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副标题:无

作   者:王兴亮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12108025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信道与噪声、模拟信号的调制与   解调、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信道复用与数字复接、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同步系统、差错控制编码、伪   随机序列及应用和数字调制新技术。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数字通信原   理和通信技术。    本书突出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和相近专业的特点,系统性强、内容编   排连贯;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对系统基本性能的物理意义解释   明确;强调通信新技术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   并附有适量的思考与练习题。本书参考学时60-80学时。    本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叙述深入浅出,层次分明,适用面宽,可作   为信息类本科各专业和高职高专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信息技术和其他相   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人共相关的科技人员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的发展
1.1.1 通信发展简史
1.1.2 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1.2 通信的概念
1.2.1 通信的定义
1.2.2 通信的分类
1.2.3 通信的方式
1.3 通信系统
1.3.1 通信系统的模型
1.3.2 模拟通信系统
1.3.3 数字通信系统
1.3.4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缺点
1.4 信息论基础
1.4.1 信息的度量
1.4.2 平均信息量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1 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5.2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
1.5.3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l

第2章 信道与噪声
2.1 信道的概念
2.1.1 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2.1.2 信道的模型
2.2 恒参信道及对所传信号的影响
2.3 变参信道及对所传信号的影响
2.3.1 多径效应的分析
2.3.2 变参信道特性的改善
2.4 信道内的噪声
2.5 通信中常见的几种噪声
2.6 信道容量
2.6.1 信号带宽
2.6.2 信道容量的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2

第3章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3.1 模拟信号的线性调制
3.1.1 常规双边带调制(.AM)
3.1.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B-sc)
3.1.3 单边带调制(sSB)
3.1.4 残留边带调制(VSB)
3.1.5 模拟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
3.1.6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2 模拟信号的非线性调制
3.2.1 基本概念
3.2.2 窄带调频(NBFM)
3.2.3 宽带调频(WBFM)
3.2.4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3.2.5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3 模拟调制方式的性能比较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3

第4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4.1 抽样定理
4.1.1 抽样的概念
4.1.2 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4.1.3 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4.2 模拟信号的脉冲调制
4.3 脉冲编码调制
4.3.1 量化
4.3.2 编码和译码
4.4 增量调制(△M)
4.4.1 简单增量调制
4.4.2 过载特性与动态范围
4.4.3 增量调制的抗噪声性能
4.5 改进型增量调制
4.5.1 总和增量调制(△-乏调制)
4.5.2 数字音节压扩自适应增量调制
4.5.3 数字音节压扩△-乏调制
4.6 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ADPCM)
4.6.1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FDPCM)
4.6.2 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ADPCM)
4.7 子带编码
4.8 参量编码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4

第5章 多路复用与数字复接
5.1 频分多路复用(FDM)
5.1.1 直接法FDM
5.1.2 复级法FDM
5.2 正交频分复用(OFDM)
5.2.1 OFDM的基本原理
5.2.2 基于FFT的OFDM系统组成
5.3 时分多路复用(TDM)
5.3.1 TDM基本原理
5.3.2 TDM信号的带宽及相关问题
5.3.3 TDM与FDM的比较
5.3.4 时分复用的PCM通信系统
5.3.5 PCM30/32路典型终端设备
5.3.6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FSDM)
5.4 波分多路复用(WDM)
5.5 码分多路复用(CDM)
5.6 多址通信技术
5.6.1 频分多址(FDMA)
5.6.2 时分多址(TDMA)
5.6.3 码分多址(CDMA)
5.7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5.7.1 数字复接的概念和方法
5.7.2 同步复接与异步复接
5.7.3 PCM高次群
5.8 同步数字体系(SDH)
5.8.1 SDH的基本概念
5.8.2 SDH的速率和帧结构
5.8.3 同步复用与映射方法
5.8.4 SDH设备应用原理
5.8.5 SDH自愈网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5

第6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6.1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
6.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6.2.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
6.2.2 码间串扰和噪声对误码的影响
6.2.3 基带传输系统的分析
6.2.4 码间串扰的消除
6.3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
6.3.1 理想基带传输系统
6.3.2 无码间串扰的等效特性
6.3.3 升余弦滚降传输特性
6.3.4 无码间串扰时噪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6.4 基带数字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
6.4.1 基带传输信道特性
6.4.2 再生中继系统
6.4.3 再生中继器
6.5 眼图
6.6 时域均衡
6.6.1 时域均衡原理
6.6.2 三抽头横向滤波器时域均衡
6.7 部分响应系统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6

第7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7.1.引言
7.2 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
7.2.1 一般原理与实现方法
7.2.2 2ASK信号的功率谱及带宽
7.2.3 2ASK信号的解调及系统误码率
7.3 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
7.3.1 一般原理与实现的方法
7.3.2 2FSK信号的功率谱及带宽
7.3.3 2FSK信号的解调及系统误码率
7.4 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
7.4.1 绝对相移和相对相移
7.4.2 2PSK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7.4.3 2DPsK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7.4.4 二进制相移信号的功率谱及带宽
7.5 多进制数字调制
7.5.1 多进制数字振幅键控(MASK)
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第9章 同步原理
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
第11章 伪随机序列及应用
第12章 数字调制新技术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