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知识经济ABC:我们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对策》对问题的叙述重在基本概念的阐述,许多理论问题都不求深入展开,但又给出一定的结论。编写的原则也是从概念到内涵,从内涵到外延,从外延到对策,直到将读者引导到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轨道,以利于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目录
第一章 知识与知识经济
1.1 知识经济和21世纪人类的抉择
一、知识经济与“第五次浪潮”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1.2 什么是知识
一、知识的分类
二、知识的发展
三、知识的获得
四、基础科学知识
1.3 什么是知识经济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二、关于知识经济的两种不同观点
三、知识经济的理论基础
四、知识经济的发展前景
1.4 知识经济的内涵
一、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为主导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是以网络化为载体的经济
三、知识经济是以商业周期淡化为特征的经济
四、知识经济是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经济
五、知识经济是全球竞争式经济
六、知识经济是更能体现价值观和个性化的经济
七、知识经济是无形资产的经济
第二章 知识经济的发展历史和背景
2.1 知识经济发展概述
2.2 《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报告对美国知识经济萌芽的促进作用
2.3 里根政府的“工业竞争研究委员会”对美国知识经济形成的基础作用
2.4 克林顿政府的《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等报告对美国知识经济初步形成的决定性作用
一、科技政策对美国知识经济形成的作用
二、科技投入对美国知识经济形成的作用
三、科技创新对美国知识经济形成的作用
四、人才培养对美国知识经济形成的作用
第三章 知识经济的外延和特征
3.1 知识经济的外延
一、知识经济与经济学
二、知识经济与信息
三、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
四、知识经济与教育
五、知识经济与传统文化
六、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
3.2 知识经济的特征
一、无限性
二、知识性
三、虚拟性
四、数字性
五、创新性
六、效益性
七、快捷性
3.3 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困惑与反思
3.4 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
第四章 知识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4.1 知识经济使美国进入经济鼎盛时代
一、信息产业成为“龙头”
二、高技术贸易呈顺差
三、金融体系完备强劲
四、基础设施完善健全
五、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六、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七、国家竞争力显著增强
八、科技力量重新整合
九、过分乐观潜伏下的危险
4.2 知识经济使发达国家经济进入黄金时代
4.3 美日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一、“技术经济”,美国落后于日本
二、“知识经济”,日本落后于美国
三、忽视知识经济付出的代价
四、对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第五章 世界各国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5.1 力量的转移和观念的更新
5.2 部分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占领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制高点的美国
二、从“研究政策”向“创新政策”过渡的德国
三、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振兴经济之本的日本
四、全面实施“技术预测创新战略计划”的英国
五、加大研究成果推广力度,创造经济增长点的法国
六、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澳大利亚
5.3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一、实施“跨世纪科技创新法规和计划”的韩国
二、建设“多媒体超级走廊”的马来西亚
三、发展成“科技岛”的台湾
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巴西
五、发展“以知识经济为本的工业”的新加坡
六、实施“通用战略研究计划”的以色列
七、以计算机软件为发展知识经济突破口的印度54世界各国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共同点
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二、加大R&D的投入
三、重视人才培养
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五、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第六章 中国知识经济面临的挑战
6.1 全球竞争的挑战
6.2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6.3 科技发展的挑战
6.4 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预测
6.5 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第七章 中国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7.1 开展知识经济战略研究,选准突破口
7.2 构架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7.3 科技投入的战略考虑
7.4 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协调发展
7.5 调整科学技术布局
7.6 传统产业的科技进步
7.7 转变政府职能
7.8 加强国际合作,培养跨世纪人才
7.9 弘扬科学精神,优化科研环境
第八章 实现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优先考虑的战略重点
8.1 农业与粮食
8.2 能源与资源
8.3 生态与环境
8.4 人口与健康
8.5 信息与通信
8.6 材料与制造技术
8.7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8.8 国防与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1.1 知识经济和21世纪人类的抉择
一、知识经济与“第五次浪潮”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1.2 什么是知识
一、知识的分类
二、知识的发展
三、知识的获得
四、基础科学知识
1.3 什么是知识经济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二、关于知识经济的两种不同观点
三、知识经济的理论基础
四、知识经济的发展前景
1.4 知识经济的内涵
一、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为主导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是以网络化为载体的经济
三、知识经济是以商业周期淡化为特征的经济
四、知识经济是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经济
五、知识经济是全球竞争式经济
六、知识经济是更能体现价值观和个性化的经济
七、知识经济是无形资产的经济
第二章 知识经济的发展历史和背景
2.1 知识经济发展概述
2.2 《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报告对美国知识经济萌芽的促进作用
2.3 里根政府的“工业竞争研究委员会”对美国知识经济形成的基础作用
2.4 克林顿政府的《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等报告对美国知识经济初步形成的决定性作用
一、科技政策对美国知识经济形成的作用
二、科技投入对美国知识经济形成的作用
三、科技创新对美国知识经济形成的作用
四、人才培养对美国知识经济形成的作用
第三章 知识经济的外延和特征
3.1 知识经济的外延
一、知识经济与经济学
二、知识经济与信息
三、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
四、知识经济与教育
五、知识经济与传统文化
六、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
3.2 知识经济的特征
一、无限性
二、知识性
三、虚拟性
四、数字性
五、创新性
六、效益性
七、快捷性
3.3 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困惑与反思
3.4 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
第四章 知识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4.1 知识经济使美国进入经济鼎盛时代
一、信息产业成为“龙头”
二、高技术贸易呈顺差
三、金融体系完备强劲
四、基础设施完善健全
五、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六、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七、国家竞争力显著增强
八、科技力量重新整合
九、过分乐观潜伏下的危险
4.2 知识经济使发达国家经济进入黄金时代
4.3 美日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一、“技术经济”,美国落后于日本
二、“知识经济”,日本落后于美国
三、忽视知识经济付出的代价
四、对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第五章 世界各国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5.1 力量的转移和观念的更新
5.2 部分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占领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制高点的美国
二、从“研究政策”向“创新政策”过渡的德国
三、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振兴经济之本的日本
四、全面实施“技术预测创新战略计划”的英国
五、加大研究成果推广力度,创造经济增长点的法国
六、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澳大利亚
5.3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一、实施“跨世纪科技创新法规和计划”的韩国
二、建设“多媒体超级走廊”的马来西亚
三、发展成“科技岛”的台湾
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巴西
五、发展“以知识经济为本的工业”的新加坡
六、实施“通用战略研究计划”的以色列
七、以计算机软件为发展知识经济突破口的印度54世界各国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共同点
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二、加大R&D的投入
三、重视人才培养
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五、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第六章 中国知识经济面临的挑战
6.1 全球竞争的挑战
6.2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6.3 科技发展的挑战
6.4 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预测
6.5 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第七章 中国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7.1 开展知识经济战略研究,选准突破口
7.2 构架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7.3 科技投入的战略考虑
7.4 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协调发展
7.5 调整科学技术布局
7.6 传统产业的科技进步
7.7 转变政府职能
7.8 加强国际合作,培养跨世纪人才
7.9 弘扬科学精神,优化科研环境
第八章 实现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优先考虑的战略重点
8.1 农业与粮食
8.2 能源与资源
8.3 生态与环境
8.4 人口与健康
8.5 信息与通信
8.6 材料与制造技术
8.7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8.8 国防与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ABC:我们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对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