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ual re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China 2005~2006

副标题:无

作   者: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

分类号:

ISBN:978703017593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报告围绕2005年以来中国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进行 了分析和展望,并以产业创新体系为专题,回顾了中国产业技术引进与自主 创新的道路,对通信设备、生物制药、彩电、航空、造船、石油6个产业的 创新体系作了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自主创新特点,提出了中国产业自主创新 的决定因素。 本报告可供各级领导干部、有关决策部门、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 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科技发展述评与展望
第一章 循环经济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与政策研究
1.1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与紧迫性
1.2 循环经济——解决环境与资源压力的新技术经济范式
1.3 循环经济需要技术体系创新
1.4 循环经济与国家科技战略和政策
第二章 “新时期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
2.1 什么是创新政策
2.2 中国创新政策的演变
2.3 《纲要》和《配套政策》:新时期的创新政策
第三章 整合国家海洋信息资源,实现社会共享
3.1 什么是海洋信息
3.2 海洋信息研究为什么重要
3.3 海洋信息共享的现状与问题
3.4 中国海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想
3.5 推进中国海洋信息共享的措施建议
第四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竞争力分析
4.1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界定
4.2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竞争力分析
第五章 “十一五”时期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思路总体构想
5.1 世界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5.2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5.3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4 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意义
5.5 加速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第六章 政府与市场“双失灵”:中国AVS技术标准形成机制研究
6.1 技术标准的含义和特性
6.2 文献综述
6.3 中国AVS案例
6.4 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第七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国传统产业集群升级
7.1 中国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必要性
7.2 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与途径
附件I 美国吸引国外科技人才的政策及其启示
I.1 美国引进科技人才的基本政策
I.2 美国的职业移民政策
I.3 美国的非移民签证政策
I.4 美国吸引国外科技人才政策的特点
第二部分 中国产业创新体系研究
第一章 产业自主创新:从经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依靠
1.1 自主创新的概念
1.2 非技术的创新
1.3 自主创新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保障
1.4 中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科技基础
1.5 自主创新与全球化
1.6 如何实现自主创新
第二章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创新的分析框架
2.1 为什么要提出产业创新体系
2.2 中国产业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
2.3 研究的产业
第三章 中国产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一个历史回顾
3.1 20世纪50年代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3.2 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3.3 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3.4 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3.5 封闭条件下的原始创新——青蒿素的开发创新
3.6 结论
第四章 中国通信设备产业的自主创新
4.1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体系
4.2 中国通信设备业的巨大市场需求
4.3 通信设备业的自主创新道路
4.4 中国本土企业在通信设备产业崛起的原因
第五章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创新
5.1 生物制药产业的创新特点
5.2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能否赶上发达国家
5.3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兴起与差距
5.4 政府补贴的作用与局限性
5.5 弱化的知识产权:促进了扩散,阻碍了创新
5.6 谁在创新:大学、研究所还是企业
5.7 新企业的融资:投资企业但不投资创新
5.8 讨论和结论
第六章 中国彩电业的自主创新
6.1 彩电业的技术体系
6.2 中国彩电业的市场发展状况
6.3 中国彩电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影响分析
6.4 外资企业在中国彩电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6.5 中国彩电业的自主创新之路
6.6 中国彩电业发展的启示
第七章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模式与自主创新
7.1 航空工业的产业特点与发展模式
7.2 中国航空产业发展概况
7.3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现状和差距
7.4 中国民用航空产业技术创新的历程
7.5 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八章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自主技术创新
8.1 自主技术创新的巨大成就
8.2 自主技术创新实现的路径
8.3 对中国加强自主技术创新的主要启示
8.4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九章 中国船舶产业的追赶与自主创新之路
9.1 引进、消化、吸收与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起飞
9.2 国际化下的自主创新
9.3 中国船舶工业第二次起飞的挑战与机遇
9.4 提高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及措施
第十章 结论:如何提高中国产业的创新能力
10.1 6个产业创新案例的回顾与总结
10.2 中国产业创新的决定因素
10.3 提高中国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附件Ⅱ 韩国的产业自主创新道路
Ⅱ.1 导言
Ⅱ.2 自主创新道路中的国家战略和政策
Ⅱ.3 大企业:韩国产业技术进步的火车头
Ⅱ.4 韩国若干产业的创新与跨越发展
Ⅱ.5 自主创新中政府作用
Ⅱ.6 对中国产业创新的启示
]C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Annual re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China 2005~2006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