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转型

副标题:无

作   者:钟启泉

分类号:

ISBN:978756757074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课堂转型》包括四个部分:
第1编 课堂转型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课堂转型的国际经验、本土实践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能力观的框架和对“核心素养”的界定。
第2编 学科素养与能动学习,从学科教学出发考察“学科素养”,特别探讨了“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与区别,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教学范式的分野与转换,进而提出了“能动学习”的概念与“学业评价”的思考。
第3编 课例研究与教学创造,提出通过课程编制、教学组织与单元设计,使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与教学中去,从而打造多生对话的课堂世界,促成教师基于草根改革的专业成长。
附录 教学的方法论研究及其课题,系统梳理了十二个与教学有关的热点话题,涉及认知模式、教学范式、单元设计、学科教学、评价等方面,是对正文内容的极大补充。


目录


引 言
课堂转型:学校改革的核心

第1编 课堂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第1章 课堂转型的国际经验
一、核心素养与课堂转型
二、新型能力观的框架
三、翻转课堂:国际课堂转型的实践
第2章 课堂转型的本土实践
一、我国“核心素养”界定与实施的进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转型实践:若干案例
第3章 *近发展区:课堂转型的理论基础
一、“*近发展区”的界定与新型学习观
二、*近发展区:教学论意涵的再认识
三、草根改革:从课堂出发的变革

第2编 学科素养与能动学习
第4章 学科教学的发展及其课题——把握“学科素养”的一个视角/
一、学科教学与“能力·素养”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科教学的诉求与特质
三、学科群:把握“学科素养”的一个视角
第5章 教学方法:概念的诠释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特征
二、教学方法研究的基本范畴
三、教学方法研究的现代走向
第6章 两种教学范式的分野
一、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教学观的分野
二、教师主导型与学习者中心型教学体制的分野
第7章 能动学习:教学范式的转换
一、从“被动学习”走向“能动学习”
二、能动学习教学实践的要件
三、教师的叙事研究能力与教师文化
第8章 认知模型与读写教学
一、从阅读模型看阅读教学
二、从作文模型看作文教学
第9章 学业评价:省思与改革――以日本高中理科的“学习评价”改革为例
一、“学业评价”即“学力评价”
二、理科教学的评价视点与可视化策略
三、学习评价的建构主义特征及其推展

第3编 课例研究与教学创造
第10章 课程编制与教学组织
一、课程编制与单元设计
二、若干教学组织的形态
三、“慕课”的诱惑
第11章 课堂教学的特质与设计
一、从“教学能力”说起
二、理想的课堂教学的特质
三、两种课堂教学设计:定型化与情境化
四、走向“情境化设计”的关键步骤
第12章 打造多声对话的课堂世界
一、课堂的意涵
二、作为沟通的课堂教学
三、走向协同式教学
四、多声对话的课堂准则
第13章 课例研究:教师学习的范式
一、基于草根改革的专业成长
二、课例研究:一种参与型研修
三、教学点评的转型
四、从“评价”转向“反思”

结语
为了探究的课堂

附录
教学的方法论研究及其课题原出处一览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课堂转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