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ne chapters of Dongguan:phenomena and visions about its modernization
副标题:无
作 者:黄树森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3605258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承传《广东九章——经典大家为广东说了什么》的编辑思路和风格,精选了名家笔下的东莞、东莞人、东莞事,运用了经典选文,名章导读,人物介绍、背景介绍、景物介绍、图画介绍,评点提示,文本注释、全书序言、全书后记,加上中间穿插链接12种文本形式,分门别类分成九大板块。
本书是从文献入手,从事实入手,多方位、多视角的探索了广东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全书文图并茂,识见丰卓。选本运用了12种文本形式,有肯定,有怀疑,不同观点兼收并蓄,是天下人论广东的一种非常智慧、非常丰富的阅读形式。
目录
章一 名实争议的尴尬境遇
东莞琐记高洪波/004
东莞凭什么樊荣强/008
一个没有中心的城市成了明星城市何树青/023
附 文化东莞与山鸡论老亮/028
附 制造业聚集典范抑或“经济沙漠”——四辩东莞现代化
李春华/030
章二 彪炳谱系的现代进程
东莞十年——对我国沿海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成功典型的
考察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034
莞城之夜陈残云/052
广深走笔陈俊年/058
走“资”派还在走颜长江/085
附 石碣转型——中国IT名镇从“制造”走向“创造” 杜青耘
邓顺国 吴尚清/091
章三 硗确大地的莞香传奇
广州(东莞)资福寺罗汉阁碑 苏轼/104
却金亭碑记姚虞/107
广东新语·莞香屈大均/110
影梅庵忆语·莞香冒襄/114
东莞的历史地位与海洋文明 陈摩人/117
也说当代东莞“神话”的莞香文化基因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
东莞发展与东莞观念调研组/124
章四 闪耀国史的南蛮风骨
明史·何真传/130
明史·黎光传/133
明史·罗亨信传/134
明史·彭谊传/136
明史·王缜传/137
明史·翟溥福传/138
明史·陈策传/139
明史·张家玉等传/141
附 明史列传中附见他人之东莞先贤李如月、徐亚长/145
石门贪泉记陈琏/146
附 贪泉屈大均/147
岭南名臣序赞张其淦/148
李用传陈伯陶/151
父亲蒋光鼐在淞沪抗战中 蒋建国/153
章五 江山所系的旷世忠魂
明史·袁崇焕传/164
袁崇焕评传(节选) 金庸/175
崇焕精神(节选) 阎崇年/178
跋《罗浮山外史》 吴有恒/182
附 广东有个袁崇焕吴有恒/186
论东莞张氏之表彰袁督师姜维堂/189
袁崇焕杂考杨宝霖/200
附 终结在第十七代董月玲/207
“袁崇焕现象”的文化解析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东莞发展与
东莞观念调研组/219
章六秀甲岭南的人文风流
(东莞)重建儒学记 丘溶/224
《东莞诗集》序屈大均/226
《悬榻斋集》序何乔远/228
张其淦《东莞诗录》序 陈伯陶/231
张伯桢传略张磊/233
与张篁溪、张次溪父子书 齐白石/238
记邓尔雅先生黄苗子/244
附 邓蓉镜传/253
记张荫麟吴晗/255
张穆传容庚/264
附 朱彝尊的岭南之游王利民/270
我与容希白 商承祚/276
老圃秋容谈黄天骥/279
容肇祖自传容肇祖/287
《邓白全集》序许江/296
解读莫伯治吴焕加/304
章七 化俗成风的文川武乡
《广东新语》文选屈大均/318
东莞米艇/322
虎门炮台 季羡林/323
节兵义坟和节马图 曹腾腓/326
《花笺记》、木鱼歌与广府民俗周玉蓉/330
水流云自还,适意偶成筑——记可园刘管平/340
附 东莞可园主人——张敬修邓颖芝/344
章八 八方来同的和谐追求
何氏义田遗训记宋濂/350
总有一种诗歌令人疼痛谢有顺/352
附 铁·塑料厂郑小琼/358
在生存中写作:“打工诗歌”的精神际遇柳冬妩/365
故乡在东莞涓尘/373
附 城市精神:生长在哪里? 舒琳/376
章九 启示新篇的东莞想象
丰湖书室序 方孝孺/382
