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Vol.Ⅹ,The zenith of European power:1830-1870
副标题:无
作 者:(英)J.P.T.伯里(J.P.T.Bury)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
分类号:
ISBN:978750041540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出版前言
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通史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三部。近代史由阿克顿勋爵主编,共14卷,本世纪初出版。经过几十年后,到50年代,剑桥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克拉克爵士主编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新编本仍为14卷,共约800万字,论述自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即自1493至1945年间共四百多年的世界历史。国别史、地区史、专题史交错论述,由英语国家著名学者分别执笔。新编本反映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有许多新的材料,内容也更为充实,代表了西方的较高学术水平,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供我国世界史研究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我们将这部书分卷陆续翻译、出版。需要指出的是,书中有些观点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希望读者阅读时注意鉴别。
目录
机器生产与铁、钢、煤产量的增长
圣灵怀胎说。意大利的政教关系
圈地、排水系统和肥料
货物和物资的陆路和水路运输
横渡大西洋
医疗与外科业务
目录第一章导言
结社法的废除。工会运动的发展
爱尔兰圣公会及其与政府的分离
巴斯德与微生物学
天主教公会议
农业的扩大
1830至1870年介乎科学的形成时期与近代时期之间
原子学说与原子量表
教会和世俗的教育观点
交通的改进与国际贸易
周期律。门捷列夫和迈尔
进化论及其反对者
瑞士的宗教问题。分离主义者联盟的失败
工厂制度的扩大
教皇极权主义与罗马礼拜仪式在法国的统一采用
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传播
初等教育
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研究员、历史讲师J.P.T.伯里著第二章经济的变化与增长明尼苏达大学荣誉历史教授赫伯特·希顿著采用改进的方法和新制度的时期
美国帆船的黄金时代,轮船运输
数学分析的利用中所表明的各种科学分支的互相依赖关系
克拉克·麦克斯韦与法拉第的理论
实验生理学中的对立学派
第四章宗教与政教关系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名誉研究员、温切斯特学院院长诺曼·赛克斯著拿破仑失败后基督教会的反应。教皇回到罗马
铁路的兴起
筹措商业扩展所必需的资金
谷物法的实施
劳动条件的改善(1850—1870年)
原子价理论
瑞士、德国、英国、法国的理论家
绘画的现实主义是这个时期的特征
法国的天主教自由派运动
拉梅内向罗马教皇的申诉。教皇的《使你们感到惊异》通谕
教育斗争;法卢法。瑞士的“新生”运动
英国圣公会教徒与新教教徒关于国家教育的争执
报纸数目的增加。法国的报刊
劳工的流动
地质学家和地球寿命
牛津运动
罗马天主教教阶制度在英国重新建立
古老的大学向非英国圣公会教徒开放。1851年的宗教统计数字
妇女教育
关税与自由贸易
国家的赞助。西欧和美国的贡献
科学思想对卫生、耕作、化学工业的影响以及对哲学的影响。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热力学
自治殖民地和印度的教育
“英属印度”制度
耕种设备的改进及其对资本的依赖
纺织工业的发展
生活与劳动条件。限制雇用童工
科学与生产之间没有多大合作
孔德和斯宾塞的著作。教会的态度
自由派与教育自由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
1850至1873年间的农业繁荣景象
若干尝试性结论。1825至1850年是一个特别发展的时期
大学
技工学校、图书馆、博物馆
哥特式的复兴及其他模仿性风格
这个时期的法国绘画
维克托·雨果狂放不羁的天才
银行与银行业
“公学”制度。技术与职业训练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废除印花税。《泰晤士报》的独特地位
米勒和库尔贝
实现一种信仰的愿望;对“心理学”日益关注
法国
革命与反动的年代
第三章科学进步及其对思想和物质发展的影响已故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研究员、历史科学讲师A.R.霍尔著
光谱分析的完善
实验室合成技术与商业利用
利斯特的外科消毒制度。发明者的作用
公会议无限期地休会。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
国家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与自由文化
苏格兰长老会中的争议。苏格兰自由长老会的建立
英国在发展新闻事业方面的领先地位
印象主义。后期的维多利亚派
泛斯堪的纳维亚运动
佛兰芒运动
波兰的诗人。奥地利是民族自决的反对者
第十章联盟体系与力量均势普林斯顿大学历史教授戈登·克雷格著欧洲在外交上的分裂
路易·拿破仑的崛起。《错误学说汇编》
美国的报刊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美国的新古典风格。本国文艺复兴或重新流行
德国
第八章自由主义与宪政的发展伯明翰大学近代历史和政体教授J.A.霍古德著政体的变化
加紧控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机构
法国对待公会议的态度
第五章教育和新闻事业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研究员约翰·罗奇著法国革命的后果
第七章想象文学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大学学院德语教授埃里希·黑勒著小说在文学领域中占主导地位
19世纪的现实主义
最初的民主制度。法国、比利时、英国和德国的基本改革
瑞士的1848年宪法。哈布斯堡帝国的联邦改革和失败
马志尼与意大利民族主义
教皇永无谬误的信条
公会议的不良政治后果
社会意识的形成
建筑师只注重外观。国外的类似发展
意识到当代的社会问题
福楼拜的现实主义
涅克拉索夫和沃尔特·惠特曼
