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包括各种功能金属材料和金属化合物(陶瓷)。
目录
目录
1.2 功能和应用
2 高临界温度材料
2.1 超导体的电子状态
2.1.1 BCS理论
2.1.2 GLAG理论
2.2 上临界场
2.3 强临界磁场材料
2.3.1 NbTi系合金
2.3.2 A15型化合物
2.3.3 Cheverl相化合物
2.4 高临界电流密度材料
1.2.1 宏观磁化现象
2.4.1 临界电流密度与钉扎
2.4.2 超导稳定化与交流损失
2.4.3 合金系材料
2.4.4 化合物系材料
3 超导磁体
3.1 磁悬浮列车
3.2 超导交流发电机
3.3 核聚变反应堆
4 约瑟夫逊(Josephson)效应元件
4.1 约瑟夫逊效应
1.2.2 微观磁化现象
4.2 计算机元件
4.3 电磁波检测元件
4.4 约瑟夫逊标准电压元件
4.5 SQUID检测元件
第五章 超声波振子材料
1 前言
2 超声波的各种特性
2.1 波的种类及波长
2.2 传播及衰减
2.3 反射及透射
1.2.3 磁致伸缩
2.4 动力功能
3 超声波发生元件用材料及其特性
3.1 磁致伸缩振子及其所用材料
3.2 压电振子、电致伸缩振子及其所用材料
3.2.1 单晶材料
3.2.2 强介电陶瓷材料
3.2.3 高分子压电材料
4 超声波振子用材料及其特性
4.1 对振子材料的要求
4.1.1 用作发射器的压电材料(电能→机械能转换元件)
1.2.4 因瓦(invar)效应
4.1.2 用作接收器的压电材料(机械能→电能转换元件)
4.1.3 以频率为标准的压电材料(电能→机械能→电能)
4.2 对超声波换能器的要求
5 在超声波传感器上的应用
5.1 超声波振子的种类和形状
5.2 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和特性
6 结束语
第六章 形状记忆合金
1 晶体相变与形状记忆机制
1.1 形状记忆效应
1.2.5 异常磁阻,霍尔效应
1.2 马氏体型晶体相变
1.3 产生形状记忆效应的机制
2 形状记忆效应在工业上的应用
3 形状记忆效应在医学中的应用
4 Nitinol热力发动机
第七章 减振合金
1 前言
2 减振机制
3 减振合金的种类和特点
3.1 复合型减振合金
1.2.6 磁-光效应
3.1.1 片状石墨铸铁
3.1.2 可轧片状石墨铸铁〔RFC(Rollde Fraky Graphite Cast Iron)〕
3.1.3 减振钢板
3.2 孪晶型减振合金
3.2.1 Mn-Cu系减振合金
3.2.2 钛镍合金(Nitinol)
3.3 位错型减振合金
3.4 铁磁性型减振合金
3.5 其它(晶间腐蚀型减振合金)
4 减振合金的应用
2 高性能永久磁体
4.1 减振合金的传递损失和在消音罩上的应用
4.2 减振合金的振动发声特性
4.3 减振合金的动态刚性
5 减振合金的今后发展方向
第八章 硬质材料
1 前言
2 硬质合金及涂层
2.1 概要
2.2 硬质合金的制法
2.3 硬质合金的性质
2.1 前言
2.3.1 WC系硬质合金
2.3.2 TiC系金属陶瓷
2.4 硬质合金的应用
2.5 有涂层的硬质合金
3 精细陶瓷
3.1 概要
3.2 陶瓷的烧结技术
3.2.1 常压烧结法
3.2.2 热压法
3.2.3 热等静压烧结法(HIP)
2.2 晶体结构和磁性
3.2.4 反应烧结法
3.2.5 化学气相淀积法(CVD)
3.3 陶瓷的特性和用途
4 超高压合成和烧结材料
4.1 概要
4.2 产生超高压的技术
4.3 超高压合成
4.3.1 触媒法
4.3.2 直接转变法
4.4 超高压烧结体
序
2.3 矫顽力机制
4.4.1 金刚石烧结体
4.4.2 CBN(WBN)烧结体
4.5 金刚石及CBN的气相生长
第九章 超耐蚀材料
1 前言
2 高耐蚀非晶态合金
2.1 耐蚀性
2.2 高耐蚀性的原因
2.2.1 钝态——保护膜
2.2.2 钝化速度
2.4 Sm Co5永久磁体
2.2.3 化学均匀性
2.3 耐局部腐蚀性
3 耐蚀材料的展望
第十章 储氢合金
1 前言
2 储氢原理
2.1 金属与氢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2.2 活化处理与表面的影响
