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编写的高师学生必修课。共分要素论、课程论、教学论、研究论等五编十八章,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对中学语文教育学内容进行阐释,旨在提高高师学生语文教学的技能与素质。
目录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语文教师(16)
第一节 高尚的思想品德(17)
第二节 具有健康的教学心理(21)
第三节 渊博的学科知识(23)
第四节 能力结构(30)
第五节 语文教育科学研究(40)
第二章 学习的动因--学生(45)
第一节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地位(46)
第二节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48)
第三节 语文学习的基本理论(53)
第四节 学习方法(57)
第三章 语文教材(64)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65)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语文教材(71)
第三节 中国当代语文教材(73)
第四节 国外语文教科书(78)
第四章 语文课堂教学流程设计(81)
第一节 教学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82)
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流程设计的基本路径(85)
第五章 上课与说课(115)
第一节 上课(115)
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结构(118)
第三节 说课(119)
第六章 听课与评课(132)
第一节 听课(133)
第二节 评课(141)
第七章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151)
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地位及作用(152)
第二节 语文基础知识的范畴(154)
第三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与方法(157)
第八章 阅读教学(164)
第一节 阅读的性质及作用(165)
第二节 阅读的地位与要求(169)
第三节 阅读的类型与方法(176)
第四节 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181)
第五节 几种常见文体的阅读教学(194)
第六节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203)
第九章 写作教学(214)
第一节 写作教学的本质与要求(214)
第二节 写作能力构成要素(218)
第三节 作文的类型(227)
第四节 写作训练体系述说(231)
第五节 写作过程(237)
第十章 口语交际教学(254)
第一节 口语交际的地位、特点及要求(254)
第二节 口语交际能力构成要素述说(260)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方法(267)
第十一章 综合性学习(281)
第一节 综合性学习的性质与作用(281)
第二节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述说(287)
第三节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291)
第四节 综合性学习的过程(295)
第五节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299)
第十二章 语文教育媒体(305)
第一节 语文教育媒体的内涵与作用(305)
第二节 语文教育现代化媒体的类型(308)
第三节 应用现代语文教育媒体的要求(314)
第十三章 语文教育的性质(319)
第一节 语文含义述说(319)
第二节 语文性质认识的流变(323)
第三节 “工具说”的先天缺陷(327)
第四节 “人文性”历经磨难,终获新生(330)
第五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332)
第十四章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336)
第一节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特征及确立依据(336)
第二节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340)
第三节 语文学科课程目标述说(345)
第十五章 语文教学原则(351)
第一节 语文教学原则的特点(351)
第二节 确立语文教学原则的依据(353)
第三节 语文教学原则述说(356)
第十六章 语文教育评价(367)
第一节 传统的语文评价方式--考试(367)
第二节 语文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与方法(375)
第十七章 中国语文教育历程(385)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386)
第二节 中国近代语文教育(402)
第三节 现代语文教育(406)
第四节 当代语文教育(410)
第十八章 语文教育研究(434)
第一节 语文教育研究的特点与意义(435)
第二节 语文教育课题的申报与研究(438)
第三节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的写作(449)
参考文献(468)
后记(474)
绪论(1)
第一章 语文教师(16)
第一节 高尚的思想品德(17)
第二节 具有健康的教学心理(21)
第三节 渊博的学科知识(23)
第四节 能力结构(30)
第五节 语文教育科学研究(40)
第二章 学习的动因--学生(45)
第一节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地位(46)
第二节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48)
第三节 语文学习的基本理论(53)
第四节 学习方法(57)
第三章 语文教材(64)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65)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语文教材(71)
第三节 中国当代语文教材(73)
第四节 国外语文教科书(78)
第四章 语文课堂教学流程设计(81)
第一节 教学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82)
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流程设计的基本路径(85)
第五章 上课与说课(115)
第一节 上课(115)
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结构(118)
第三节 说课(119)
第六章 听课与评课(132)
第一节 听课(133)
第二节 评课(141)
第七章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151)
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地位及作用(152)
第二节 语文基础知识的范畴(154)
第三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与方法(157)
第八章 阅读教学(164)
第一节 阅读的性质及作用(165)
第二节 阅读的地位与要求(169)
第三节 阅读的类型与方法(176)
第四节 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181)
第五节 几种常见文体的阅读教学(194)
第六节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203)
第九章 写作教学(214)
第一节 写作教学的本质与要求(214)
第二节 写作能力构成要素(218)
第三节 作文的类型(227)
第四节 写作训练体系述说(231)
第五节 写作过程(237)
第十章 口语交际教学(254)
第一节 口语交际的地位、特点及要求(254)
第二节 口语交际能力构成要素述说(260)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方法(267)
第十一章 综合性学习(281)
第一节 综合性学习的性质与作用(281)
第二节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述说(287)
第三节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291)
第四节 综合性学习的过程(295)
第五节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299)
第十二章 语文教育媒体(305)
第一节 语文教育媒体的内涵与作用(305)
第二节 语文教育现代化媒体的类型(308)
第三节 应用现代语文教育媒体的要求(314)
第十三章 语文教育的性质(319)
第一节 语文含义述说(319)
第二节 语文性质认识的流变(323)
第三节 “工具说”的先天缺陷(327)
第四节 “人文性”历经磨难,终获新生(330)
第五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332)
第十四章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336)
第一节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特征及确立依据(336)
第二节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340)
第三节 语文学科课程目标述说(345)
第十五章 语文教学原则(351)
第一节 语文教学原则的特点(351)
第二节 确立语文教学原则的依据(353)
第三节 语文教学原则述说(356)
第十六章 语文教育评价(367)
第一节 传统的语文评价方式--考试(367)
第二节 语文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与方法(375)
第十七章 中国语文教育历程(385)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386)
第二节 中国近代语文教育(402)
第三节 现代语文教育(406)
第四节 当代语文教育(410)
第十八章 语文教育研究(434)
第一节 语文教育研究的特点与意义(435)
第二节 语文教育课题的申报与研究(438)
第三节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的写作(449)
参考文献(468)
后记(474)
语文教育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