从文学上和历史上对《圣经》的评论
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新哥特式风格
文学与社会的联系
这个时期散文的现实主义和诗的浪漫主义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挑战
美国和比利时为制宪者提供了模式
1867年是出现奇迹的一年
中学和近代学科
新闻界与政党之间的联系
个人独特风格的问题
德国、奥地利和俄国的戏剧
1848年的皮埃蒙特宪法及其作为国家象征的重要性
行政机构的改进
比利时脱离荷兰
意大利的中等和高等教育
第六章艺术与建筑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艺术史教授尼古劳斯·佩夫斯纳著摆脱受赞助人保护的地位,英国在艺术上的领先地位(约1760—约1800年)
工业革命对绘画没有产生多少影响
俄国小说界
向自由与民主制度的进展不是持续的
联邦思想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失败
联邦思想在德国和墨西哥重新抬头,在加拿大获得胜利
英国的大学。美国的教育史
德国和奥地利的报刊
新闻审查制度。俄国的报刊
新闻通讯社的发展
“历史”小说。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表达方式
波德莱尔和埃德加·爱伦·坡
英国的议会改革及其影响
成人教育
美国对德国国民议会的影响
英法协约的瓦解。法国企图与奥地利达成谅解
联盟和外交联合不再以防御为目的
“金属撞角”的暂时成功。塔炮的功效
长期服役制的建立。舰队后备役。“蓝夹克”称呼的由来
征兵制
一些对比。新技术
英国
1848年以前法国以及巴黎和其他西欧城市的作用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东西欧列强之间的鸿沟的扩大。近东问题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汽船。加煤问题
燧发枪与引爆系统
公共建筑规模宏大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也夫斯基的比较
解放农奴
东欧列强默认比利时问题和平解决的原因
奥普战争的威胁。普鲁士在奥尔米茨投降。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资历
高级军官选择自己的继任人。入伍考试制度的实行
一个以平面的而非立体的设计为特征的时期。结果使雕塑贫乏
比利时的1831年宪法
克雷姆泽尔宪法草案
在德国和奥地利缺少自治传统
波兰问题揭示出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分离
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三国统治下的波兰
民族主义的发展
拉斐尔前派画家
“教育小说”
传统的英雄式主人公不再流行
1848—1849年意大利在宪法问题上的困境
联邦思想的变化波折
1832年民族事业的前景
爱尔兰民族主义
文学作为一种探索工具
戏剧创作水平低于小说和诗所达到的水平
第九章民族与民族主义J.P.T.伯里著民族的定义
斯拉夫文化优越论者与泛斯拉夫主义者
第十一章武装力量和军事艺术:海军已故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历史教授迈克尔·刘易斯著英国海军处于完全优势
美国和法国的海军
选举与选民。1867年的改革法
这个时期的诗
1863年的波兰起义。立陶宛人
犹太人
葡萄牙和西班牙事务。四国同盟,西方对洪基尔-斯凯莱西条约和明亨格列兹声明的回答
列强愿意维持和平。克里米亚战争成为历史转折点
木与铁的争议的结束。采用旧式球形炮弹还是新式炮弹。法国又成为先驱
惠特沃斯和阿姆斯特朗彻底改革重炮
德意志各邦的宪政演变。经过修改的法国1830年宪章
瑞士民族运动
德意志民族主义
巴尔干各国的出现
法国的政策模棱两可
英法协约的分裂趋势。1839—1840年的近东危机
拉马丁的“致各国宣言”
19世纪50年代是一个暂时停顿和巩固的时期
自由主义受到左右两方面的威胁
英俄关系更为友好
帕默斯顿,俄国,匈牙利反叛
欧洲协同体的最后一次成功的会议。力量均势的含义
强征服役的弊端。服役条件的改善
煤、铁与棉花
法国的民族主义
1831年大规模的波兰移民出境
1848年的革命威胁了力量均势
政治家们没有能力或者不愿实行合作
装备的广泛迅速变化
皇家海军的指挥和行政工作
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的影响
东欧的民族主义
俄国传统的民族主义
奥斯曼帝国
马哈茂德的军队的失败。四国大使在维也纳会晤
沙皇派遣布伦诺夫出使伦敦,破坏英法两国之间的关系
四国协定。法国的孤立与战争的危险
水雷、潜艇、鱼雷
芬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布拉格斯拉夫人代表大会的失败
奥地利帝国的文学与学术的黄金时代
帕默斯顿使列强接受比利时的独立
早期的汽船
从木头过渡到铁。法国和英国的犹豫态度
电报
匈牙利的民族冲突
俄国企图使法国的孤立正式化。梅特涅在法国与其他列强之间进行调解。1841年的海峡公约
“指挥军官”与轮机军官之间的猜忌
水兵地位的改变
第十二章武装力量和军事艺术;陆军B.H.利德尔·哈特著以人数计算武装力量的实力
修建铁路的时代
奴隶制的废除
1830年的比利时危机显示出联盟体系的灵活性
普鲁士的反俄政策和伦巴第与威尼斯的反叛危害了和平
贝汉设想的新型作战力量
皇家海军中的“尉官”、“准尉”和“水手”
实行“总任命书”制。“现役人员”和“退役人员”名册。参加海军的条件
俄罗斯银行的改革
牺牲中国利益的新推进政策
苏丹向俄国求援。1833年的俄土条约
1859年的意大利战争
选举区的重新划分
英国的和平政策
阿拉斯加售予美国
革命的一些结果
对欧洲的影响
克里米亚战争的后果
提升障碍。得不到任命的军官。恩赐官职
来福枪的发展。后膛装药
1864年地方政府改革法令
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威廉拒绝接受德意志王位
地中海的范围
地中海各港口活动的比较
英国倾向于退出欧洲大陆事务
螺旋浆开始被采用
装甲钢板对付炮弹。舷炮变得过时
海军作为一种固定职业
海军学院训练军官候补生。任命范围的扩大
铁路的军事用途
英国成为世界强国。政治制度的改变
在英国海军中汽船战胜了帆船
格雷厄姆的新海军登记册。皇家海军志愿预备役制的形成
大炮与机关枪的发展
横渡大西洋的航运
军队是个人发迹的主要途径
1866年暗杀沙皇未遂
煽动者——知识分子;他们受到法国的鼓舞
法国的霰弹炮
拉德茨基在1848—1849年奥意战争中的杰出指挥
苏伊士运河计划
他的统治的两个时期:(1)个人统治时期
事态的发展在色当战役中达到顶点
第十八章克里米亚战争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研究员阿加莎·拉姆著俄土两国关系的背景
奥地利势力的衰落。塞瓦斯托波尔的陷落
部队需要快速集中和部署
俾斯麦看出法国和奥地利的军事弱点
政党的联合与组织
沙皇对土地改革的兴趣
