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新砦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副标题:无

作   者:赵春青,张松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编

分类号:

ISBN:978703029235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聚落考古的理论与实践(第1辑):纪念新砦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简介:2009年12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聚落考古的理论与实践暨纪念新砦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新密市召开。来自全国16家文物考古研究机构、4家文博考古刊物和10所大学文博考古院系以及日本驹泽大学等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中国聚落考古以及新砦遗址的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内容涉及新石器时代各重要区域的聚落考古研究、夏商周时期重要都城遗址的聚落考古研究、聚落考古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新砦遗址相关问题等诸多方面。会议达成的基本共识有:聚落研究必须以分期为基础,必须与其他科技手段相结合,在确定聚落范围大小时不能仅以陶片的分布为凭据,各地开展聚落考古研究时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具体方法等。这些认识必将对今后聚落考古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本论文集可供考古专业师生及考古、历史、环境等领域的研究者阅读。

目录

中国聚落考古的全面检验与广泛交流——“中国聚落考古的理论与实践暨纪念
新砦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代前言)
壹 会议致辞
开幕辞
欢迎辞

贰 理论与方法
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
关于文明形成的判断标准问题
聚落考古研究中的环境考古问题
关于深化史前聚落考古研究需要探索的一个问题
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论纲
中国的区域系统调查方法辨析
区域聚落考古的比较分析
数学计算模型与二里头早期国家的疆域

叁 新发现与新探索
成都平原社会复杂化进程区域调查
渭河流域仰韶文化聚落状况观察
山西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反映的社会变革
解剖性发掘及其聚落考古研究意义
龙门山地区史前遗址分布的地质学观察——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史前考古的几点启示
金沙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认识
河南新郑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聚落考古新发现与初步认识
河南淅川马岭遗址聚落考古的探索
淅川沟湾遗址仰韶文化环壕聚落的发现及其意义
郑州市聚落考古的实践与思考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城址聚落的新发现与新思考
城墙顶上的房屋——垓下遗址排房的发现及其功能的初步分析

肆 聚落研究与文明化进程
牛河梁遗址所见东北南部早期聚落演变与文明进程——编写《牛河梁遗址发掘报告》体会之三
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调查与收获
等级一规模的空间情景——澧阳平原几处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察
良渚聚落模式的探索——以浙北地区为例
大汶口一龙山文化聚落形态的考察
山东龙山文化城址略论
裴李岗文化聚落再研究——从莪沟北岗、贾湖、唐户遗址谈起
河南仰韶文化聚落研究
郑州西山古城及其周边同时期遗址的考察
晋中、晋南夏文化聚落群
良渚、陶寺与二里头——早期中国文明的演进之路

伍 新砦专题研究
新砦聚落考古的回顾与展望——纪念新砦遗址发掘30周年
“黄台”、“黄水”与“启都”新论
新砦遗址和夏代“启室”
花地嘴遗址聚落问题的初步研究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纪念新砦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