3 储氢合金的应用
3.1 储氢
2.5 Sm2Co17永久磁体
3.2 储氢以外的功能及其应用
4 未来展望
5 结束语
第十一章 超细粉末金属和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特性
1 对超细粉末材料的评价
2 用气相法制取各种超细粉末
2.1 利用气体中蒸发法制取超细粉末
2.2 用CVD法制取超细粉末
3 粒径,粒径分布及组成的控制方法
3.1 粒径的控制
2.6 今后的展望
3.2 粒径分布的控制
3.3 组成的控制
4 超细粉末的特性及其应用
4.1 红外敏感件
4.2 选择吸收膜
4.3 超细粉末多功能敏感件
4.4 磁带
4.5 其它
第十二章 非晶态合金、非晶态半导体和非晶态绝缘体的制法及其特性
1 非晶态固体结构的特征及分类
3 高性能磁芯材料
2 结构弛豫与物性变化
3 快冷凝固法
4 气相淀积法
4.1 真空蒸镀法
4.2 溅射淀积法
4.3 离子镀法
3.1 前言
3.2 磁芯材料的基本功能
3.3 提高性能的途径和两三种适用材料
3.3.1 饱和磁化强度Ms
3.3.2 磁导率μ
原序
3.3.3 其它附加性能
3.4 非晶态合金
3.5 结语
4 高密度记录用材料
4.1 前言
4.2 记录退磁效应和决定记录密度的因素
4.3 记录媒体
4.3.1 磁带媒体
4.3.2 磁盘媒体
4.4 磁头
第一章 功能金属材料的重要性
4.5 垂直磁记录方式
4.5.1 垂直记录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4.5.2 垂直记录媒体和垂直记录磁头
4.5.3 垂直记录特性
4.6 结语
第三章 半导体材料,电子射线材料
1 半导体和光电转换
1.1 半导体中光和电子的相互作用
1.2 通过pn结的光电转换过程
2 发光材料
1 新材料的出现改变了文明发展的方向
2.1 化合物半导体的禁带宽度,晶格常数与成分间的关系
2.2 化合物半导体的折射率和色散参数
2.3 化合物半导体的热导率
2.4 化合物半导体混晶的溶混性(miscibility)
2.5 半导体激光材料
2.5.1 长波段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材料
2.5.2 短波段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材料
2.5.3 可见光波段用半导体激光材料
2.5.4 远红外波段用半导体激光材料
2.6 发光二极管材料
2 支撑二十一世纪文明的功能金属材料
2.6.1 GaPxAs1-x
2.6.2 GaP
2.6.3 AlxGa1-xAs
2.6.4 GaN
2.6.5 SiC
3 吸光材料
3.1 吸光材料和吸光波长区
3.2 半导体的电离系数
3.3 光电二极管(PD)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材料
3.3.1 0.85μm波段~可见光波段用PD/APD材料
第二章 磁性材料
3.3.2 长波段光通信用PD/APD材料
3.3.3 远红外区用PD/APD材料
3.4 光电导型光检测器材料
4 非晶硅半导体
4.1 前言
4.2 制备方法
4.2.1 辉光放电方法(glow discharge deposition)
4.2.2 反应溅射法(reactive sputtering)
4.2.3 化学气相淀积法(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4.3 结构与性能
1 磁体的功能和应用
4.4 应用
4.4.1 太阳电池
4.4.2 感光材料
5 光记录材料
5.1 硫族化合物玻璃
5.1.1 结构和性能特点
5.1.2 光感生效应及其应用
5.2 光色玻璃
5.2.1 类型和特性
5.2.2 应用
1.1 铁磁性、亚铁磁性
6 高亮度电子射线发射材料
6.1 LaB6
6.2 其它
第四章 超导材料
1 超导现象和磁场
1.1 超导现象的发现
1.2 超导体的磁性
1.2.1 理想抗磁体
1.2.2 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