俄国对普鲁士和奥地利加强反对国际革命感兴趣
法国和德国的革命陷于停顿
路易·拿破仑政变(1851年)
普鲁士的“总参谋部”
内阁的团结一致与集体负责。女王关于帕默斯顿的备忘录
工人阶级自助的和志愿的组织
关于帝国与联邦的新概念
殖民地的发展。帝国利益均势的改变
俄国法律编成法典
新皇帝亚历山大二世
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
1866年七周战争的战略
第十三章联合王国及其全球利益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院长、历史讲师戴维·汤姆森著农村的、农业的社会变为城市的、工业的社会
地方政府改革。文官和官员的增加
“托尔普德尔蒙难者”
经济政策的改变
对希瓦、布哈拉和浩罕三汗国的远征
克里米亚战争处置不当
人口的增长与转移
1844年银行特许状法
加拿大的叛乱。德拉姆报告
澳大利亚、新西亚和开普殖民地的宪政发展
西方派与斯拉夫派
虚无主义与民粹主义
普法战争的战略模式
废除谷物法
1826年的科丘别伊委员会
社会问题的意义
柏林的起义及其后果
英国在地中海政治中是主导势力
美国南北战争
议会的两院
1826年法令规定的政治警察和书刊检查制度
运河完工
共和主义的复活。拿破仑变得左倾
土耳其依从奥地利的最后通牒
争夺霸权的斗争告终
文官制度
教育大臣乌瓦罗夫
革命精神从军队和沙龙传到学者和政治家
1863年的波兰起义。芬兰的表面自由化
实行普遍兵役制
克里米亚战争后的经济状况
2月24日的巴黎革命
工厂工人条件的改善
早期的工会
宪章运动
帝国防务体系集中体现的英国发展的总特征
国务会议
地方农民起义的增加。1830年的波兰起义
1864年的新司法制度
合作运动
寻求市场
在文艺批评掩盖下的政治争议
1851年12月政变;新宪法(1852年1月)
奥地利在德意志保持优势地位的最后企图
施默林的“二月特许令”不受欢迎
殖民地管理的目标是自治
土地革命在经济上的失败
德意志邦联的改革。普鲁士的耻辱
“旅游者”的到来
拿破仑在外交政策方面的目的
俄国外交部文件泄漏给报界。英法两国舰队在君士坦丁堡
撒丁参加英法同盟。对瑞典的提议
第十四章俄国在欧洲和亚洲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J.M.K.维维安著俄国的制度和思想的残存和再现
十二月党人的起义
欧洲港口
传统的、贸易的、王朝的和民族的竞争
穆罕默德·阿里侵入叙利亚和小亚细亚
昂方坦关于开凿一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的信念
德·莱塞普斯获得正式特许权
以国内为基地的密谋活动和宣传鼓动
关于民族的不同概念
伦巴第和威尼斯的解放
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一股扰乱力量
英国、法国和奥-德三个集团达成协议
经济发展的原因。资产阶级突出的社会地位。普通人民的变化
克里米亚战争和1859年的对奥战争
“人民”小学
西伯利亚的行政管理
平定外高加索
路易·拿破仑的当选
地中海各港口的人口
希腊成为独立的王国
苏丹在奈齐卜被击败。1840年的伦敦协定强加的解决办法
第十五章1848年的革命巴黎大学荣誉教授夏尔·普塔著革命前的状况
它对欧洲的影响
气候条件
战争的起因。关于圣地的争议
拿破仑面对沙皇侮辱时的克制。俄国认识到战争的可能性,向土耳其提出进一步要求
土耳其小舰队在锡诺普的失败。英法舰队进入黑海
普鲁士的保守主义。自由派与权力和主权之间的联系
维也纳是中欧革命的策源地
北非港口
他修改宪法的企图遭到失败
立法会议和参议院的职能
这个政权逐渐被接受
和平会议及其产生的条约
会议转向波兰、希腊和意大利事务
法国革命的退潮
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政治革命的告终
革命的结果
第十六章地中海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历史讲师C.W.克劳利著轮船和铁路的影响
法国在地中海东部各国的影响。英俄角逐是地中海政治中的新因素
定期轮船航线
拿破仑三世的持各种政见的支持者
普鲁士制宪议会的解散
法兰克福议会
国内在宗教问题上的争论
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上和政治上的分裂
失去的机会。奥地利签署法英联盟
哈布斯堡王室要求领导德意志。弗里德里希·威廉拒绝德意志皇位
俾斯麦解散邦联并准备战争
地中海东部各国港口
他的机会主义的逻辑
第十九章普鲁士与德意志问题,1830—1866年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副院长詹姆斯·乔尔著自由主义在德意志全境复兴
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即位引起了实现政治统一和实行更自由的政策的希望
普鲁士在奥尔米茨受辱。奥地利未能进入德意志关税同盟
奥普战争。安德拉希劝说弗兰茨·约瑟夫放弃联邦制
皮埃蒙特-撒丁的查理·阿尔贝特
穆罕默德·阿里与法国占领阿尔及尔
关于修建一条铁路的计划取得了进展
思想领域落后于经济事业
法国在墨西哥的干涉
英法舰队奉命开往贝希卡湾。俄国军队占领多瑙河防线
奥地利在战争期间占领两公国。克里米亚半岛成为战场
1855年的政教协定使罗马天主教会处于国家的特殊保护之下
英国显示海军力量
谢瓦利埃关于修建洲际铁路和运河的主张
外国投资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增长
俾斯麦成为政府首脑
威廉一世拒绝参加法兰克福的各邦君主会议
伦巴第和威尼斯处于军事控制下。政府关于匈牙利的计划
匈牙利人宣布独立。海瑙的镇压
德·莱塞普斯发表计划书,工程开始
帝国复辟
(2)不稳定的平衡时期
拿破仑在普奥斗争中的作用
缅希科夫的使命
西方列强宣战。军事行动进展缓慢
奥地利和俄国的外交威信的下降;它们转向法国
第十七章法兰西第二帝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史密斯学院历史系客座讲师保罗·法默著路易·拿破仑的早年生活;他的唯一目标是恢复帝国
土耳其拒绝俄国的要求
普鲁士王子威廉任摄政
米兰的叛乱促使战争爆发。查理·阿尔贝特被迫采取行动
普鲁士的领土和人口的增加。俾斯麦削弱其议会中的政敌的政策
拿破仑重新计划缔结三国同盟。西班牙的伊萨贝拉在法国避难
法国铸成两大错误
鼓励经济发展——信贷、铁路和降低关税
重建巴黎。新兴的富人
摄政遭到议会的强烈反对。进步党
法国内阁决定动员
北部比较占优势的经济潜力
阿拉巴马号事件的损失要求。莱尔德撞角军舰事件
占领大沽炮台
第二帝国的崩溃。它在法国历史上留下的痕迹
新的谈判。在英国强烈抗议进行战争。帕默斯顿任首相
战争在法国、俄国和土耳其的影响
勃兰登堡伯爵内阁领导下的普鲁士
拉多维茨的普鲁士联邦计划的失败
意大利战争。奥普关系
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的演说——“用铁与血”
俄国肢解奥斯曼帝国的计划
维也纳照会。埃及舰队的到达
报刊报道了管理不善情况,结果导致对英军的后勤工作进行改组
三王国联盟。奥地利的经济计划
农民的解放。司法和教育的改革。大力发展工业
