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兴象

副标题:无

作   者:王秀臣 著

分类号:

ISBN:978750975722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以礼乐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从《礼记》的政治、伦理、道德、宗教阐释中抽象出其文学倾向和理论主张,剖析“礼义”的文学思想,从《礼记》文本表述中找到具体例证,还原“礼”文本展现的文学原初理论形态,从而揭示礼学、经学和文学思想的内在联系。本书以礼学的重要范畴和上古礼仪活动的具体实例为研究对象,始终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学思想源于经学,经学的演变决定了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基本走向的基本观点。

目录

导论  仪礼时代与中国早期文学思想一    典礼仪式与礼仪文本:中国早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形态二  礼仪的应用与阐释:中国文学思想的理论雏形三  “礼”经学:贯穿中国文学思想史的一条主线四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礼仪”与“兴象”——“兴象”的仪式来源及“比”“兴”差异考辨一  “兴于诗”一“立于礼”——“兴”是礼仪事件(一)孔子论“兴”的礼仪背景(二)“兴”的礼仪性质(三)“兴”的仪式特征二“礼之仪”一“仪之兴”——“兴”是象征艺术(一)“动作之兴”与“行为象征”(二)“言之兴”与“语体象征”(三)“诗之兴”与“乐语象征”(四)“物之兴”与“器物象征”三  “兴必取象”一“以象征意”——“比”“兴”差异辨析(一)汉儒的经学诠释与“比”“兴”界限的混同(二)“兴必取象”论与“兴”的隐性特征及其象征途径的发现(三)“兴”与西方象征理论四  “兴象”的审美意蕴和诗学精神(一)“语有兴象”(二)“象中有兴”(三)“兴在象外”第二章“祭祀”与“象征”——祭祀象征理论的形成与应用一  祭祀时代:一种特殊政治与文化制度的形成(一)祭祀制度的形成(二)《仪礼》《礼记》中所载祭祀礼仪的主要仪节(三)祭礼的功能与意义二  祭祀理论:从仪式到艺术(一)“祭祀主敬”:仪式的开始与艺术的发生(二)“文”人之情:情感的修饰与象征的转换(三)仪式内外:现实与象征的两个世界三  祭祀文学:祭祀中的“诗”与《诗》中的祭祀(一)祭祀诗的分类(二)祭祀仪式中的歌诗(三)《诗》中的祭祀四  祭祀礼仪的象征系统及其文学意义(一)祭器:人器也(二)祭品:外则尽物,内则尽志(三)服饰:反女功之始也(四)时空:合和天人的神圣场域(五)仪节:洞洞乎,属属乎(六)祭祀的象征与文学的象征第三章“称谓”与“修辞”——上古礼仪称谓的修辞学史意义一  “以名举实”:“正名”学说与礼仪称谓的意义生成(一)名、实之辩与诸子“制名”理论(二)人文世界的命名与礼仪称谓的礼义构成(三)儒家“正名”学说与礼仪称谓意义的扩展二“称名之曲”:礼仪称谓的语用形态与修辞意义(一)礼仪称谓:语辞修辞的活化石(二)曲指:礼仪称谓的修辞方式及其语用形态(三)隐喻:礼仪称谓的修辞格及其语体特征的形成(四)从宜:礼仪称谓的变与不变及其修辞功能的弱化(五)从语辞到文辞:修辞学史的文艺性转向及其影响三  “言语之美”:君子人格的言语精神及其文化意蕴(一)言为心声:道德伦理的外在体现(二)言语有章:君子威仪的语言表述(三)穆穆皇皇:贵族文化的身份确认第四章  “礼辞”与“文言”——文言的礼仪属性及其元文学理论意义一  从礼仪之盛到文言之兴(一)礼仪的兴盛与文言的产生(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言(三)孔子与文言理论二  从礼仪之“文”到礼义之“象”(一)礼仪之“文”与礼辞的文言意义(二)礼义之“象”与“象”的文言属性(三)“立象尽意”与“象”的文言示范三  从礼仪之“敬”到礼辞之“诚”(一)礼仪之“敬”与礼文之“诚”(二)“修辞立其诚”与文言的道德、伦理品格四  从礼的“文质兼美”到文质相符的文学理论(一)礼的文质观(二)文质关系、文言思想与文质相符的文学理论第五章  “乐论”与“诗论”——中国“诗论”的“乐理”渊源一  “乐”与“诗”的形态演变(一)同源异体:诗、乐的起始形态(二)三位一体:诗、乐的仪式形态(三)分体:诗、乐的独立形态二  “乐本情”与“诗缘情”(一)《礼记·乐记》关于情感理论的构建(二)早期诗、乐分工与“诗言志”的理论内涵(三)“诗教”的“乐理”来源与“诗缘情”理论的“乐论”依据(四)“情志合一”与“抒情本体”诗论的理论成熟三  “声亦如味”与“诗味论”的形成(一)“五行学说”与“声、色、味、时”的“五体”结构(二)“声亦如味”与“乐味”的理论来源和文献依据(三)“诗以声为用”与“诗味论”的“乐论”原理(四)“但见情性,不睹文字”:“诗味论”的情感本质参考文献后  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礼仪与兴象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