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语用学这一课题。阐述了这一学科本身的最基本的理论、原则和概念。全书共分十二章,结构清晰。本书理论丰富,资料翔实,论据确凿,分析深入,观点新颖。本书是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目录
第二章 意义和所指
8、2、2 礼貌的补救策略
8、2、2、1 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8、2、2、2 积极礼貌策略
8、2、2、3 消极礼貌策略
8、2、2、4 非公开策略
8、2、2、5 不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8、2、3 礼貌策略的局限和不足
8、3 礼貌和文化价值
第九章 跨文化语用研究
9、1 什么是跨文化语用学
2、1 概述
9、2 跨文化语用学的形成和发展
9、3 跨文化语用学的主要论题
9、3、1 跨文化语用语言学
9、3、2 跨文化社会语用学
9、3、2、1 影响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
9、3、2、2 对语用参数的跨文化研究
9、3、2、3 不同文化在遵循莱斯会话原则上的差异研究
9、3、2、4 “礼貌原则”和“面子”的跨文化研究
9、3、2、5 不同文化在解决准则之间矛盾的差异
9、3、3 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2、2 意义和所指的哲学研究
9、3、3、1 语际语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9、3、3、2 静态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9、3、3、3 动态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9、4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9、5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几个主要趋势
第十章 前提
10、1 前提的概念
10、1、1 前提的哲学渊源
10、1、2 语义前提
10、1、3 语用前提
2、2、1 意义和所指的早期哲学研究
10、1、4 前提和语境
10、2 前提语
10、3 前提的特点——可撤销性
10、4 前提的映射问题
第十一章 会话的语用研究
11、1 会话结构的语用研究和话语分析
11、2 会话的局部结构
11、2、1 会话中的轮换
11、2、2 会话中的相邻对
11、2、3 相邻对的内嵌
2、2、2 有关意义和所指的两种哲学理论
11、3 会话的整体结构
11、3、1 会话的开端
11、3、2 会话的结尾
11、4 会话的动态语用研究
11、4、1 话语角色类型
11、4、2 语用模糊与会话策略
11、4、3 会话活动类型
第十二章 语用学研究中的语料收集方法
12、1 语用学研究方法简述
12、2 语料收集方法
2、2、3 确定性描述语的两种用法及有关的讨论
12、2、1 研究语用理解/感知的方法
12、2、1、1 等级划分/卡片分类
12、2、1、2 多项选择法
12、2、2 研究语言表达的方法
12、2、2、1 实录法
12、2、2、2 引发法
12、2、2、2、1 话语完型法
12、2、2、2、2 角色扮演
12、3 几种方法结合的办法
参考书目
2、3 意义和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2、3、1 意义的语义学研究
2、3、2 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2、3、2、1 名称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第一章 绪论
2、3、2、2 名词短语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2、3、2、3 所指的语义学研究中的难题
2、4 意义和所指的语用研究
2、4、1 意义和所指的不确定性
2、4、2 语境和话语上下文的作用
2、4、2、1 在语境中确立意义
2、4、2、2 在语境和话语上下文中确立所指
第三章 指示
3、1 指示的含义和用法
3、1、1 指示的语用含义
1、1 语用学的源起和发展
3、1、2 指示词语的两种用法
3、1、3 指示词语的非指示用法
3、2 指示的类别
3、2、1 人称指示
3、2、2 时间指示
3、2、3 方位指示
3、2、4 定冠词the的指示用法
3、2、5 篇章指示和社会指示
3、2、5、1 篇章指示
3、2、5、2 社会指示
1、2 关于语用学的定义
第四章 言语行为理论
4、1 言语行为理论的源起
4、1、1 Austion对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区分
4、1、2 言有所为的话语的语言特征