查理·阿尔贝特的退位和逝世。维克托·埃马努埃尔部分地重建王权
加富尔辞职和重新掌权
帕默斯顿计划建立防御俄国的堡垒,但法国非正式地试探和平
普鲁士需要俄国的善意
第二十二章普法战争的起因与德意志的再造已故牛津大学政治学讲师迈克尔·富特著战争爆发的责任并不全在于俾斯麦。俾斯麦与拿破仑三世的主要区别
法国相信暂时的军事优势
美国南部联盟的形成
“阿根廷邦联”的罗萨斯时代
实行激烈的革新
俄国接受条件,宣告停战。伤亡数字
各邦的政治形势
法兰克福议会的失败
普鲁士日益扩大的经济。奥地利的经济地位削弱
俾斯麦在法国中立问题上下赌注并实现与意大利结盟
意大利战争(1859年)。弗兰茨·约瑟夫放弃专制主义
查理·阿尔贝特拒绝加里波第的合作,在库斯托扎和诺瓦拉遭到失败
对土耳其的瓜分推迟
俄英之间的敌视继续存在
德意志关税同盟和税收同盟的形成
普鲁士的行政体制成为全欧洲自由派的羡慕目标
北德意志邦联的形成
第二十章奥地利帝国及其问题,1848—1867年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研究员、副院长C.A.麦卡特尼著对19世纪中叶奥地利历史的习惯划分引起的困难
“革命”与“反动”双方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
德意志邦联的机构。德意志民族协会
罗恩关于改革普鲁士军队的方案
比较容易的物质生活影响帝国的西半部接受专制制度
弗兰茨·约瑟夫设法接近匈牙利
奥地利未经慎重考虑进入摩德纳和弗拉拉。巴勒莫的骚乱
皮埃蒙特干预克里米亚战争
计划中的三国同盟以僵局告终。法国军队的改组
“反动”力量牢牢地控制奥地利
与匈牙利达成最后协议
法国在没有同盟的情况下宣战
北部与西部趋向于成为互惠市场和原料来源
南部联盟相信欧洲列强会进行干预
林肯的《解放宣言》。1864年的总统选举
英美之间的进一步摩擦。英属洪都拉斯殖民地
“历史单元”与“县”的设立。斐迪南由弗兰茨·约瑟夫继位
各个统治者同意颁布宪法。教皇国与托斯卡纳之间的关税联盟
1861年2月议会在都灵召开。加富尔去世
列强保证卢森堡的中立地位
卡尔·安东以他儿子的名义放弃对西班牙王位的任何要求
格拉蒙建议威廉一世写信向拿破仑道歉
南部联盟的事业并非毫无希望
匈牙利人的失败。适用于整个帝国的新宪法(1849年3月)
匈牙利的局势。不满情绪继续存在
拿破仑继续幻想与奥地利结盟
贝内德蒂与威廉一世会晤,俾斯麦的埃姆斯急电的公开文本
林肯认识到志愿效忠的重要性
墨西哥君主政体后出现的不稳定的共和国和分裂运动
英、法军队进入广州(1857年)
解决特兰西瓦尼亚和南部斯拉夫地区问题的方案。巴赫的影响
撒丁-皮埃蒙特是建立一个较大王国的核心。1831年的小规模起义
马志尼的影响。教皇庇护九世的当选
教士的反抗增加。加富尔与马志尼
俾斯麦利用普法条约草案
法国和普鲁士均未作好战争准备。弗勒里和达吕的秘密行动
轧棉机的发明。种植园制在南方的发展
德语成为官方语言
缺乏完全的地方统一
亚伯拉罕·林肯任总统
共和党的战时立法
南方的财政、募兵工作和各州的权利
第二十五章拉丁美洲国家伦敦大学拉丁美洲史教授R.A.汉弗莱斯著前西班牙和葡萄牙领地成为独立国家
巴拉圭战争
弗兰茨·约瑟夫在政治上大权独揽。彻底的独裁制度
战争的前景。1857年的证券交易危机
经过加强的帝国咨政院建议重建君主国
对匈牙利的让步。“十月文告”
加富尔与奥地利的外交决斗。奥地利在马让塔和索尔费里诺两次战役中败北
马志尼对意大利统一的信念。加里波第占领巴勒莫
到70年代拉丁美洲进入一个新时期
经济发展与不断增加的国家支出
西卡尔迪法令获得通过。加富尔加入德·阿泽利奥内阁
加富尔取代德·阿泽利奥。他的方法
霍亨索伦的利奥波德亲王成为西班牙王位候选人
铁路的重要性与南部海岸线被封锁
主要政党内部的派别
巴西帝国
“拉克森堡宣言”(1859年8月)。匈牙利问题
匈牙利拒绝“十月文告”
第二十三章美国的国家力量与地方力量耶鲁大学美国历史教授D.M.波特著发展的进程与欧洲不同
北方与南方的对照
北部与南部的四点冲突
战争的结果
英国与莫斯基托印第安人的联系
第二十一章意大利剑桥大学彼得豪斯学院研究员、历史讲师马克·史密斯著人们希望一个好的政府,但丝毫没有民族意识
奥地利恢复了秩序,旧政权继续保存下来
奴隶制成为一个联邦问题
第二十四章美国南北战争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历史教授T.哈里·威廉斯著美国历史上的决定性事件
英国舆论转向支持北部。特伦特号事件
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英国远征军包围南京。中国屈服,接受了南京条约(1842年)
新归尔甫党作家
那不勒斯、罗马和威尼斯的革命失败。意大利再次成为被占领地
那不勒斯被加里波第攻陷,皮埃蒙特军队进入教皇国。意大利王国宣告成立
西西里的内战。获得威尼斯和罗马
拿破仑因为普鲁士获得好处而要求法国得到补偿。计划购买卢森堡大公国
拿破仑的投降与第二帝国的崩溃。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北部
巴西逐步过渡到独立
利奥波德被说服接受西班牙王位
对奴隶制的反应
得克萨斯的兼并
1850年的妥协案与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
对抗双方的人力
林肯大胆行使他的战时权力
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经济发展
为了和平而进行活动的力量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国家主义继续占优势的两个障碍
沿海殖民地与内地的对抗
南部联盟的宪法
秘鲁的繁荣与混乱。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
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制度
国会、政府和最高法院转向国家主义。日益加强的经济统一
杰克逊政府时期的两个主要冲突
南方为了保卫奴隶制而团结。北方富于战斗性的反奴隶制运动
法国在墨西哥的野心
北部的战费和军队招募工作。伤亡数字
杰斐逊·戴维斯和他的内阁
智利与1833年的智利宪法
墨西哥战争
欧洲列强承认南部联盟为交战国。林肯的《解放宣言》
北部经济体制的扩展
战争的总战略
敌对双方军队的指挥系统
唐·佩德罗的统治
马克西米连之死;华雷斯重新任总统
联邦感情的明显衰退
佩雷斯总统治下的不断自由化。与西班牙的战争
阿根廷的宪法问题与经济发展。巴拉圭警察国家
南京条约的条款
北部在外交上占全面优势。缺少棉花造成的后果
圣安纳被推翻。贝尼托·华雷斯当选为总统
华雷斯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他最后重新当选为总统
律劳卑勋爵任商务监督
外国人被拒绝享有旅行自由。关于援用条约,特别是“进入广州的权利”条款的摩擦
曼努埃尔·蒙特的总统任期
拉普拉塔河联合省
最后导致战争的局势
日本的闭关自守政策
英、法、西三国军队登陆。马克西米连大公接受王位
中美洲各国
太平军叛乱最后被镇压
横穿地峡的运河计划;克莱顿-布尔沃条约
鸦片贸易
慈禧太后摄政
海地黑人共和国与多米尼加共和国
它的宗教狂热。与太平天国作战而招募的军队
考迪略主义
