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辨章中医学术,考镜文献源流教材下篇为“历代中医文献源流”,按朝代介绍历代中医文献。先概述各朝代中医文献的特点,然后从中精选140多种历代重要*作,介绍其作者、内容、编撰特点、学术成就及版本流传。使研究生对历代中医文献源流及中医学的基本文献能有一系统了解,强固其文献功底,开拓其学术视野,以便他们在利用古今中医文献方面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好地开展中医学术与中医理论研究。
3.吸收新的成果,介绍新的方法教材注意反映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如新的出土文献、新的研究成果,并介绍近年来运用于中医文献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如多元统计、系统综述、数据挖掘、古籍数字化等,以弥补传统文献研究办法之不足。
目录
导论
一、文献与中医文献
二、文献学与中医文献学
三、学习《中医文献学》的目的与意义
上篇 中医文献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中医古代文献的命名、体式与载体形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医古代文献的命名
一、摘字命名法
二、以义命名法
第三节 中医古代文献的体式
一、中医古代文献的编撰方式
二、中医古代文献的体裁
第四节 中医古代文献的载体和形制
一、甲骨
二、金石
三、简帛
四、纸
第二章 中医文献的目录
第一节 概述
一、目录与目录学
二、目录学的意义
第二节 目录的结构、类型与图书分类
一、目录的结构
二、目录的类型
三、目录的图书分类
第三节 中医专科目录
一、中医目录的源流
二、常用中医目录
第四节 综合性目录
第三章 中医文献的版本
第一节 概述
一、版本释义
二、版本学的功用
第二节 古籍版本的版式
一、外观款式
二、内页版式
第三节 中医古籍版本的类别
一、历代刻本
二、抄本概述
第四节 中医古籍版本的鉴定
一、版本形式
二、书籍内容
三、前人研究成果
第五节 中医善本的概念与版本的利用
一、善本的概念及划分标准
二、中医古籍善本
三、善本书目
第四章 中医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概述
一、校勘
二、校勘学
三、中医文献校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中医文献校勘的对象
一、错误性异文
二、非错误性异文
三、难以判定是非的异文
第三节 中医文献校勘的程序与方法
一、中医文献校勘的程序
二、中医文献校勘的方法
第四节 校勘成果的处理
一、出校原则
二、出校的基本方法
三、校勘记的撰写
第五章 中医文献的注释
第六章 中医文献的考证、辨伪与辑佚
第七章 中医文献现代研究方法
第八章 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实践
下篇 历代中医文献源流
第九章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文献
第十章 晋唐时期的中医文献
第十一章 宋金元时期的中医文献
第十二章 明代的中医文献
第十三章 清代的中医文献
第十四章 近百年的中医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