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郝瑜鑫

分类号:

ISBN:978752011231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从同语义类的视角出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多维度考察汉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与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同语义动词搭配的相关问题。书中建立起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知识体系模型;依托中介语语料库考察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同语义类动词的情况,进而将两库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讨论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同语义类动词的发展过程以及发生偏误的类型和原因;探讨同语义类动词搭配词典的编纂和研究问题。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选题缘起/1
  1.2 研究内容/5
  1.3 研究现状/8
  1.4 理论依据/23
  1.5 研究方法/29
  1.6 语料来源/34
  1.7 预期成果及研究意义/35
第2章 词语搭配与词汇知识体系/37
  2.1 词语搭配的界定/37
  2.2 词语搭配与词汇知识/40
  2.3 小结/51
第3章 语言教学视角词语搭配研究框架/52
  3.1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搭配本体研究框架/52
  3.2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搭配应用研究框架/57
  3.3 小结/64
第4章 本体视角同语义类动词搭配多维度研究/65
  4.1 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的句法特征考察/65
  4.2 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的语义考察/101
  4.3 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的语用考察/131
  4.4 同语义类动词搭配中句法语义语用的互动/149
  4.5 本章小结/153
第5章 同语义类动词搭配习得研究/155
  5.1 本部分研究的基本问题/155
  5.2 中介语与本族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使用情况比对考察/155
  5.3 二语者习得汉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的偏误类型及其成因/169
  5.4 综合讨论/180
  5.5 本章小结/183
第6章 面向二语教学的汉语搭配词典研究/185
  6.1 现有汉语搭配词典调查研究/185
  6.2 外国学生汉语搭配词典需求调查/194
  6.3 汉语学习型搭配词典编纂的基本原则/204
  6.4 学习型同语义类动词搭配词典样例分析/207
  6.5 小结/211
结 语/212
参考文献/214
附表Ⅰ 同语义类动词句法型式表/233
附表Ⅱ 同语义类动词宾位搭配表/254
附表Ⅲ 同语义类动词补位搭配表/268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选题缘起/1
  1.2 研究内容/5
  1.3 研究现状/8
  1.4 理论依据/23
  1.5 研究方法/29
  1.6 语料来源/34
  1.7 预期成果及研究意义/35
第2章 词语搭配与词汇知识体系/37
  2.1 词语搭配的界定/37
  2.2 词语搭配与词汇知识/40
  2.3 小结/51
第3章 语言教学视角词语搭配研究框架/52
  3.1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搭配本体研究框架/52
  3.2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搭配应用研究框架/57
  3.3 小结/64
第4章 本体视角同语义类动词搭配多维度研究/65
  4.1 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的句法特征考察/65
  4.2 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的语义考察/101
  4.3 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的语用考察/131
  4.4 同语义类动词搭配中句法语义语用的互动/149
  4.5 本章小结/153
第5章 同语义类动词搭配习得研究/155
  5.1 本部分研究的基本问题/155
  5.2 中介语与本族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使用情况比对考察/155
  5.3 二语者习得汉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的偏误类型及其成因/169
  5.4 综合讨论/180
  5.5 本章小结/183
第6章 面向二语教学的汉语搭配词典研究/185
  6.1 现有汉语搭配词典调查研究/185
  6.2 外国学生汉语搭配词典需求调查/194
  6.3 汉语学习型搭配词典编纂的基本原则/204
  6.4 学习型同语义类动词搭配词典样例分析/207
  6.5 小结/211
结 语/212
参考文献/214
附表Ⅰ 同语义类动词句法型式表/233
附表Ⅱ 同语义类动词宾位搭配表/254
附表Ⅲ 同语义类动词补位搭配表/268
【作者简介】
郝瑜鑫,河南南阳人,博士,硕导。先后于绍兴文理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香港浸会大学进修二语习得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麻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中文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一项。目前研究兴趣为二语习得、语料库语言学、华文教育。
【书摘与插画】
成年人在习得第二语言以前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备的概念体系,因此在二语使用过程中他们倾向于从意义的表达出发,选用目的语语言项目进行交际。但因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语义类词群,当表达某个意义的时候学习者就面临着词语选择的问题;选择了词项之后,如何使用这个词,这是表达是否合乎目的语规范、是否流畅地道的关键所在。
本书从同语义类的视角出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抽样选取20组同语义类动词,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多维度考察汉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与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同语义动词搭配的相关问题。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基于本族语语料库,从搭配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语用特征等方面考察同语义类动词的异同,从而建立起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知识体系模型。其次,依托中介语语料库考察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同语义类动词的情况,进而将两库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学习者和本族人使用同语义类动词的异同;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讨论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同语义类动词的发展过程以及发生偏误的类型和原因。*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探讨同语义类动词搭配词典的编纂和研究问题。
本书的基本观点和初步结论如下。*,词语搭配是自然话语中组合轴上习惯性按照一定句法规则共现的一组词,它涉及词项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个层面。词汇知识的各组成部分都潜隐于词语搭配之中,因此词语搭配是词汇知识研究的重点内容,只有全方位、多视角深入挖掘词语搭配所关涉到的问题,才能全面揭示其所涉及的词汇知识。第二,本书认为词语搭配研究应从义类角度切入,借助大规模语料库采用语料库语言学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词的句法属性(搭配框架和句法型式)、语义属性(词项的意义和搭配的意义)和语用属性(语体、语域、语义韵和语用频率)。面向二语教学的词语搭配研究还应重视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研究、学习者语料的研究和词语搭配在教学材料设计中的研究。第三,词项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属性之间存在强烈的互动关系,一组同语义类动词各词项之间或在句法、或在语义、或在语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差异集中体现在搭配词上。词语在真实话语中的组配是相互预见、吸引和渗透的,具有同气相求、同类相聚的特点。第四,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的对应关系、词项及其各项属性的频率和类型是影响学习者习得同语义类动词的重要因素。汉语学习者*先习得的是高频句法搭配和词语搭配,然后是一般词语搭配,复杂或低频的句法搭配*难习得。第五,市面上通行的汉语搭配词典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包括缺乏针对性、收词量不足、语料选用不科学、呈现手段单调、呈现信息不科学等;汉语学习者需要高质量的学习型汉语搭配词典。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汉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