第二十六章远东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G.F.赫德森著北京控制的庞大政治机体
小刀会占领上海
背信弃义袭击打着停战旗帜行进的英法使节。皇帝的出逃被俄国利用
对西方侨民的袭击结果引起联合军事行动
与其他列强缺少正常的外交往来
上海公共租界
太平天国宣布南京为首都。它的政权的衰落
美、俄使节与英、法全权代表联合。俄国侵入中国
九龙事件(1839年)
太平军起义
继续发生排外暴力事件
西方传教士的活动
乔治·文翰爵士试图接触太平军
镇压中国穆斯林叛乱。复兴的帝国同西方列强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天津条约同意外国派遣外交代表和享受旅行权。拒绝接受缔约特使
法国兼并交趾支那与对朝鲜的远征
神奈川条约。德川幕府时期的政治体制
西方列强迫使天皇批准条约。明治维新
索引
圣灵怀胎说。意大利的政教关系
圈地、排水系统和肥料
货物和物资的陆路和水路运输
横渡大西洋
医疗与外科业务
目录第一章导言
结社法的废除。工会运动的发展
爱尔兰圣公会及其与政府的分离
巴斯德与微生物学
天主教公会议
农业的扩大
1830至1870年介乎科学的形成时期与近代时期之间
原子学说与原子量表
教会和世俗的教育观点
交通的改进与国际贸易
周期律。门捷列夫和迈尔
进化论及其反对者
瑞士的宗教问题。分离主义者联盟的失败
工厂制度的扩大
教皇极权主义与罗马礼拜仪式在法国的统一采用
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传播
初等教育
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研究员、历史讲师J.P.T.伯里著第二章经济的变化与增长明尼苏达大学荣誉历史教授赫伯特·希顿著采用改进的方法和新制度的时期
美国帆船的黄金时代,轮船运输
数学分析的利用中所表明的各种科学分支的互相依赖关系
克拉克·麦克斯韦与法拉第的理论
实验生理学中的对立学派
第四章宗教与政教关系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名誉研究员、温切斯特学院院长诺曼·赛克斯著拿破仑失败后基督教会的反应。教皇回到罗马
铁路的兴起
筹措商业扩展所必需的资金
谷物法的实施
劳动条件的改善(1850—1870年)
原子价理论
瑞士、德国、英国、法国的理论家
绘画的现实主义是这个时期的特征
法国的天主教自由派运动
拉梅内向罗马教皇的申诉。教皇的《使你们感到惊异》通谕
教育斗争;法卢法。瑞士的“新生”运动
英国圣公会教徒与新教教徒关于国家教育的争执
报纸数目的增加。法国的报刊
劳工的流动
地质学家和地球寿命
牛津运动
罗马天主教教阶制度在英国重新建立
古老的大学向非英国圣公会教徒开放。1851年的宗教统计数字
妇女教育
关税与自由贸易
国家的赞助。西欧和美国的贡献
科学思想对卫生、耕作、化学工业的影响以及对哲学的影响。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热力学
自治殖民地和印度的教育
“英属印度”制度
耕种设备的改进及其对资本的依赖
纺织工业的发展
生活与劳动条件。限制雇用童工
科学与生产之间没有多大合作
孔德和斯宾塞的著作。教会的态度
自由派与教育自由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
1850至1873年间的农业繁荣景象
若干尝试性结论。1825至1850年是一个特别发展的时期
大学
技工学校、图书馆、博物馆
哥特式的复兴及其他模仿性风格
这个时期的法国绘画
维克托·雨果狂放不羁的天才
银行与银行业
“公学”制度。技术与职业训练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废除印花税。《泰晤士报》的独特地位
米勒和库尔贝
实现一种信仰的愿望;对“心理学”日益关注
法国
革命与反动的年代
第三章科学进步及其对思想和物质发展的影响已故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研究员、历史科学讲师A.R.霍尔著
光谱分析的完善
实验室合成技术与商业利用
利斯特的外科消毒制度。发明者的作用
公会议无限期地休会。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
国家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与自由文化
苏格兰长老会中的争议。苏格兰自由长老会的建立
英国在发展新闻事业方面的领先地位
印象主义。后期的维多利亚派
泛斯堪的纳维亚运动
佛兰芒运动
波兰的诗人。奥地利是民族自决的反对者
第十章联盟体系与力量均势普林斯顿大学历史教授戈登·克雷格著欧洲在外交上的分裂
路易·拿破仑的崛起。《错误学说汇编》
美国的报刊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美国的新古典风格。本国文艺复兴或重新流行
德国
第八章自由主义与宪政的发展伯明翰大学近代历史和政体教授J.A.霍古德著政体的变化
加紧控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机构
法国对待公会议的态度
第五章教育和新闻事业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研究员约翰·罗奇著法国革命的后果
第七章想象文学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大学学院德语教授埃里希·黑勒著小说在文学领域中占主导地位
19世纪的现实主义
最初的民主制度。法国、比利时、英国和德国的基本改革
瑞士的1848年宪法。哈布斯堡帝国的联邦改革和失败
马志尼与意大利民族主义
教皇永无谬误的信条
公会议的不良政治后果
社会意识的形成
建筑师只注重外观。国外的类似发展
意识到当代的社会问题
福楼拜的现实主义
涅克拉索夫和沃尔特·惠特曼
从文学上和历史上对《圣经》的评论
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新哥特式风格
文学与社会的联系
这个时期散文的现实主义和诗的浪漫主义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挑战
美国和比利时为制宪者提供了模式
1867年是出现奇迹的一年
中学和近代学科
新闻界与政党之间的联系
个人独特风格的问题
德国、奥地利和俄国的戏剧
1848年的皮埃蒙特宪法及其作为国家象征的重要性
行政机构的改进
比利时脱离荷兰
意大利的中等和高等教育
第六章艺术与建筑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艺术史教授尼古劳斯·佩夫斯纳著摆脱受赞助人保护的地位,英国在艺术上的领先地位(约1760—约1800年)
工业革命对绘画没有产生多少影响
俄国小说界
向自由与民主制度的进展不是持续的
联邦思想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失败
联邦思想在德国和墨西哥重新抬头,在加拿大获得胜利
英国的大学。美国的教育史
德国和奥地利的报刊
新闻审查制度。俄国的报刊