4、1、3 Austionr “三种行为”模式
4、1、4 Austin对言外行为的分类
4、2 Searl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4、2、1 Searle对言语行为的认识
4、2、2 Searle对命题内容和言外行为的区分
4、2、3 实施言语行为的规则
1、3 语用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意义和语境
4、2、4 Searle对言外行为的分类
4、3 意义和言外之力的关系
4、4 言语行为理论的归属
第五章 语言的间接性
5、1 间接使用语言的现象
5、2 语言的间接性和言语行为理论
5、2、1 间接言语行为
5、2、2 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解释
5、2、2、1 习语论
5、2、2、2 推理论
1、3、1 意义
5、3 对间接指令的研究
5、4 语言的间接性与话语分析
5、5 和间接语言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六章 合作原则和新格莱斯主义
6、1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
6、1、1 会话含义
6、1、2 会话的合作原则
6、1、3 会话含义的产生及特点
6、1、3、1 会话准则的违反
6、1、3、2 会话含义的特点
1、3、2 语境
6、1、3、3 会话准则的违反和隐喻
6、1、4 Grice合作原则的不足
6、2 Levinson的会话含义理论
6、2、1 Horn的会话含义两原则
6、2、2 Levinson的会话含义三原则
第七章 关联论
7、1 关联论的源起
7、1、1 关联论的交际观
7、1、2 明示推理模式
7、1、3 关联论和合作原则
1、4 语用学和语义学
7、2 关联论的主要观点
7、2、1 关联的定义
7、2、2 关联的程度
7、2、3 关联的原则
7、3 关联的推理
7、3、1 推理的法则
7、3、2 推理和语境
7、3、2、1 语境
7、3、2、2 语境的补足和选择
第八章 礼貌的语用研究
1、5 促使语用学发展的几个因素
8、1 会话的礼貌原则
8、1、1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
8、1、2 礼貌和言外功能
8、1、3 礼貌原则的准则
8、1、4 礼貌原则的局限和不足
8、2 会话的礼貌策略
8、2、1 礼貌和社会因素
8、2、1、1 面子和理性
8、2、1、2 面子威胁行为(FTA)
8、2、1、3 估算面子威胁行为的因素
?e[*x
第二章 意义和所指
8、2、2 礼貌的补救策略
8、2、2、1 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8、2、2、2 积极礼貌策略
8、2、2、3 消极礼貌策略
8、2、2、4 非公开策略
8、2、2、5 不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8、2、3 礼貌策略的局限和不足
8、3 礼貌和文化价值
第九章 跨文化语用研究
9、1 什么是跨文化语用学
2、1 概述
9、2 跨文化语用学的形成和发展
9、3 跨文化语用学的主要论题
9、3、1 跨文化语用语言学
9、3、2 跨文化社会语用学
9、3、2、1 影响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
9、3、2、2 对语用参数的跨文化研究
9、3、2、3 不同文化在遵循莱斯会话原则上的差异研究
9、3、2、4 “礼貌原则”和“面子”的跨文化研究
9、3、2、5 不同文化在解决准则之间矛盾的差异
9、3、3 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2、2 意义和所指的哲学研究
9、3、3、1 语际语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9、3、3、2 静态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9、3、3、3 动态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9、4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9、5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几个主要趋势
第十章 前提
10、1 前提的概念
10、1、1 前提的哲学渊源
10、1、2 语义前提
10、1、3 语用前提
2、2、1 意义和所指的早期哲学研究
10、1、4 前提和语境
10、2 前提语
10、3 前提的特点——可撤销性
10、4 前提的映射问题
第十一章 会话的语用研究
11、1 会话结构的语用研究和话语分析
11、2 会话的局部结构
11、2、1 会话中的轮换
11、2、2 会话中的相邻对
11、2、3 相邻对的内嵌
