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本书来源于颜亦鲁先生的学生张宗良整理的手抄本,曾经内部刊行,颇受中医界同仁好评。
(2)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颜亦鲁先生的生平及学术思想,我们在原书的基础上加入“学术精华”。在书前加入前言,简明介绍颜亦鲁先生的从医经历,并将颜德馨教授2006年书写的纪念文章“幼承庭训二三事——纪念恩师慈父述怀”代作序言。
(3)第二章“临证补遗”补充了颜亦鲁先生的学生束樵仙整理的医话,并根据医话的内容,分为“临证经验”与“方药心得”两部分,便于读者阅读。
(4)第三章“颜氏医案”根据原书医案内容,做了一些先后次序的调整,将其分为喉科类、外科类、内科类、胎前类、产后类等。
(5)由于原书对喉科、外科医案均没有做点评分析,故而我们分别加入按语,讨论颜亦鲁先生对喉科、外科疾病的认识,及其诊治思路和用药经验,供读者参考。为了便于区别,凡新加入的按语均注明“乾麟按”,而原书的按语不改动。
(6)原书中内科类个别病种病案数较少,很难反映出颜亦鲁先生的诊治经验,为此我们在其学生束樵仙、朱国荣手抄整理的《颜氏医案》中选出数则补充于书内,以便读者对颜亦鲁先生的学术特色能全面了解。
(7)第四章“《丹方集》遗稿”来源于颜亦鲁先生生前整理的《丹方集》一书,该书迄今尚未正式发表,其中不少验方经颜氏三代临床应用,均有效果,故而将其补充于书内。
(8)为不影响原书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因换算造成的人为错误,书中部分旧制的药名、病名、医学术语、计量单位等均未改动,保留了原貌。其中,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一两”等于30g,“一钱”等于3g,“一分”等于0.3g,“一厘”等于0.03g,“一寸”等于3.33cm。
目录
第一章 学术精华
一、脾胃为后天之本,亦为诸病之源
二、气机升降出入,脾胃为其枢纽
三、木动必犯土,治胃先治肝
四、痰湿为患,理气为先
五、胎产病宜大补气血
六、温病治法大要
七、治学崇尚实效
第二章 临证补遗
一、临证经验
二、方药心得
第三章 颜氏医案
一、喉科类
二、外科类
三、内科类
四、胎前类
五、产后类
第四章 《丹方集》遗稿
一、感冒、流感
二、痢疾
三、急性肝炎
四、疟疾
五、蛔虫病
六、蛲虫病
七、钩虫病
八、肺结核
九、麻疹
十、咳嗽
十一、哮喘
十二、肺痈
十三、胃痛
十四、噎膈
十五、泄泻
十六、臌胀
十七、痞块
十八、二便不通
十九、中风
二十、痹证
二十一、头痛
二十二、癫痫
二十三、疝气
二十四、出血
二十五、产后缺乳
二十六、外伤出血
二十七、诸毒伤
颜亦鲁诊余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