新闻通讯社的发展
“历史”小说。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表达方式
波德莱尔和埃德加·爱伦·坡
英国的议会改革及其影响
成人教育
美国对德国国民议会的影响
英法协约的瓦解。法国企图与奥地利达成谅解
联盟和外交联合不再以防御为目的
“金属撞角”的暂时成功。塔炮的功效
长期服役制的建立。舰队后备役。“蓝夹克”称呼的由来
征兵制
一些对比。新技术
英国
1848年以前法国以及巴黎和其他西欧城市的作用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东西欧列强之间的鸿沟的扩大。近东问题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汽船。加煤问题
燧发枪与引爆系统
公共建筑规模宏大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也夫斯基的比较
解放农奴
东欧列强默认比利时问题和平解决的原因
奥普战争的威胁。普鲁士在奥尔米茨投降。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资历
高级军官选择自己的继任人。入伍考试制度的实行
一个以平面的而非立体的设计为特征的时期。结果使雕塑贫乏
比利时的1831年宪法
克雷姆泽尔宪法草案
在德国和奥地利缺少自治传统
波兰问题揭示出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分离
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三国统治下的波兰
民族主义的发展
拉斐尔前派画家
“教育小说”
传统的英雄式主人公不再流行
1848—1849年意大利在宪法问题上的困境
联邦思想的变化波折
1832年民族事业的前景
爱尔兰民族主义
文学作为一种探索工具
戏剧创作水平低于小说和诗所达到的水平
第九章民族与民族主义J.P.T.伯里著民族的定义
斯拉夫文化优越论者与泛斯拉夫主义者
第十一章武装力量和军事艺术:海军已故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历史教授迈克尔·刘易斯著英国海军处于完全优势
美国和法国的海军
选举与选民。1867年的改革法
这个时期的诗
1863年的波兰起义。立陶宛人
犹太人
葡萄牙和西班牙事务。四国同盟,西方对洪基尔-斯凯莱西条约和明亨格列兹声明的回答
列强愿意维持和平。克里米亚战争成为历史转折点
木与铁的争议的结束。采用旧式球形炮弹还是新式炮弹。法国又成为先驱
惠特沃斯和阿姆斯特朗彻底改革重炮
德意志各邦的宪政演变。经过修改的法国1830年宪章
瑞士民族运动
德意志民族主义
巴尔干各国的出现
法国的政策模棱两可
英法协约的分裂趋势。1839—1840年的近东危机
拉马丁的“致各国宣言”
19世纪50年代是一个暂时停顿和巩固的时期
自由主义受到左右两方面的威胁
英俄关系更为友好
帕默斯顿,俄国,匈牙利反叛
欧洲协同体的最后一次成功的会议。力量均势的含义
强征服役的弊端。服役条件的改善
煤、铁与棉花
法国的民族主义
1831年大规模的波兰移民出境
1848年的革命威胁了力量均势
政治家们没有能力或者不愿实行合作
装备的广泛迅速变化
皇家海军的指挥和行政工作
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的影响
东欧的民族主义
俄国传统的民族主义
奥斯曼帝国
马哈茂德的军队的失败。四国大使在维也纳会晤
沙皇派遣布伦诺夫出使伦敦,破坏英法两国之间的关系
四国协定。法国的孤立与战争的危险
水雷、潜艇、鱼雷
芬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布拉格斯拉夫人代表大会的失败
奥地利帝国的文学与学术的黄金时代
帕默斯顿使列强接受比利时的独立
早期的汽船
从木头过渡到铁。法国和英国的犹豫态度
电报
匈牙利的民族冲突
俄国企图使法国的孤立正式化。梅特涅在法国与其他列强之间进行调解。1841年的海峡公约
“指挥军官”与轮机军官之间的猜忌
水兵地位的改变
第十二章武装力量和军事艺术;陆军B.H.利德尔·哈特著以人数计算武装力量的实力
修建铁路的时代
奴隶制的废除
1830年的比利时危机显示出联盟体系的灵活性
普鲁士的反俄政策和伦巴第与威尼斯的反叛危害了和平
贝汉设想的新型作战力量
皇家海军中的“尉官”、“准尉”和“水手”
实行“总任命书”制。“现役人员”和“退役人员”名册。参加海军的条件
俄罗斯银行的改革
牺牲中国利益的新推进政策
苏丹向俄国求援。1833年的俄土条约
1859年的意大利战争
选举区的重新划分
英国的和平政策
阿拉斯加售予美国
革命的一些结果
对欧洲的影响
克里米亚战争的后果
提升障碍。得不到任命的军官。恩赐官职
来福枪的发展。后膛装药
1864年地方政府改革法令
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威廉拒绝接受德意志王位
地中海的范围
地中海各港口活动的比较
英国倾向于退出欧洲大陆事务
螺旋浆开始被采用
装甲钢板对付炮弹。舷炮变得过时
海军作为一种固定职业
海军学院训练军官候补生。任命范围的扩大
铁路的军事用途
英国成为世界强国。政治制度的改变
在英国海军中汽船战胜了帆船
格雷厄姆的新海军登记册。皇家海军志愿预备役制的形成
大炮与机关枪的发展
横渡大西洋的航运
军队是个人发迹的主要途径
1866年暗杀沙皇未遂
煽动者——知识分子;他们受到法国的鼓舞
法国的霰弹炮
拉德茨基在1848—1849年奥意战争中的杰出指挥
苏伊士运河计划
他的统治的两个时期:(1)个人统治时期
事态的发展在色当战役中达到顶点
第十八章克里米亚战争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研究员阿加莎·拉姆著俄土两国关系的背景
奥地利势力的衰落。塞瓦斯托波尔的陷落
部队需要快速集中和部署
俾斯麦看出法国和奥地利的军事弱点
政党的联合与组织
沙皇对土地改革的兴趣
俄国对普鲁士和奥地利加强反对国际革命感兴趣
法国和德国的革命陷于停顿
路易·拿破仑政变(1851年)
普鲁士的“总参谋部”
内阁的团结一致与集体负责。女王关于帕默斯顿的备忘录
工人阶级自助的和志愿的组织
关于帝国与联邦的新概念
殖民地的发展。帝国利益均势的改变
俄国法律编成法典
新皇帝亚历山大二世
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
1866年七周战争的战略
第十三章联合王国及其全球利益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院长、历史讲师戴维·汤姆森著农村的、农业的社会变为城市的、工业的社会
地方政府改革。文官和官员的增加
“托尔普德尔蒙难者”
经济政策的改变
对希瓦、布哈拉和浩罕三汗国的远征
克里米亚战争处置不当
人口的增长与转移
1844年银行特许状法
加拿大的叛乱。德拉姆报告
澳大利亚、新西亚和开普殖民地的宪政发展
西方派与斯拉夫派
虚无主义与民粹主义
普法战争的战略模式
废除谷物法
1826年的科丘别伊委员会
社会问题的意义
柏林的起义及其后果
英国在地中海政治中是主导势力
美国南北战争
议会的两院
1826年法令规定的政治警察和书刊检查制度
运河完工
