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张弘,1945年2月生于浙江桐乡,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东方文化研究中心行约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德国析林洪堡大不访问学者。已出版专著《我心中的缪斯——西方文学经典的现代解读》、《本真之光的华夏缤纷——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的分析》、《临界的对垒——1989-1999学术文化论集》等六种,译著〈中世纪的知识分子》等四种,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和论文分获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奖项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
目录
小引 4页
一 古典时期的艺术与哲学 6页
1. 古希腊的人体之美 6页
2. 美的形而上学 22页
3. 悲剧艺术的见证 47页
4. 从希腊化到罗马帝国 68页
二 多元文化下的艺术审美 86页
1. 神学象征主义和教堂艺术 86页
2. 人文精神的形象再现 112页
3. 巴罗克与古典主义 145页
4. 市民社会的写实风貌 165页
三 艺术哲学的体系建构 179页
1. 转向审美主体的功能 179页
2. 美学的奠基和开拓 206页
3. 审美判断力和人格理想美 231页
4. 艺术哲学的完成 278页
四 艺术走向现代的分流 309页
1. 艺术的浪漫主义倾向 309页
2. 现实主义和丹纳的艺术观 329页
3. 艺术形式的突出与变异 345页
4. 艺术哲学的非理性化和科学化 360页
结语 393页
主要参考书目 396页
后记 399页
一 古典时期的艺术与哲学 6页
1. 古希腊的人体之美 6页
2. 美的形而上学 22页
3. 悲剧艺术的见证 47页
4. 从希腊化到罗马帝国 68页
二 多元文化下的艺术审美 86页
1. 神学象征主义和教堂艺术 86页
2. 人文精神的形象再现 112页
3. 巴罗克与古典主义 145页
4. 市民社会的写实风貌 165页
三 艺术哲学的体系建构 179页
1. 转向审美主体的功能 179页
2. 美学的奠基和开拓 206页
3. 审美判断力和人格理想美 231页
4. 艺术哲学的完成 278页
四 艺术走向现代的分流 309页
1. 艺术的浪漫主义倾向 309页
2. 现实主义和丹纳的艺术观 329页
3. 艺术形式的突出与变异 345页
4. 艺术哲学的非理性化和科学化 360页
结语 393页
主要参考书目 396页
后记 399页
20世纪前的西方艺术和审美沉思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