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契哲学研究论文集

副标题:无

作   者:杨国荣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6174479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半个多世纪的思想跋涉中,冯契先生既历经了西方的智慧之路,又沉潜于中国的智慧长河。对人类认识史的这种沉思与反省,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及时代问题的关注。从早年的《智慧》到晚年的“智慧说三篇”,冯先生以始于智慧又终于智慧的长期沉思,为中国当代哲学留下了创造性的篇章。    以智慧的探索为中心,冯契先生的哲学思考涉及中国哲学史、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各个领域。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其代表作是三卷本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一卷本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如书名所示,冯契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考察,侧重于揭示中国古代哲学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及科学的比较方法,冯契先生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演进的历史脉络及其中的逻辑环节,并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特点。冯契先生对认识论作了广义的理解,认为它包括如下四个问题:第一,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第二,理论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或者说,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第三,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首先是世界统一原理、宇宙发展法则)?第四,人能否获得自由,或者说,自由人格或理想人格如何培养?在冯契先生看来,中国传统哲学在关注前两个问题的同时,又对后两个问题作了更多地考察,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的问题,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正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考察上,显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目录

智慧的沉思(代序)杨国荣
冯契先生的智慧哲学与本体思考:知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成中英
智慧的探索——读冯契“智慧说”三篇朱德生
冯契对金岳霖本体论思想的转进郭齐勇
“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略评冯契先生“智慧说”丁祯彦
冯契先生的哲学研究路向张天飞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选择——兼论冯契的人格理念宋志明
“天人合一”的现代诠释——冯契先生“智慧说”初论高瑞泉
转识成智——冯契对时代问题的哲学沉思陈晓龙
试论冯契先生的“终极关怀”闵仕君
感觉经验能否给予客观实在——从洛克到金岳霖和冯契童世骏
对智慧探索历程的逻辑概括——论冯契建构的逻辑范畴体系彭漪涟
冯契对休谟问题的解答王向清
认知的界限和求通的智慧——论冯契先生的广义认识论高 敏
冯契科学逻辑思想初探晋荣东
化理论为方法——冯契对中国近代逻辑思想革命的总结和超越李朝东
冯契对辩证逻辑研究中两个疑难问题的解决梁庆寅
论辩证思维推理的基本原则——读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札记贺善侃
向德性伦理回归——解读“化理论为德性”任剑涛
化理论为德性——论冯契先生的自由价值观李振纲
追求自由与善——冯契伦理思想初探陈泽环
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说申论吴根友
冯契伦理思想探析戴兆国
冯契美学思想初论蔡志栋
从“认识史”到“智慧说”——20世纪9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趋向陈卫平
谈冯契对中国传统哲学价值的认识臧 宏
论冯契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柴文华
“前现代”的中国哲学史书写:以冯契为例方旭东
冯契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贡献洪晓楠
从“形式化”到“理想形态”——冯契对金岳霖概念论超越的一个侧面张梦飞
冯友兰“境界说”和冯契“智慧说”的比较研究刘 海
附录
I Feng Qi's Ameliorism:Between Relativism and Absolutism HuangYong
II Philosophy:Recent Trendsin China since Mao (节选) LinTongqi
III 冯契传略童世骏
IV 冯契哲学思想研究论文存目(1996—2005)
编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冯契哲学研究论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