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介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婚姻家庭观、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亲属制度、结婚制度、婚姻效力、收养制度、离婚制度、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等十章内容。
目录
目录
1 历史唯物主义的婚姻家庭观
1.1 婚姻家庭的概念及其两种属性
1.2 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
2 婚姻家庭法概述
2.1 婚姻家庭法的历史沿革
2.2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沿革
2.3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3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3.1 婚姻自由
3.2 一夫一妻制
3.3 男女平等
3.4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3.5 计划生育
3.6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家庭成员应当互相尊重
4 亲属制度
4.1 亲属制度概述
4.2 亲属的种类
4.3 亲系和亲等
4.4 亲属关系的发生、法律效力及其终止
5 结婚制度
5.1 结婚制度概述
5.2 婚约
5.3 结婚的条件
5.4 结婚的程序
5.5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5.6 事实婚姻
6 婚姻效力
6.1 夫妻关系
6.2 父母子女关系
6.3 祖孙关系、兄弟姐妹关系
7 收养制度
7.1 收养制度概述
7.2 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7.3 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
7.4 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
7.5 收养关系的解除
8 离婚制度
8.1 离婚制度概述
8.2 处理离婚纠纷的指导思想
8.3 双方自愿离婚
8.4 一方要求离婚
8.5 离婚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
8.6 离婚对子女的法律后果
9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9.1 救助措施
9.2 法律责任
10 民族婚姻、涉外婚姻、涉侨及涉港澳台婚姻
10.1 民族婚姻
10.2 涉外婚姻
10.3 涉及华侨、香港居民、澳门居民的婚姻
10.4 涉台婚姻
参考书目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节录]
附录五 婚姻登记条例
附录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附录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1 历史唯物主义的婚姻家庭观
1.1 婚姻家庭的概念及其两种属性
1.2 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
2 婚姻家庭法概述
2.1 婚姻家庭法的历史沿革
2.2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沿革
2.3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3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3.1 婚姻自由
3.2 一夫一妻制
3.3 男女平等
3.4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3.5 计划生育
3.6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家庭成员应当互相尊重
4 亲属制度
4.1 亲属制度概述
4.2 亲属的种类
4.3 亲系和亲等
4.4 亲属关系的发生、法律效力及其终止
5 结婚制度
5.1 结婚制度概述
5.2 婚约
5.3 结婚的条件
5.4 结婚的程序
5.5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5.6 事实婚姻
6 婚姻效力
6.1 夫妻关系
6.2 父母子女关系
6.3 祖孙关系、兄弟姐妹关系
7 收养制度
7.1 收养制度概述
7.2 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7.3 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
7.4 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
7.5 收养关系的解除
8 离婚制度
8.1 离婚制度概述
8.2 处理离婚纠纷的指导思想
8.3 双方自愿离婚
8.4 一方要求离婚
8.5 离婚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
8.6 离婚对子女的法律后果
9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9.1 救助措施
9.2 法律责任
10 民族婚姻、涉外婚姻、涉侨及涉港澳台婚姻
10.1 民族婚姻
10.2 涉外婚姻
10.3 涉及华侨、香港居民、澳门居民的婚姻
10.4 涉台婚姻
参考书目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节录]
附录五 婚姻登记条例
附录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附录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婚姻家庭法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