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mplete Works of Coching Chu

副标题:无

作   者: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丁辽生等编纂

分类号:

ISBN:978754283460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竺可桢全集(第4卷)》收录竺可桢1960—1973年的文章、会议致词、工作报告、序跋、提案、审稿意见、信函、题词、诗作,专著《物候学》的初版本和修订本,以及个人收藏的思想自传、入党申请书、履历表、证明材料等,凡171篇。   1960年,时处三年困难时期,竺可桢已达70岁高龄,却依然四处奔波,躬行于穷乡僻岭之间。资源考察、沙漠治理、南水北调、自然保护、科学“支农”等,是他1960—1965年所思所行的主题。1962年他72岁时,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   “文革”时期,竺可桢虽然得以列入特殊保护名单而幸免遭受严重冲击,而事实上也是突然离开了领导岗位。在被迫“赋闲”中,他充分利用原来难得的时间,把心血投入到自己早有兴趣且有多年雄厚积累的两项工作上,一是潜心撰写《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二是与合作者共同完成对《物候学》的修订。   本卷所及年代,政治动荡频仍,在持久的困惑中,竺可桢心中最大的牵挂依然是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科学事业的前途。他的思想自传、入党申请书和许多信函,反映了那个时代特定一类老知识分子认真“改造”、否定“旧我”的思想进路。   《竺可桢全集(第4卷)》遵奉“存真”原则,力求如实展现竺可桢的学术成就和人生道路,折射现代中国的政治面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

目录

前言
编例
第4卷说明
1960年
1960年全国地理学术会议总结
《国家大地图集·自然地图集》学习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加强中苏科学合作的深厚友谊
再接再厉,为实现南水北调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对《中国天文学史》中两章的审稿意见
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 以大协作的精神 争取在短期内登上世界科学的高峰
审订中华书局《新辞海》条目
《中国地震目录》序言
艾森豪威尔是头号战犯
在治沙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中苏外交问题小组会上的发言
视察西部南水北调引水地区的报告
致郭沫若函稿(纪念世界文化名人)
变沙漠为绿洲
1961年
用汉语拼音字母名称合乎历史发展规律
. 改造沙漠必须算好水账
向沙漠进军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哭希文(诗一首)
增辟农田水源,节约灌溉用水,为加强农业战线而奋斗
致涅姆奇诺夫函稿(黑龙江考察)
致郭沫若函(赠阅《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重游遵义(七律)
致郑晓沧函(道义观感)
致涅姆奇诺夫函稿(黑龙江考察)
致郑晓沧函(互赠论著)
入党申请书
致弗洛瑞爵士函稿(感谢接待)
致林斯戴德爵士函稿(感谢接待)
致阿特灵爵士函稿(感谢接待)
思想自传
1962年
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参加广州科学技术十年(1963-1972)规划会议个人感想
关于中苏研究黑龙江流域生产力问题联合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有关问题的请示
致徐规函(杭州桃花物候)
关于中苏研究黑龙江流域生产力问题联合学术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情况的报告
贺南京大学六十周年校庆
致郭沫若函(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的气候与时间问题)
对于1963-1972年全国农业气象研究规划(第二稿)的意见
追念涂长望同志
中国气象学会1962年年会暨代表大会开幕词
喜看祖国的科学蓬勃发展
中央机关司局长级以上党员干部登记表(草表)
在全国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生态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南京地理所机构调整方案的意见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The Complete Works of Coching Chu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