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书信

副标题:无

作   者:戴厚英著

分类号:

ISBN:978753961814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戴厚英女士出生于安徽颖上县,是位勤奋多产的著名作家,饮誉海内外。值此厚英遇害两年之际,我们特编辑、出版《戴厚英文集》,以资永久的纪念。这套文集共分八卷,即:《诗人之死》、《人啊,人!》、《空中的足音》、《流泪的淮河》、《悬空的十字路口·脑裂》、《戴厚英中短篇小说》、《风雨情怀》、《自传·书信》。所收入的作品中,有近一半内容首次与大陆读者见面。

目录

一、 我是“三八式”
二、 我的“命”
三、 父母生过五个女儿,我最幸运
四、 我吃上了“小灶”
五、 我的“水土”
六、 我的游戏我的歌谣
七、 我的“侠客梦”
八、 我终于成了一个敏感、自信、倔犟、又充满野性的女孩
第二章 革命的浪漫时期
一、 革命结束了我的童年
目录
总目
二、 我成了革命的宣传员
三、 不自觉的心灵扭曲
四、 革命使我的家庭分化
五、 我第一次“翘尾巴”,做批判对象
六、 革命逐步深入,我开始为自己家庭担心
七、 青春的梦想:革命加恋爱
八、 我做起作家梦
第三章 反右斗争 惊梦向左
一、 初进大上海
二、 “不平凡的春天”
性格·命运·我的故事
三、 我们班上划出了三个右派
四、 由沉默到交心
五、 我的父亲成了右派
六、 叔叔蒙冤自杀了
七、 右派的女儿要革命
八、 祖父死了
第四章 踏上文坛
一、 短暂的“明星”生涯
二、 六年“研究”——哨兵、打手
三、 我唯一的一次“独立作战”——对小说《归家》的批判
做人·作文·我的故事
四、 亲情解“左”毒
五、 道是成家却无家
六、 然而,我还是被视为“个人主义者”
七、 我所经历的“四清运动”
八、 我想做“党的女儿”,遭到拒绝
九、 现在,我想和丈夫女儿团聚
第五章 十年沉浮之一:“造反”生涯
一、 有关文革的论述车载船装,万宝全书总让人觉得“缺只角”
二、 文革之初,我是“老保”
三、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心中的坟——致友人的信
四、 我当了三个月“造反司令”,大搞派别斗争
五、 “夺权”之后,我不再当造反派“头头”
六、 几段插曲:“外来的造反派”
七、 我卷进一九六八年春天“炮打张春桥”事件
八、 工宣队进驻,我有“当了俘虏”感觉
九、 又要劳动改造了:“四个面向”
十、 又是三个月,我品尝“革命对象”的滋味
十一、 祸不单行——父母兄弟被下放农村务农
第六章 十年沉浮之二:闻捷之死
一、 先来段“插曲”
母女两地书
二、 我与闻捷的相识
三、 我们相知,在动荡的年代
四、 我们相爱,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五、 我们定情在一九七○年的十月之初
六、 迫害开始,命令我再去吉林
七、 我们被隔开,不允许他和我一起回上海休假了
八、 谜底终于揭开——原来是来自“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干预
九、 闻捷“死有余辜”,迫害还在继续
第七章 十年沉浮之三:重新工作
一、 闻捷死后,我的生命和命运一起沉沦了很久
附录: 戴厚英年表
二、 我成了“农民的女儿”
三、 解铃还是系铃人,张春桥为我解了铃
四、 我没有成为“四人帮”的忠实打手
五、 我和张春桥的一次通信
六、 赤贫生活是我灵魂的清洁剂
七、 我在文革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第八章 废墟上的思考
一、 “我的灵魂在一段时期内处在黑暗中”
二、 我看到了全部历史只有四个字:颠来倒去
三、 闻捷平反,曲曲折折
自序
四、 父母兄弟还在历史车轮下喘息
五、 谁该承受道德的压力
六、 我站在废墟上思考:何去何从啊
七、 长歌当哭,我开始倾诉痛苦
八、 《诗人之死》的命运怎样圆了我的“作家梦”
第一章 童年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自传·书信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