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华肝病专家论坛(第1卷)》由100位国内知名肝病专家分别撰稿,对肝病诸多方面的理论进展、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以分析评述。全书内容包括: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热点及难点,肝纤维化、肝内胆汁淤积、脂肪肝、其他肝病及肝胆系统肿瘤的中、西医防治措施等。《中华肝病专家论坛(第1卷)》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可读性,适合感染病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等住院医师以上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目录
1 病毒性肝炎及其热点研究
1.1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
1.2 乙型肝炎病毒的宫内传播及对策研究
1.3 病毒性肝炎与糖代谢障碍
1.4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形成及对策
1.5 慢性肝炎时肝细胞凋亡途径
1.6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后婴儿HBV-M模式及干预
1.7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1.8 肝移植后肝炎病毒的再感染
1.9 拉米夫定耐药的临床研究及其对策
1.10 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研究
1.11 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自身免疫
1.12 中医药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1.13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临床
1.14 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进展
2 重型肝炎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2.1 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和处理
2.2 肝功能衰竭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的探讨
2.3 乙型肝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重型肝炎的病因
2.4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重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5 重型肝炎治疗的相关问题及进展
2.6 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7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2.8 肝肾综合征若干进展
2.9 肝硬化、重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
2.10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及失代偿肝硬化的治疗
2.11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抗病毒治疗
2.12 重型肝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2.13 肝性脑病研究进展
3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3.1 肝脏疾病并发的细菌感染及抗菌治疗进展
3.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3.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机制与治疗
3.4 肝硬化自发性循环功能失调
3.5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3.6 门静脉高压症的综合诊断
3.7 中药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与抗肝纤维化
3.8 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3.9 中西医病证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策略
3.10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药物治疗进展
3.11 肝纤维化的逆转研究
4 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
4.1 关于“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述评
4.2 肝细胞性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诊断和治疗
4.3 淤积性肝炎的病因及其诊断治疗中的经验教训
4.4 纤维化淤胆性肝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4.5 熊脱氧胆酸与肝细胞凋亡
4.6 胆汁淤滞与黄疸的诊断治疗
5 脂肪肝及其他肝病
5.1 婴儿肝炎综合征
5.2 Reye综合征
5.3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
5.4 药物性肝病
5.5 药物性肝病研究进展
5.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6 肝胆系统的癌肿
6.1 肝癌发病机制的探讨
6.2 肝癌早期诊断和转移、复发监测的研究进展
6.3 胆管良、恶性狭窄的非手术治疗
6.4 中国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7 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7.1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和慢性HBsAg携带者处置原则
7.2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策略
7.3 抗病毒药物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7.4 阿德福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7.5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7.6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进展
7.7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所关注的几个问题
7.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9 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中若干问题
7.1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策略、共识与进展
8 肝病防治方法探讨
8.1 乙型肝炎的基因治疗
8.2 肝病患者继发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
8.3 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现状
8.4 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及其在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8.5 胸腺因子在治疗慢性HBV和HCV感染中的应用
8.6 乙型肝炎治疗性核酸疫苗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8.7 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8.8 分子吸附再循环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8.9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靶位
8.10 病毒性肝炎与肝移植
8.11 HBV基因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存在问题及展望
8.12 免疫调节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
8.13 核糖核酸治疗各类肝病的药理和临床疗效
8.14 慢性HBV感染引起的免疫耐受的机制与治疗策略
8.15 α〓胸腺肽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3Bx
1 病毒性肝炎及其热点研究
1.1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
1.2 乙型肝炎病毒的宫内传播及对策研究
1.3 病毒性肝炎与糖代谢障碍
1.4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形成及对策
1.5 慢性肝炎时肝细胞凋亡途径
1.6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后婴儿HBV-M模式及干预
1.7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1.8 肝移植后肝炎病毒的再感染
1.9 拉米夫定耐药的临床研究及其对策
1.10 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研究
1.11 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自身免疫
1.12 中医药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1.13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临床
1.14 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进展
2 重型肝炎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2.1 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和处理
2.2 肝功能衰竭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的探讨
2.3 乙型肝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重型肝炎的病因
2.4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重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5 重型肝炎治疗的相关问题及进展
2.6 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7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2.8 肝肾综合征若干进展
2.9 肝硬化、重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
2.10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及失代偿肝硬化的治疗
2.11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抗病毒治疗
2.12 重型肝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2.13 肝性脑病研究进展
3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3.1 肝脏疾病并发的细菌感染及抗菌治疗进展
3.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3.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机制与治疗
3.4 肝硬化自发性循环功能失调
3.5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3.6 门静脉高压症的综合诊断
3.7 中药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与抗肝纤维化
3.8 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3.9 中西医病证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策略
3.10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药物治疗进展
3.11 肝纤维化的逆转研究
4 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
4.1 关于“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述评
4.2 肝细胞性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诊断和治疗
4.3 淤积性肝炎的病因及其诊断治疗中的经验教训
4.4 纤维化淤胆性肝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4.5 熊脱氧胆酸与肝细胞凋亡
4.6 胆汁淤滞与黄疸的诊断治疗
5 脂肪肝及其他肝病
5.1 婴儿肝炎综合征
5.2 Reye综合征
5.3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
5.4 药物性肝病
5.5 药物性肝病研究进展
5.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6 肝胆系统的癌肿
6.1 肝癌发病机制的探讨
6.2 肝癌早期诊断和转移、复发监测的研究进展
6.3 胆管良、恶性狭窄的非手术治疗
6.4 中国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7 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7.1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和慢性HBsAg携带者处置原则
7.2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策略
7.3 抗病毒药物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7.4 阿德福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7.5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7.6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进展
7.7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所关注的几个问题
7.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9 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中若干问题
7.1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策略、共识与进展
8 肝病防治方法探讨
8.1 乙型肝炎的基因治疗
8.2 肝病患者继发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
8.3 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现状
8.4 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及其在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8.5 胸腺因子在治疗慢性HBV和HCV感染中的应用
8.6 乙型肝炎治疗性核酸疫苗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8.7 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8.8 分子吸附再循环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8.9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靶位
8.10 病毒性肝炎与肝移植
8.11 HBV基因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存在问题及展望
8.12 免疫调节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
8.13 核糖核酸治疗各类肝病的药理和临床疗效
8.14 慢性HBV感染引起的免疫耐受的机制与治疗策略
8.15 α〓胸腺肽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3Bx
中华肝病专家论坛.第一卷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