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九十多种科学、新颖,行之有效的求知方法,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文理相通
1.文理相通是知识整体化的产物
2.学理工不能轻文史
3.语文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
4.学文史也要学点理工
5.数学是学好各门科学的必备工具
6.文理相通是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
第二部分 课堂听记训练
7.听记难点和要求
8.听记前的准备
9.听记核心是精力集中
10.听记方法
11.听记标准
12.课堂听记图示
第三部分 书籍知识宝库
13.科技图书文献类型
14.打开图书馆宝库的钥匙
15.题录、文摘、索引
16.文献检索的步骤和方法
17.工具书的使用
18.注意一本书的前言和后语
19.步入知识殿堂的门径
第四部分 读书效率
20.时间管理
21.强化记忆
22.科学用脑
23.两类思维的密切协作
24.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25.高效阅读
第五部分 读书层次论
26.人才成长与读书层次
27.筛选择优层次读书法
28.读书层次交叉互补效应
29.读书层次与读书三诀
30.读书层次与灵感三要素
第六部分 通泛读浏览层次
31.书目文摘阅读法
32.快速摘跳阅读法
33.粗略骨架阅读法
第七部分 精细阅读层次
34.逐字逐句阅读法
35.熟读背诵阅读法
36.多面选择阅读法
37.一再重复阅读法
38.联想理解阅读法
39.窄化精专阅读法
40.归纳比较阅读法
41.跟踪溯源阅读法
42.知识网络阅读法
43.咀嚼思考阅读法
第八部分 研究阅读层次
44.提问阅读法
45.钻棱阅读法
46.聚焦阅读法
47.鉴别阅读法
48.倒立阅读法
49.评论阅读法
第九部分 拓展阅读层次
50.杂交阅读法
51.空间阅读法
52.展开阅读法
53.求索阅读法
第十部分 创新阅读层次
54.突破阅读法
55.想象阅读法
56.发现阅读法
57.写作阅读法
第十一部分 阅读辩证
58.博学多才
59.泛揽精专
60.专博统一
61.快慢结合
62.学创并举
63.学莫忘一
64.三早复课
65.凝思前进
66.观察创新
67.捕捉灵感
第十二部分 读书笔记
68.读书笔记的重要作用
69.读书笔记与人才成长
70.眉批标注式笔记
71.索引摘录式笔记
72.纲要论证式笔记
73.评注综合式笔记
74.读书卡片式笔记
75.日记、剪报、笔记
76.笔记四种记录法
77.读书笔记流程
第十三部分 笔记效益
78.科技笔记整理模式图
79.笔记类型和层次效益矩阵
80.笔记类型互补效应
81.笔记层次互补效应
82.综合利用深入开发笔记效益
第十四部分 论文写作
83.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84.材料与观点
85.两个思维过程
86.论文写作程序
87.主客观一致选题法
88.打腹稿与写提纲
89.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
90.论点、论据、论证
91.开头、过渡、结尾
92.十要与十忌
读书·记忆·思维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