1.2.3 第二类超导体的临界特性
1.2 功能和应用
2 高临界温度材料
2.1 超导体的电子状态
2.1.1 BCS理论
2.1.2 GLAG理论
2.2 上临界场
2.3 强临界磁场材料
2.3.1 NbTi系合金
2.3.2 A15型化合物
2.3.3 Cheverl相化合物
2.4 高临界电流密度材料
1.2.1 宏观磁化现象
2.4.1 临界电流密度与钉扎
2.4.2 超导稳定化与交流损失
2.4.3 合金系材料
2.4.4 化合物系材料
3 超导磁体
3.1 磁悬浮列车
3.2 超导交流发电机
3.3 核聚变反应堆
4 约瑟夫逊(Josephson)效应元件
4.1 约瑟夫逊效应
1.2.2 微观磁化现象
4.2 计算机元件
4.3 电磁波检测元件
4.4 约瑟夫逊标准电压元件
4.5 SQUID检测元件
第五章 超声波振子材料
1 前言
2 超声波的各种特性
2.1 波的种类及波长
2.2 传播及衰减
2.3 反射及透射
1.2.3 磁致伸缩
2.4 动力功能
3 超声波发生元件用材料及其特性
3.1 磁致伸缩振子及其所用材料
3.2 压电振子、电致伸缩振子及其所用材料
3.2.1 单晶材料
3.2.2 强介电陶瓷材料
3.2.3 高分子压电材料
4 超声波振子用材料及其特性
4.1 对振子材料的要求
4.1.1 用作发射器的压电材料(电能→机械能转换元件)
1.2.4 因瓦(invar)效应
4.1.2 用作接收器的压电材料(机械能→电能转换元件)
4.1.3 以频率为标准的压电材料(电能→机械能→电能)
4.2 对超声波换能器的要求
5 在超声波传感器上的应用
5.1 超声波振子的种类和形状
5.2 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和特性
6 结束语
第六章 形状记忆合金
1 晶体相变与形状记忆机制
1.1 形状记忆效应
1.2.5 异常磁阻,霍尔效应
1.2 马氏体型晶体相变
1.3 产生形状记忆效应的机制
2 形状记忆效应在工业上的应用
3 形状记忆效应在医学中的应用
4 Nitinol热力发动机
第七章 减振合金
1 前言
2 减振机制
3 减振合金的种类和特点
3.1 复合型减振合金
1.2.6 磁-光效应
3.1.1 片状石墨铸铁
3.1.2 可轧片状石墨铸铁〔RFC(Rollde Fraky Graphite Cast Iron)〕
3.1.3 减振钢板
3.2 孪晶型减振合金
3.2.1 Mn-Cu系减振合金
3.2.2 钛镍合金(Nitinol)
3.3 位错型减振合金
3.4 铁磁性型减振合金
3.5 其它(晶间腐蚀型减振合金)
4 减振合金的应用
2 高性能永久磁体
4.1 减振合金的传递损失和在消音罩上的应用
4.2 减振合金的振动发声特性
4.3 减振合金的动态刚性
5 减振合金的今后发展方向
第八章 硬质材料
1 前言
2 硬质合金及涂层
2.1 概要
2.2 硬质合金的制法
2.3 硬质合金的性质
2.1 前言
2.3.1 WC系硬质合金
2.3.2 TiC系金属陶瓷
2.4 硬质合金的应用
2.5 有涂层的硬质合金
3 精细陶瓷
3.1 概要
3.2 陶瓷的烧结技术
3.2.1 常压烧结法
3.2.2 热压法
3.2.3 热等静压烧结法(HIP)
2.2 晶体结构和磁性
3.2.4 反应烧结法
3.2.5 化学气相淀积法(CVD)
3.3 陶瓷的特性和用途
4 超高压合成和烧结材料
4.1 概要
4.2 产生超高压的技术
4.3 超高压合成
4.3.1 触媒法
4.3.2 直接转变法
4.4 超高压烧结体
序
2.3 矫顽力机制
4.4.1 金刚石烧结体
4.4.2 CBN(WBN)烧结体
4.5 金刚石及CBN的气相生长
第九章 超耐蚀材料
1 前言
2 高耐蚀非晶态合金
2.1 耐蚀性
2.2 高耐蚀性的原因
2.2.1 钝态——保护膜
2.2.2 钝化速度
2.4 Sm Co5永久磁体
2.2.3 化学均匀性
2.3 耐局部腐蚀性
3 耐蚀材料的展望
第十章 储氢合金
1 前言
2 储氢原理
2.1 金属与氢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2.2 活化处理与表面的影响
3 储氢合金的应用
3.1 储氢
2.5 Sm2Co17永久磁体
3.2 储氢以外的功能及其应用
4 未来展望
