒性皮肤病
1.1 单纯疱疹和生殖器疱疹
1.2 带状疱疹
1.3 水痘
1.4 水痘样疹
1.5 寻常疣
1.6 扁平疣
1.7 跖疣
1.8 传染性软疣
1.9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
1.10 手足口病
1.11 幼儿急疹
第二节 细菌性皮肤病
2.1 脓疱疮
2.2 毛囊炎
2.3 疖与疖病
2.4 丹毒
2.5 寻常狼疮
2.6 麻风
第三节 真菌性皮肤病
3.1 手足癣
3.2 甲癣及甲真菌病
3.3 体股癣
3.4 叠瓦癣
3.5 头癣
3.6 花斑癣
3.7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3.8 须癣
3.9 念珠菌病
3.10 掌黑癣
3.11 发结节菌病
3.12 癣菌疹
3.13 耳真菌病
3.14 孢子丝菌病
3.15 隐球菌病
3.16 着色芽生菌病
第四节 寄生虫、昆虫性皮肤病
4.1 疥疮
4.2 挪威疥
4.3 猪螨皮炎
4.4 谷螨皮炎
4.5 鼠螨皮炎
4.6 鸡螨皮炎
4.7 恙螨皮炎
4.8 蝎螫皮炎
4.9 蜘蛛螫伤皮炎
4.10 蜈蚣螫伤皮炎
4.11 蚰蜒皮炎
4.12 桑毛虫皮炎
4.13 松毛虫皮炎
4.14 刺毛虫皮炎
4.15 蚊叮皮炎
4.16 蠓叮皮炎
4.17 蚋叮皮炎
4.18 虻叮皮炎
4.19 蝇蛆皮炎
4.20 虱咬皮炎
4.21 蜂螫皮炎
4.22 隐翅虫皮炎
第七章 非感染性皮肤病
第一节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1.1 接触性皮炎
1.2 尿布皮炎
1.3 湿疹
1.4 自家过敏性皮炎
1.5 遗传性过敏性(特应性、异位性)皮炎
1.6 荨麻疹
1.7 血管性水肿
1.8 皮肤划痕症
1.9 丘疹性荨麻疹
1.10 多形红斑
1.11 药疹
第二节 物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
2.1 晒斑
2.2 多形日光疹
2.3 痱子
2.4 夏季皮炎
2.5 冻疮
2.6 鸡眼
第三节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3.1 瘙痒症
3.2 神经性皮炎
3.3 痒疹
第四节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4.1 单纯糠疹
4.2 玫瑰糠疹
4.3 银屑病
4.4 扁平苔藓
4.5 红皮病
第五节 皮肤附属器病
5.1 脂溢性皮炎
5.2 寻常痤疮
5.3 晚发性痤疮
5.4 酒渣鼻
5.5 多汗症
5.6 臭汗症
5.7 汗疱疹
5.8 秃发症
第六节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6.1 黄褐斑
6.2 雀斑
6.3 黑变病
6.4 白癜风
第七节 血管性皮肤病
7.1 过敏性紫癜
7.2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7.3 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
7.4 郁积性溃疡
7.5 血栓性静脉炎
7.6 肢端青紫症
7.7 网状青斑
7.8 雷诺征和雷诺病
7.9 肢端红痛症
第八节 结缔组织病
8.1 红斑狼疮
附:SLE诊断标准(ARA,1997年修订)
8.2 硬皮病
8.3 皮肌炎
8.4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九节 营养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9.1 核黄素缺乏病
9.2 烟酸缺乏病
9.3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9.4 黄瘤病
9.5 卟啉病
第十节 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
10.1 鱼鳞病
10.2 掌跖角化病
10.3 进行性掌跖角皮症
10.4 毛孔角化症(毛周角化病)
10.5 毛发红糠疹
10.6 汗管角化病
10.7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10.8 神经纤维瘤病
第十一节 疱疹性皮肤病
11.1 天疱疮
11.2 类天疱疮
11.3 疱疹样皮炎
11.4 无菌性脓疱病
第十二节 粘膜疾病
12.1 剥脱性唇炎
12.2 光化性唇炎
12.3 腺性唇炎
12.4 龟头包皮炎
12.5 干燥闭塞性龟头炎
12.6 坏疽性龟头炎
12.7 粘膜白斑和粘膜白色角化
12.8 皮脂腺异位病
第十三节 皮肤肿瘤
13.1 色素痣
13.2 粟丘疹
13.3 皮样囊肿
13.4 多发性皮脂囊瘤
13.5 日光性角化病
13.6 脂溢性角化病
13.7 疣状痣
13.8 皮赘及软纤维瘤
13.9 皮肤原位癌
13.10 湿疹样癌
13.11 基底细胞癌
13.12 鳞状细胞癌
13.13 汗管瘤
13.14 血管脂肪瘤
13.15 瘢痕疙瘩
13.16 皮肤纤维瘤
13.17 皮肤血管瘤
13.18 恶性黑素瘤
13.19 蕈样肉芽肿及皮肤T细胞淋巴瘤
13.20 肥大细胞增生病
第十四节 皮肤病综合征
14.1 Behcel综合征
14.2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
14.3 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14.4 色素沉着-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
14.5 Sweet综合征
14.6 干燥〓综合征
14.7 黄甲综合征
14.8 Cockayne综合征
14.9 骨肥大静脉曲张综合征
14.10 糙皮病-小脑共济失调-氨基酸尿综合征
14.11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综合征
14.12 先天性皮肤异色综合征
14.13 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综合征
14.14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14.15 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
14.16 歌舞伎化妆综合征
14.17 Bloom综合征
14.18 Refsum综合征
14.19 Sneddon综合征
14.20 酒渣鼻样上皮瘤综合征
第八章 性病诊治指南
第一节 梅毒
第二节 淋病
第三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四节 软下疳
第五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第六节 尖锐湿疣
第七节 艾滋病
第八节 细菌性阴道病
第九节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第十节 生殖器疱疹(见第六章1.1)
附录
第一部分 皮肤科常用西药
第二部分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第三部分 皮肤科常用外用制剂
?%?>x
皮肤性病诊断治疗指南[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