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丙甫(1947~),曾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

副标题:无

作   者:陆丙甫著

分类号:

ISBN:978753203019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核心推导语法》我国流行的句子分析法主要有两种: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结构主义的直接成分分析法。前者因为强调结构内中心词的作用,所以又称“中心词分析法”;而后者强调层次,又称“层次分析法”。《核心推导语法》从分析这两种分析法的得失出发,提出了一种兼顾核心和层次的“向心层次切分”分析法和有限多项式的“向心轨层”的语法结构观念。 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核心词在切分分析中的“定向”(确定切分深入的方向)、“定界”(确定切分的下限)作用,在本文的前半部,也对汉语语法中一些传统的基本问题,如复合词和短语的区分问题,词本位、短语本位和句本位问题,结构中核心的判断和内向、外向问题,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问题,词类问题等等,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由于向心轨层所规定的结构成分不会超过七个左右这一人类思维操作的广度限制,这种结构分析反映了人类语言结构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充分利用并受认知能力的制约。以此为出发点,《核心推导语法》也对语序共性、语序转换等现象进行了功能主义的解释。 《核心推导语法》的前半部,根据核心在切分分析中的“定向”(规定切分深入的方向)、“定界”(规定切分深入的下限)作用,也对汉语语法中一些传统的基本问题,如复合词和短语的区分问题,词本位、短语本位和句本位问题,结构中核心成分的判断和内向、外向问题,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问题,词类问题等等,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核心推导语法》的后半部,根据核心在结构分析中的“定义”(规定附加成分的句法身分)、“定位”(确定附加成分的句法位置)作用,以核心所定义的整体性(块)和内、外层为基础,对语序的变换进行了讨论。这些内容,也是形式学派的生成语法所讨论的基本现象。《核心推导语法》对这些现象提供了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从传统语法角度也较能理解的功能主义的分析、解释。这对于熟悉传统语法学而不理解形式语法的读者,提供了一条也许是比较方便的、理解形式语法的一些基本方法的途径。 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核心推导语法》的最后一章,又进而提出了一种取向于听话者的、动态的句法分析法--“同步组块分析”,它既不同于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中那种取向于听话者的、静态的语法分析,也不同于生成语法中那种取向于说话者的、动态的语法分析。同步组块也是对句法的结构难度加以数量化的一个尝试。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结构核心在结构分析中的规定作用
一 切分分析和关系分析
二 由核心导向的有限切分
三 从核心出发的关系推导
第二节 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
一 描写和解释
二 形式描写和功能解释
三 形式和功能的一致性
第三节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第四节 背景和基本内容
第一节 直接成分分析法
第二章 有限切分
第二节 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不足
一 两可、两难和应用价值问题
二 对语法结构内在关系的反映不充分
第三节 无限扩展的条件和有限切分
一 无限扩展的条件
二 向心切分的有限性
第四节 向心层次、轨层结构
第五节 限度为“七”左右的有限多项式
第六节 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的区别
一 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分属不同的切分流程
二 可能的自由扩展是句法结构的特征
三 词法成分和句法成分的等级归类的不同归靠方向
四 语法结构分类的三维取向
一 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第七节 从切分的角度比较几种语法分析
二 词本位、短语本位、块本位?
三 句本位
第三章 语法学中的“核心”概念
第一节 Bloomfield的等同性标准及其矛盾
第二节 语义标准
第三节 规定性、稳定性标准
第四节 转换生成语法中的核心
第五节 作为自然概念的核心
第六节 内向性的功能解释
第七节 内向性例外的各种情况
第八节 词类分析
一 词类的语义基础
二 分布原则的深化和词性的分化
第一节 核心是功能范畴的起点
第四章 作为坐标原点的核心词
第二节 多项式中核心的作用
第三节 从意义和形式两方面看核心的稳定性
第四节 轨层结构的语义基础
一 一些跨语言的比较
二 汉语定语的基本语序规律
第五节 核心作为相对静止点的数量表达
第五章 核心是结构体整体性的定义者
第一节 核心对移动范围的基本限制
第二节 “块”的整体性的定义
第三节 板块的封闭性和“孤岛”现象
第六章 语序变换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板块限制和轨层限制的数量效果
第二节 违背轨层限制的移动——大块外移、小块内移
第三节 违背板块限制的移动——整块拆散
第四节 移动的基本去向——外移和降落两端
第五节 自由变位和语序“链”的分化
一 主体链、辅助链
二 动词前置成分的链分化
第六节 特殊的移动——词块内移
第七章 转换和层面
第一节 转换
一 传统的宏观转换
二 转换语法中的微观转换
三 一个实例分析:无定短语的后移
第二节 主语问题
一 外层主语
二 里层主语
一 主语、主题的区分
第三节 主题问题
二 主题的来源
第四节 非主题化的成分前移和空语类的分化
第五节 六个生成层面
第八章 汉语句子结构和句型问题
第一节 句型和层面、轨层的关系
第二节 句子成分分布的四大位域
一 四大位域
二 否定词“不”的分布
三 一些词语的分布问题
四 定位推导和语序传递律
第三节 动词后置成分和基础句型
一 根据后置成分划分的基础句型
二 动词后置成分的等级划分
三 所谓VCO格式
第四节 具体句型试析
一 两种VOC“有”字句
二 关于作格动词
第九章 自然语言理解和同步组块
第一节 同步性动态分析
一 说话者、听话者角度和静态、动态描写
二 Yngve从说话者出发的同步分析
三 Hockett从听话者出发的同步分析
第二节 同步组块的基本过程
一 自然语言理解和摄前的语句听析描写
二 以节点数和时间量为基础的语句难度计量
三 同步组块和感知难度的计量
四 瞬时难度和平均难度作为一种基础量和原始数据
五 从同步组块看两分法和多分法
第三节 自然语言降低语句难度的策略
一 及时组块
二 大块前移
三 超前组块
四 不同策略的互补
第四节 组块计量的改进
一 自封闭和待封闭的区分
二 实词和虚词的算法分化
三 最表层的重组
附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陆丙甫(1947~),曾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