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这个“文明国家”的结构活力,来自于“家天下”的社稷担当原则与“公天下”的贤能理政原则的混合。儒家今文经学将这一政治文明的精神概括为“大一统”、“通三统”、“异内外”。这种儒家礼法秩序,在内部具体表现为君主与士大夫合作治天下的制度和支持这一制度的经典教育,在外部则主要表现为以中国—华夏—夷狄为理想秩序结构的文明认同与吸纳机制。从历史文明意义上的“中心之国”到“列国争衡”时代的“新中国”,中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日新”进程。本书集中关注的是,与这一进程相伴,儒家今文经学对中国秩序与意义重建问题的思考究竟为我们敞开了怎样的政教—文明视野?
目录
Ⅰ总序
Ⅶ序
第一章儒学与古今之变
一、天命:中国之“中”的“绽出” /
二、由仁即礼:孔子与原儒的政教精神 /
三、汉学—宋学与今学—古学 /
四、追求秩序与意义 /
第二章常州今文经学与士大夫政治活力的复兴
一、常州今文经学的独立“历史空间” /
二、经世之志与《春秋》大义 /
三、今文经、正当性和士大夫政治活力的复兴 /
第三章章学诚与“古文派”的周公—孔子问题
一、从俗尚与求道之殊 /
二、周孔之辨 /
三、六经的性质 /
四、文史经世之志 /
五、章学诚留下的疑问 /
第四章 龚自珍与儒家的“三世”“三统”之教
一、“五经大义”与圣王“三世之制作” /
二、六经源流与孔子的身位 /
三、“三世”与“三统”的融构 /
四、“衰世”预言与“自改革”呼吁 /
第五章康有为与儒教—国家的转型
一、理学经世与今文经学经世 /
二、康有为——儒教马丁·路德的诞生 /
三、儒教—国家的转型 /
四、军绅统治与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困境 /
第六章西方冲击、儒法传统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一、现代西方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困境 /
二、西方的冲击与儒法政治文明的危机 /
三、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
参考文献
索 引
返本开新:近世今文经与儒家政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