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2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 内力的概念
§1.4 应力与应变 虎克定律
习题
第二章 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2.1 概述
§2.2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3 其它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4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5 常用非金属材料拉(压)力学性能简介
§2.6 温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2.7 蠕变和松驰的概念
§2.8 极限应力 许用应力 安全系数
习题
第三章 内力
§3.1 拉(压)杆的内力——轴力
§3.2 扭转杆的内力——扭矩
§3.3 平面弯曲 静定梁的基本形式
§3.4 梁的内力——切力和弯矩
§3.5 切力图 弯矩图
§3.6 弯矩、切力、载荷集度三者之间的微积分关系及其应用
§3.7 刚架的轴力图和弯矩图
习题
第四章 应力及强度计算
§4.1 拉(压)杆的应力及其强度计算
§4.2 应力集中的概念
§4.3 剪切应力和挤压应力及其强度计算
§4.4 圆轴的应力及其强度计算
§4.5 矩形截面杆扭转应力简介
§4.6 切应力互等定理 纯剪切
§4.7 梁的正应力
§4.8 梁的切应力
§4.9 梁的强度计算
§4.10 提高弯曲强度的一些途径
§4.11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中心
习题
第五章 变形及刚度计算
§5.1 概述
§5.2 拉(压)杆的变形
§5.3 拉伸和压缩中的超静定问题
§5.4 圆轴的扭转变形及刚度计算
§5.5 弯曲变形的度量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5.6 用积分法求弯曲位移
§5.7 用叠加法求弯曲位移
§5.8 弯曲刚度计算
§5.9 用变形比较法解简单超静定梁
习题
第六章 应力状态理论
§6.1 应力状态的概念
§6.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6.3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
§6.4 三向应力状态的最大应力
§6.5 梁的主应力迹线的概念
§6.6 广义虎克定律
习题
第七章 强度理论
§7.1 强度理论的概念
§7.2 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
§7.3 四个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及适用范围
习题
第八章 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计算
§8.1 概述
§8.2 偏心拉伸或压缩强度计算
§8.3 截面核心的概念
§8.4 斜弯曲强度计算
§8.5 弯曲与扭转组合强度计算
习题
第九章 能量法
§9.1 概述
§9.2 应变能和余能
§9.3 杆件应变能的计算
§9.4 卡氏定理
§9.5 单位载荷法
§9.6 互等定理
§9.7 冲击载荷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9.8 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变形
习题
第十章 超静定结构分析
§10.1 超静定问题的分类与超静定次数
§10.2 利用对称性降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10.3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习题
第十一章 压杆稳定
§11.1 概述
§11.2 压杆临界力的计算——欧拉公式
§11.3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
§11.4 压杆的稳定性校核
§11.5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习题
第十二章 交变应力
§12.1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
§12.2 疲劳破坏过程
§12.3 S—N曲线 疲劳极限
§12.4 构件的疲劳极限
§12.5 疲劳强度计算
§12.6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线性公式
习题
第十三章 电测应力分析基础
§13.1 概述
§13.2 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13.3 应变、应力的测量
第十四章 塑性极限分析
§14.1 概述
§14.2 拉(压)超静定问题的极限分析
§14.3 圆轴扭转的极限扭矩
§14.4 梁的塑性弯曲 极限弯矩 塑性铰
§14.5 梁的极限分析
§14.6 残余应力的概念
习题
第十五章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5.1 静矩和形心
§15.2 惯性矩 极惯性矩 惯性半径
§15.3 惯性矩平行移轴公式 组合图形惯性矩
§15.4 惯性积及其平行移轴公式简介
§15.5 转角公式 主惯性轴及主惯性矩
习题
附录Ⅰ 计量单位表
附录Ⅱ 常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附录Ⅲ 型钢
附录Ⅳ 部分习题答案
?!w x
第一章 绪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2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 内力的概念
§1.4 应力与应变 虎克定律
习题
第二章 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2.1 概述
§2.2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3 其它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4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5 常用非金属材料拉(压)力学性能简介
§2.6 温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2.7 蠕变和松驰的概念
§2.8 极限应力 许用应力 安全系数
习题
第三章 内力
§3.1 拉(压)杆的内力——轴力
§3.2 扭转杆的内力——扭矩
§3.3 平面弯曲 静定梁的基本形式
§3.4 梁的内力——切力和弯矩
§3.5 切力图 弯矩图
§3.6 弯矩、切力、载荷集度三者之间的微积分关系及其应用
§3.7 刚架的轴力图和弯矩图
习题
第四章 应力及强度计算
§4.1 拉(压)杆的应力及其强度计算
§4.2 应力集中的概念
§4.3 剪切应力和挤压应力及其强度计算
§4.4 圆轴的应力及其强度计算
§4.5 矩形截面杆扭转应力简介
§4.6 切应力互等定理 纯剪切
§4.7 梁的正应力
§4.8 梁的切应力
§4.9 梁的强度计算
§4.10 提高弯曲强度的一些途径
§4.11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中心
习题
第五章 变形及刚度计算
§5.1 概述
§5.2 拉(压)杆的变形
§5.3 拉伸和压缩中的超静定问题
§5.4 圆轴的扭转变形及刚度计算
§5.5 弯曲变形的度量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5.6 用积分法求弯曲位移
§5.7 用叠加法求弯曲位移
§5.8 弯曲刚度计算
§5.9 用变形比较法解简单超静定梁
习题
第六章 应力状态理论
§6.1 应力状态的概念
§6.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6.3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
§6.4 三向应力状态的最大应力
§6.5 梁的主应力迹线的概念
§6.6 广义虎克定律
习题
第七章 强度理论
§7.1 强度理论的概念
§7.2 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
§7.3 四个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及适用范围
习题
第八章 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计算
§8.1 概述
§8.2 偏心拉伸或压缩强度计算
§8.3 截面核心的概念
§8.4 斜弯曲强度计算
§8.5 弯曲与扭转组合强度计算
习题
第九章 能量法
§9.1 概述
§9.2 应变能和余能
§9.3 杆件应变能的计算
§9.4 卡氏定理
§9.5 单位载荷法
§9.6 互等定理
§9.7 冲击载荷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9.8 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变形
习题
第十章 超静定结构分析
§10.1 超静定问题的分类与超静定次数
§10.2 利用对称性降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10.3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习题
第十一章 压杆稳定
§11.1 概述
§11.2 压杆临界力的计算——欧拉公式
§11.3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
§11.4 压杆的稳定性校核
§11.5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习题
第十二章 交变应力
§12.1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
§12.2 疲劳破坏过程
§12.3 S—N曲线 疲劳极限
§12.4 构件的疲劳极限
§12.5 疲劳强度计算
§12.6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线性公式
习题
第十三章 电测应力分析基础
§13.1 概述
§13.2 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13.3 应变、应力的测量
第十四章 塑性极限分析
§14.1 概述
§14.2 拉(压)超静定问题的极限分析
§14.3 圆轴扭转的极限扭矩
§14.4 梁的塑性弯曲 极限弯矩 塑性铰
§14.5 梁的极限分析
§14.6 残余应力的概念
习题
第十五章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5.1 静矩和形心
§15.2 惯性矩 极惯性矩 惯性半径
§15.3 惯性矩平行移轴公式 组合图形惯性矩
§15.4 惯性积及其平行移轴公式简介
§15.5 转角公式 主惯性轴及主惯性矩
习题
附录Ⅰ 计量单位表
附录Ⅱ 常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附录Ⅲ 型钢
附录Ⅳ 部分习题答案
?!w x
材料力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