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伴随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沙尘暴,酸雨等跨国界区域坏境问题日益凸显,引发各国关注。 “区域环境治理”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区域内的国家、国际组织等基于各自利益,通过合作博弈,设计相关治理机制,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区域大国,其环境利益与区域环境利益休戚相关。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环境治理,设计治理机制,以促进地区和谐发展。
本书从环境经济的研究背景出发,立足中国,构建“区域坏境治理”理论框架,展开对治理博弈和机制设计的理论分析。结合区域环境治理实践,进行案例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契合中国环境利益,有助于增强中国“区域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的对策。
本书可供环境管理和国际关系类专业师生选用,也可供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及科研机构人员阅读。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现有理论解释
1.3 相关研究方法
1.4 研究假设与研究路径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区域环境公共产品
2.1 区域环境公共产品
2.2 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需求
2.3 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
第3章 区域环境治理
3.1 区域环境治理
3.2 区域环境治理机制
3.3 环境利益:国家与区域
3.4 区域环境治理的合作与博弈
3.5 区域环境治理机制设计
第4章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一——双层博弈治理
4.1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一——治理主体
4.2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一——双层博弈治理
4.3 双层博弈治理机制设计
第5章 区域环境治理机制模式一
案例:东亚酸雨治理机制
5.1 东亚酸雨问题及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
5.2 东亚酸雨治理的双层博弈
5.3 东亚酸雨治理机制设计
5.4 中国参与东亚酸雨治理机制的利益与对策
第6章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二——三层博弈治理
6.1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二——治理结构
6.2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二——三层博弈治理
6.3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二——机制设计
第7章 区域环境治理机制模式二
案例: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治理机制
7.1 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
7.2 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治理
7.3 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治理机制设计
第8章 区域环境治理制度变迁
8.1 制度变迁理论
8.2 区域环境治理制度变迁
8.3 东北亚沙尘暴治理机制中的制度变迁
第9章 结论
9.1 研究综述
9.2 总结
9.3 研究应用价值
9.4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
1.2 现有理论解释
1.3 相关研究方法
1.4 研究假设与研究路径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区域环境公共产品
2.1 区域环境公共产品
2.2 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需求
2.3 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
第3章 区域环境治理
3.1 区域环境治理
3.2 区域环境治理机制
3.3 环境利益:国家与区域
3.4 区域环境治理的合作与博弈
3.5 区域环境治理机制设计
第4章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一——双层博弈治理
4.1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一——治理主体
4.2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一——双层博弈治理
4.3 双层博弈治理机制设计
第5章 区域环境治理机制模式一
案例:东亚酸雨治理机制
5.1 东亚酸雨问题及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
5.2 东亚酸雨治理的双层博弈
5.3 东亚酸雨治理机制设计
5.4 中国参与东亚酸雨治理机制的利益与对策
第6章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二——三层博弈治理
6.1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二——治理结构
6.2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二——三层博弈治理
6.3 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二——机制设计
第7章 区域环境治理机制模式二
案例: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治理机制
7.1 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
7.2 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治理
7.3 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治理机制设计
第8章 区域环境治理制度变迁
8.1 制度变迁理论
8.2 区域环境治理制度变迁
8.3 东北亚沙尘暴治理机制中的制度变迁
第9章 结论
9.1 研究综述
9.2 总结
9.3 研究应用价值
9.4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区域环境治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