2、2、2 有关意义和所指的两种哲学理论
11、3 会话的整体结构
11、3、1 会话的开端
11、3、2 会话的结尾
11、4 会话的动态语用研究
11、4、1 话语角色类型
11、4、2 语用模糊与会话策略
11、4、3 会话活动类型
第十二章 语用学研究中的语料收集方法
12、1 语用学研究方法简述
12、2 语料收集方法
2、2、3 确定性描述语的两种用法及有关的讨论
12、2、1 研究语用理解/感知的方法
12、2、1、1 等级划分/卡片分类
12、2、1、2 多项选择法
12、2、2 研究语言表达的方法
12、2、2、1 实录法
12、2、2、2 引发法
12、2、2、2、1 话语完型法
12、2、2、2、2 角色扮演
12、3 几种方法结合的办法
参考书目
2、3 意义和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2、3、1 意义的语义学研究
2、3、2 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2、3、2、1 名称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第一章 绪论
2、3、2、2 名词短语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2、3、2、3 所指的语义学研究中的难题
2、4 意义和所指的语用研究
2、4、1 意义和所指的不确定性
2、4、2 语境和话语上下文的作用
2、4、2、1 在语境中确立意义
2、4、2、2 在语境和话语上下文中确立所指
第三章 指示
3、1 指示的含义和用法
3、1、1 指示的语用含义
1、1 语用学的源起和发展
3、1、2 指示词语的两种用法
3、1、3 指示词语的非指示用法
3、2 指示的类别
3、2、1 人称指示
3、2、2 时间指示
3、2、3 方位指示
3、2、4 定冠词the的指示用法
3、2、5 篇章指示和社会指示
3、2、5、1 篇章指示
3、2、5、2 社会指示
1、2 关于语用学的定义
第四章 言语行为理论
4、1 言语行为理论的源起
4、1、1 Austion对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区分
4、1、2 言有所为的话语的语言特征
4、1、3 Austionr “三种行为”模式
4、1、4 Austin对言外行为的分类
4、2 Searl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4、2、1 Searle对言语行为的认识
4、2、2 Searle对命题内容和言外行为的区分
4、2、3 实施言语行为的规则
1、3 语用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意义和语境
4、2、4 Searle对言外行为的分类
4、3 意义和言外之力的关系
4、4 言语行为理论的归属
第五章 语言的间接性
5、1 间接使用语言的现象
5、2 语言的间接性和言语行为理论
5、2、1 间接言语行为
5、2、2 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解释
5、2、2、1 习语论
5、2、2、2 推理论
1、3、1 意义
5、3 对间接指令的研究
5、4 语言的间接性与话语分析
5、5 和间接语言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六章 合作原则和新格莱斯主义
6、1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
6、1、1 会话含义
6、1、2 会话的合作原则
6、1、3 会话含义的产生及特点
6、1、3、1 会话准则的违反
6、1、3、2 会话含义的特点
1、3、2 语境
6、1、3、3 会话准则的违反和隐喻
6、1、4 Grice合作原则的不足
6、2 Levinson的会话含义理论
6、2、1 Horn的会话含义两原则
6、2、2 Levinson的会话含义三原则
第七章 关联论
7、1 关联论的源起
7、1、1 关联论的交际观
7、1、2 明示推理模式
7、1、3 关联论和合作原则
1、4 语用学和语义学
7、2 关联论的主要观点
7、2、1 关联的定义
7、2、2 关联的程度
7、2、3 关联的原则
7、3 关联的推理
7、3、1 推理的法则
7、3、2 推理和语境
7、3、2、1 语境
7、3、2、2 语境的补足和选择
第八章 礼貌的语用研究
1、5 促使语用学发展的几个因素
8、1 会话的礼貌原则
8、1、1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
8、1、2 礼貌和言外功能
8、1、3 礼貌原则的准则
8、1、4 礼貌原则的局限和不足
8、2 会话的礼貌策略
8、2、1 礼貌和社会因素
8、2、1、1 面子和理性
8、2、1、2 面子威胁行为(FTA)
8、2、1、3 估算面子威胁行为的因素
?e[*x
A new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