共和主义的复活。拿破仑变得左倾
土耳其依从奥地利的最后通牒
争夺霸权的斗争告终
文官制度
教育大臣乌瓦罗夫
革命精神从军队和沙龙传到学者和政治家
1863年的波兰起义。芬兰的表面自由化
实行普遍兵役制
克里米亚战争后的经济状况
2月24日的巴黎革命
工厂工人条件的改善
早期的工会
宪章运动
帝国防务体系集中体现的英国发展的总特征
国务会议
地方农民起义的增加。1830年的波兰起义
1864年的新司法制度
合作运动
寻求市场
在文艺批评掩盖下的政治争议
1851年12月政变;新宪法(1852年1月)
奥地利在德意志保持优势地位的最后企图
施默林的“二月特许令”不受欢迎
殖民地管理的目标是自治
土地革命在经济上的失败
德意志邦联的改革。普鲁士的耻辱
“旅游者”的到来
拿破仑在外交政策方面的目的
俄国外交部文件泄漏给报界。英法两国舰队在君士坦丁堡
撒丁参加英法同盟。对瑞典的提议
第十四章俄国在欧洲和亚洲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J.M.K.维维安著俄国的制度和思想的残存和再现
十二月党人的起义
欧洲港口
传统的、贸易的、王朝的和民族的竞争
穆罕默德·阿里侵入叙利亚和小亚细亚
昂方坦关于开凿一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的信念
德·莱塞普斯获得正式特许权
以国内为基地的密谋活动和宣传鼓动
关于民族的不同概念
伦巴第和威尼斯的解放
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一股扰乱力量
英国、法国和奥-德三个集团达成协议
经济发展的原因。资产阶级突出的社会地位。普通人民的变化
克里米亚战争和1859年的对奥战争
“人民”小学
西伯利亚的行政管理
平定外高加索
路易·拿破仑的当选
地中海各港口的人口
希腊成为独立的王国
苏丹在奈齐卜被击败。1840年的伦敦协定强加的解决办法
第十五章1848年的革命巴黎大学荣誉教授夏尔·普塔著革命前的状况
它对欧洲的影响
气候条件
战争的起因。关于圣地的争议
拿破仑面对沙皇侮辱时的克制。俄国认识到战争的可能性,向土耳其提出进一步要求
土耳其小舰队在锡诺普的失败。英法舰队进入黑海
普鲁士的保守主义。自由派与权力和主权之间的联系
维也纳是中欧革命的策源地
北非港口
他修改宪法的企图遭到失败
立法会议和参议院的职能
这个政权逐渐被接受
和平会议及其产生的条约
会议转向波兰、希腊和意大利事务
法国革命的退潮
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政治革命的告终
革命的结果
第十六章地中海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历史讲师C.W.克劳利著轮船和铁路的影响
法国在地中海东部各国的影响。英俄角逐是地中海政治中的新因素
定期轮船航线
拿破仑三世的持各种政见的支持者
普鲁士制宪议会的解散
法兰克福议会
国内在宗教问题上的争论
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上和政治上的分裂
失去的机会。奥地利签署法英联盟
哈布斯堡王室要求领导德意志。弗里德里希·威廉拒绝德意志皇位
俾斯麦解散邦联并准备战争
地中海东部各国港口
他的机会主义的逻辑
第十九章普鲁士与德意志问题,1830—1866年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副院长詹姆斯·乔尔著自由主义在德意志全境复兴
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即位引起了实现政治统一和实行更自由的政策的希望
普鲁士在奥尔米茨受辱。奥地利未能进入德意志关税同盟
奥普战争。安德拉希劝说弗兰茨·约瑟夫放弃联邦制
皮埃蒙特-撒丁的查理·阿尔贝特
穆罕默德·阿里与法国占领阿尔及尔
关于修建一条铁路的计划取得了进展
思想领域落后于经济事业
法国在墨西哥的干涉
英法舰队奉命开往贝希卡湾。俄国军队占领多瑙河防线
奥地利在战争期间占领两公国。克里米亚半岛成为战场
1855年的政教协定使罗马天主教会处于国家的特殊保护之下
英国显示海军力量
谢瓦利埃关于修建洲际铁路和运河的主张
外国投资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增长
俾斯麦成为政府首脑
威廉一世拒绝参加法兰克福的各邦君主会议
伦巴第和威尼斯处于军事控制下。政府关于匈牙利的计划
匈牙利人宣布独立。海瑙的镇压
德·莱塞普斯发表计划书,工程开始
帝国复辟
(2)不稳定的平衡时期
拿破仑在普奥斗争中的作用
缅希科夫的使命
西方列强宣战。军事行动进展缓慢
奥地利和俄国的外交威信的下降;它们转向法国
第十七章法兰西第二帝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史密斯学院历史系客座讲师保罗·法默著路易·拿破仑的早年生活;他的唯一目标是恢复帝国
土耳其拒绝俄国的要求
普鲁士王子威廉任摄政
米兰的叛乱促使战争爆发。查理·阿尔贝特被迫采取行动
普鲁士的领土和人口的增加。俾斯麦削弱其议会中的政敌的政策
拿破仑重新计划缔结三国同盟。西班牙的伊萨贝拉在法国避难
法国铸成两大错误
鼓励经济发展——信贷、铁路和降低关税
重建巴黎。新兴的富人
摄政遭到议会的强烈反对。进步党
法国内阁决定动员
北部比较占优势的经济潜力
阿拉巴马号事件的损失要求。莱尔德撞角军舰事件
占领大沽炮台
第二帝国的崩溃。它在法国历史上留下的痕迹
新的谈判。在英国强烈抗议进行战争。帕默斯顿任首相
战争在法国、俄国和土耳其的影响
勃兰登堡伯爵内阁领导下的普鲁士
拉多维茨的普鲁士联邦计划的失败
意大利战争。奥普关系
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的演说——“用铁与血”
俄国肢解奥斯曼帝国的计划
维也纳照会。埃及舰队的到达
报刊报道了管理不善情况,结果导致对英军的后勤工作进行改组
三王国联盟。奥地利的经济计划
农民的解放。司法和教育的改革。大力发展工业
查理·阿尔贝特的退位和逝世。维克托·埃马努埃尔部分地重建王权
加富尔辞职和重新掌权
帕默斯顿计划建立防御俄国的堡垒,但法国非正式地试探和平
普鲁士需要俄国的善意
第二十二章普法战争的起因与德意志的再造已故牛津大学政治学讲师迈克尔·富特著战争爆发的责任并不全在于俾斯麦。俾斯麦与拿破仑三世的主要区别
法国相信暂时的军事优势
美国南部联盟的形成
“阿根廷邦联”的罗萨斯时代
实行激烈的革新
俄国接受条件,宣告停战。伤亡数字
各邦的政治形势
法兰克福议会的失败
普鲁士日益扩大的经济。奥地利的经济地位削弱
俾斯麦在法国中立问题上下赌注并实现与意大利结盟
意大利战争(1859年)。弗兰茨·约瑟夫放弃专制主义
查理·阿尔贝特拒绝加里波第的合作,在库斯托扎和诺瓦拉遭到失败
对土耳其的瓜分推迟
俄英之间的敌视继续存在
德意志关税同盟和税收同盟的形成
普鲁士的行政体制成为全欧洲自由派的羡慕目标
北德意志邦联的形成
第二十章奥地利帝国及其问题,1848—1867年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研究员、副院长C.A.麦卡特尼著对19世纪中叶奥地利历史的习惯划分引起的困难
“革命”与“反动”双方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