广东四小虎及广东工业化的未来封小云 樊荣强/384
附 东莞:发起创新“转型战” 武力 庞彩霞乔中颖/397
东莞转型:由经营“物”到经营“人” 杨兴云/402
来自南方的新启示——东莞人的“两有” 于连胜/406
附 东莞的三个文化梦想郭珊/409
新城市建设:着眼未来全球竞争力的文化整合广东省政府
参事室东莞发展与东莞观念调研组/415
附 《广东九章》首发式暨研讨会发言摘要/430
后记 一道风味醇厚的文化盛宴/443
东莞琐记高洪波/004
东莞凭什么樊荣强/008
一个没有中心的城市成了明星城市何树青/023
附 文化东莞与山鸡论老亮/028
附 制造业聚集典范抑或“经济沙漠”——四辩东莞现代化
李春华/030
章二 彪炳谱系的现代进程
东莞十年——对我国沿海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成功典型的
考察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034
莞城之夜陈残云/052
广深走笔陈俊年/058
走“资”派还在走颜长江/085
附 石碣转型——中国IT名镇从“制造”走向“创造” 杜青耘
邓顺国 吴尚清/091
章三 硗确大地的莞香传奇
广州(东莞)资福寺罗汉阁碑 苏轼/104
却金亭碑记姚虞/107
广东新语·莞香屈大均/110
影梅庵忆语·莞香冒襄/114
东莞的历史地位与海洋文明 陈摩人/117
也说当代东莞“神话”的莞香文化基因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
东莞发展与东莞观念调研组/124
章四 闪耀国史的南蛮风骨
明史·何真传/130
明史·黎光传/133
明史·罗亨信传/134
明史·彭谊传/136
明史·王缜传/137
明史·翟溥福传/138
明史·陈策传/139
明史·张家玉等传/141
附 明史列传中附见他人之东莞先贤李如月、徐亚长/145
石门贪泉记陈琏/146
附 贪泉屈大均/147
岭南名臣序赞张其淦/148
李用传陈伯陶/151
父亲蒋光鼐在淞沪抗战中 蒋建国/153
章五 江山所系的旷世忠魂
明史·袁崇焕传/164
袁崇焕评传(节选) 金庸/175
崇焕精神(节选) 阎崇年/178
跋《罗浮山外史》 吴有恒/182
附 广东有个袁崇焕吴有恒/186
论东莞张氏之表彰袁督师姜维堂/189
袁崇焕杂考杨宝霖/200
附 终结在第十七代董月玲/207
“袁崇焕现象”的文化解析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东莞发展与
东莞观念调研组/219
章六秀甲岭南的人文风流
(东莞)重建儒学记 丘溶/224
《东莞诗集》序屈大均/226
《悬榻斋集》序何乔远/228
张其淦《东莞诗录》序 陈伯陶/231
张伯桢传略张磊/233
与张篁溪、张次溪父子书 齐白石/238
记邓尔雅先生黄苗子/244
附 邓蓉镜传/253
记张荫麟吴晗/255
张穆传容庚/264
附 朱彝尊的岭南之游王利民/270
我与容希白 商承祚/276
老圃秋容谈黄天骥/279
容肇祖自传容肇祖/287
《邓白全集》序许江/296
解读莫伯治吴焕加/304
章七 化俗成风的文川武乡
《广东新语》文选屈大均/318
东莞米艇/322
虎门炮台 季羡林/323
节兵义坟和节马图 曹腾腓/326
《花笺记》、木鱼歌与广府民俗周玉蓉/330
水流云自还,适意偶成筑——记可园刘管平/340
附 东莞可园主人——张敬修邓颖芝/344
章八 八方来同的和谐追求
何氏义田遗训记宋濂/350
总有一种诗歌令人疼痛谢有顺/352
附 铁·塑料厂郑小琼/358
在生存中写作:“打工诗歌”的精神际遇柳冬妩/365
故乡在东莞涓尘/373
附 城市精神:生长在哪里? 舒琳/376
章九 启示新篇的东莞想象
丰湖书室序 方孝孺/382
广东四小虎及广东工业化的未来封小云 樊荣强/384
附 东莞:发起创新“转型战” 武力 庞彩霞乔中颖/397
东莞转型:由经营“物”到经营“人” 杨兴云/402
来自南方的新启示——东莞人的“两有” 于连胜/406
附 东莞的三个文化梦想郭珊/409
新城市建设:着眼未来全球竞争力的文化整合广东省政府
参事室东莞发展与东莞观念调研组/415
附 《广东九章》首发式暨研讨会发言摘要/430
后记 一道风味醇厚的文化盛宴/443
Nine chapters of Dongguan:phenomena and visions about its modernizatio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