5 结束语
第十一章 超细粉末金属和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特性
1 对超细粉末材料的评价
2 用气相法制取各种超细粉末
2.1 利用气体中蒸发法制取超细粉末
2.2 用CVD法制取超细粉末
3 粒径,粒径分布及组成的控制方法
3.1 粒径的控制
2.6 今后的展望
3.2 粒径分布的控制
3.3 组成的控制
4 超细粉末的特性及其应用
4.1 红外敏感件
4.2 选择吸收膜
4.3 超细粉末多功能敏感件
4.4 磁带
4.5 其它
第十二章 非晶态合金、非晶态半导体和非晶态绝缘体的制法及其特性
1 非晶态固体结构的特征及分类
3 高性能磁芯材料
2 结构弛豫与物性变化
3 快冷凝固法
4 气相淀积法
4.1 真空蒸镀法
4.2 溅射淀积法
4.3 离子镀法
3.1 前言
3.2 磁芯材料的基本功能
3.3 提高性能的途径和两三种适用材料
3.3.1 饱和磁化强度Ms
3.3.2 磁导率μ
原序
3.3.3 其它附加性能
3.4 非晶态合金
3.5 结语
4 高密度记录用材料
4.1 前言
4.2 记录退磁效应和决定记录密度的因素
4.3 记录媒体
4.3.1 磁带媒体
4.3.2 磁盘媒体
4.4 磁头
第一章 功能金属材料的重要性
4.5 垂直磁记录方式
4.5.1 垂直记录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4.5.2 垂直记录媒体和垂直记录磁头
4.5.3 垂直记录特性
4.6 结语
第三章 半导体材料,电子射线材料
1 半导体和光电转换
1.1 半导体中光和电子的相互作用
1.2 通过pn结的光电转换过程
2 发光材料
1 新材料的出现改变了文明发展的方向
2.1 化合物半导体的禁带宽度,晶格常数与成分间的关系
2.2 化合物半导体的折射率和色散参数
2.3 化合物半导体的热导率
2.4 化合物半导体混晶的溶混性(miscibility)
2.5 半导体激光材料
2.5.1 长波段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材料
2.5.2 短波段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材料
2.5.3 可见光波段用半导体激光材料
2.5.4 远红外波段用半导体激光材料
2.6 发光二极管材料
2 支撑二十一世纪文明的功能金属材料
2.6.1 GaPxAs1-x
2.6.2 GaP
2.6.3 AlxGa1-xAs
2.6.4 GaN
2.6.5 SiC
3 吸光材料
3.1 吸光材料和吸光波长区
3.2 半导体的电离系数
3.3 光电二极管(PD)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材料
3.3.1 0.85μm波段~可见光波段用PD/APD材料
第二章 磁性材料
3.3.2 长波段光通信用PD/APD材料
3.3.3 远红外区用PD/APD材料
3.4 光电导型光检测器材料
4 非晶硅半导体
4.1 前言
4.2 制备方法
4.2.1 辉光放电方法(glow discharge deposition)
4.2.2 反应溅射法(reactive sputtering)
4.2.3 化学气相淀积法(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4.3 结构与性能
1 磁体的功能和应用
4.4 应用
4.4.1 太阳电池
4.4.2 感光材料
5 光记录材料
5.1 硫族化合物玻璃
5.1.1 结构和性能特点
5.1.2 光感生效应及其应用
5.2 光色玻璃
5.2.1 类型和特性
5.2.2 应用
1.1 铁磁性、亚铁磁性
6 高亮度电子射线发射材料
6.1 LaB6
6.2 其它
第四章 超导材料
1 超导现象和磁场
1.1 超导现象的发现
1.2 超导体的磁性
1.2.1 理想抗磁体
1.2.2 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
1.2.3 第二类超导体的临界特性
功能金属材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