德意志邦联的机构。德意志民族协会
罗恩关于改革普鲁士军队的方案
比较容易的物质生活影响帝国的西半部接受专制制度
弗兰茨·约瑟夫设法接近匈牙利
奥地利未经慎重考虑进入摩德纳和弗拉拉。巴勒莫的骚乱
皮埃蒙特干预克里米亚战争
计划中的三国同盟以僵局告终。法国军队的改组
“反动”力量牢牢地控制奥地利
与匈牙利达成最后协议
法国在没有同盟的情况下宣战
北部与西部趋向于成为互惠市场和原料来源
南部联盟相信欧洲列强会进行干预
林肯的《解放宣言》。1864年的总统选举
英美之间的进一步摩擦。英属洪都拉斯殖民地
“历史单元”与“县”的设立。斐迪南由弗兰茨·约瑟夫继位
各个统治者同意颁布宪法。教皇国与托斯卡纳之间的关税联盟
1861年2月议会在都灵召开。加富尔去世
列强保证卢森堡的中立地位
卡尔·安东以他儿子的名义放弃对西班牙王位的任何要求
格拉蒙建议威廉一世写信向拿破仑道歉
南部联盟的事业并非毫无希望
匈牙利人的失败。适用于整个帝国的新宪法(1849年3月)
匈牙利的局势。不满情绪继续存在
拿破仑继续幻想与奥地利结盟
贝内德蒂与威廉一世会晤,俾斯麦的埃姆斯急电的公开文本
林肯认识到志愿效忠的重要性
墨西哥君主政体后出现的不稳定的共和国和分裂运动
英、法军队进入广州(1857年)
解决特兰西瓦尼亚和南部斯拉夫地区问题的方案。巴赫的影响
撒丁-皮埃蒙特是建立一个较大王国的核心。1831年的小规模起义
马志尼的影响。教皇庇护九世的当选
教士的反抗增加。加富尔与马志尼
俾斯麦利用普法条约草案
法国和普鲁士均未作好战争准备。弗勒里和达吕的秘密行动
轧棉机的发明。种植园制在南方的发展
德语成为官方语言
缺乏完全的地方统一
亚伯拉罕·林肯任总统
共和党的战时立法
南方的财政、募兵工作和各州的权利
第二十五章拉丁美洲国家伦敦大学拉丁美洲史教授R.A.汉弗莱斯著前西班牙和葡萄牙领地成为独立国家
巴拉圭战争
弗兰茨·约瑟夫在政治上大权独揽。彻底的独裁制度
战争的前景。1857年的证券交易危机
经过加强的帝国咨政院建议重建君主国
对匈牙利的让步。“十月文告”
加富尔与奥地利的外交决斗。奥地利在马让塔和索尔费里诺两次战役中败北
马志尼对意大利统一的信念。加里波第占领巴勒莫
到70年代拉丁美洲进入一个新时期
经济发展与不断增加的国家支出
西卡尔迪法令获得通过。加富尔加入德·阿泽利奥内阁
加富尔取代德·阿泽利奥。他的方法
霍亨索伦的利奥波德亲王成为西班牙王位候选人
铁路的重要性与南部海岸线被封锁
主要政党内部的派别
巴西帝国
“拉克森堡宣言”(1859年8月)。匈牙利问题
匈牙利拒绝“十月文告”
第二十三章美国的国家力量与地方力量耶鲁大学美国历史教授D.M.波特著发展的进程与欧洲不同
北方与南方的对照
北部与南部的四点冲突
战争的结果
英国与莫斯基托印第安人的联系
第二十一章意大利剑桥大学彼得豪斯学院研究员、历史讲师马克·史密斯著人们希望一个好的政府,但丝毫没有民族意识
奥地利恢复了秩序,旧政权继续保存下来
奴隶制成为一个联邦问题
第二十四章美国南北战争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历史教授T.哈里·威廉斯著美国历史上的决定性事件
英国舆论转向支持北部。特伦特号事件
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英国远征军包围南京。中国屈服,接受了南京条约(1842年)
新归尔甫党作家
那不勒斯、罗马和威尼斯的革命失败。意大利再次成为被占领地
那不勒斯被加里波第攻陷,皮埃蒙特军队进入教皇国。意大利王国宣告成立
西西里的内战。获得威尼斯和罗马
拿破仑因为普鲁士获得好处而要求法国得到补偿。计划购买卢森堡大公国
拿破仑的投降与第二帝国的崩溃。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北部
巴西逐步过渡到独立
利奥波德被说服接受西班牙王位
对奴隶制的反应
得克萨斯的兼并
1850年的妥协案与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
对抗双方的人力
林肯大胆行使他的战时权力
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经济发展
为了和平而进行活动的力量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国家主义继续占优势的两个障碍
沿海殖民地与内地的对抗
南部联盟的宪法
秘鲁的繁荣与混乱。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
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制度
国会、政府和最高法院转向国家主义。日益加强的经济统一
杰克逊政府时期的两个主要冲突
南方为了保卫奴隶制而团结。北方富于战斗性的反奴隶制运动
法国在墨西哥的野心
北部的战费和军队招募工作。伤亡数字
杰斐逊·戴维斯和他的内阁
智利与1833年的智利宪法
墨西哥战争
欧洲列强承认南部联盟为交战国。林肯的《解放宣言》
北部经济体制的扩展
战争的总战略
敌对双方军队的指挥系统
唐·佩德罗的统治
马克西米连之死;华雷斯重新任总统
联邦感情的明显衰退
佩雷斯总统治下的不断自由化。与西班牙的战争
阿根廷的宪法问题与经济发展。巴拉圭警察国家
南京条约的条款
北部在外交上占全面优势。缺少棉花造成的后果
圣安纳被推翻。贝尼托·华雷斯当选为总统
华雷斯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他最后重新当选为总统
律劳卑勋爵任商务监督
外国人被拒绝享有旅行自由。关于援用条约,特别是“进入广州的权利”条款的摩擦
曼努埃尔·蒙特的总统任期
拉普拉塔河联合省
最后导致战争的局势
日本的闭关自守政策
英、法、西三国军队登陆。马克西米连大公接受王位
中美洲各国
太平军叛乱最后被镇压
横穿地峡的运河计划;克莱顿-布尔沃条约
鸦片贸易
慈禧太后摄政
海地黑人共和国与多米尼加共和国
它的宗教狂热。与太平天国作战而招募的军队
考迪略主义
第二十六章远东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G.F.赫德森著北京控制的庞大政治机体
小刀会占领上海
背信弃义袭击打着停战旗帜行进的英法使节。皇帝的出逃被俄国利用
对西方侨民的袭击结果引起联合军事行动
与其他列强缺少正常的外交往来
上海公共租界
太平天国宣布南京为首都。它的政权的衰落
美、俄使节与英、法全权代表联合。俄国侵入中国
九龙事件(1839年)
太平军起义
继续发生排外暴力事件
西方传教士的活动
乔治·文翰爵士试图接触太平军
镇压中国穆斯林叛乱。复兴的帝国同西方列强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天津条约同意外国派遣外交代表和享受旅行权。拒绝接受缔约特使
法国兼并交趾支那与对朝鲜的远征
神奈川条约。德川幕府时期的政治体制
西方列强迫使天皇批准条约。明治维新
索引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Vol.Ⅹ,The zenith of European power:1830-1870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