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副标题:无

作   者:张玲著

分类号:

ISBN:978731304894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内容提要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紧紧地扭结在一起,领略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和发展史, 不能不深入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1926~1935年间是一段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共产国际受联共(布)党内高度集权、个人 崇拜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组织上日益集权、政治路线日益“左”倾。基于上述 因素,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国情判断虽不乏有正确之处,但由于遥控指挥及对中国国情理解的 偏差,它制定的对华政策使中国共产党错误层出,连续出现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及瞿秋白、 李立三和王明的“左”倾错误。 本书细致的分析,可以很好地解释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如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 书记处和联共(布)中央怎样对中国共产党施加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如何贯彻执行共产国 际及联共(布)中央的政策?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犯错误的内在动因何在?本书均可提供翔实 的资料佐证。 更多>>

目录

  绪论
   一、研究时限的界定
   二、研究的缘起
   三、研究的价值
  第一章 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的失败
   一、共产国际的机会主义政策,使中共成为民主联合阵线的附庸
   二、联共阵线沦为联共(布)中央权力斗争的工具
   三、共产国际在被动中放弃联合阵线
  第二章 共产国际的进攻理论与中共“左”倾错误
   一、斯大林的“三阶段”论是中共进攻理论的来源
   二、“进攻理论”导致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三、“第三时期”理论与中共的“左”倾错误
  第三章 共产国际“孤立中间势力”政策与中共“左”倾关门主义
   一、联共(布)的“左”倾及对共产国际的影响
   二、共产国际与中共“左”倾关门主义
  第四章 共产国际的“布尔什维克化”方针及对中共的影响
   一、“布尔什维克化”方针的提出及演变
   二、“布尔什维克化”方针对中共的影响
   三、中国“布尔什维克化”运动再评价
  第五章 革命和谐乐章之探源
   一、没能理顺中国革命与国际主义、苏联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错误频频的关键因素
   二、不成熟时期党的领导人“只唯上”“不唯实”,是不容忽视的主观原因
   三、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历久弥新的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