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exts

副标题:无

作   者:彭宣维著

分类号:

ISBN:978781046768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系统功能语法和汉语研究——代序   前言   0.导引:理论框架与对比范围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语篇范畴及其次范畴   1.英汉语信息功能对比   第一章 英汉语的主位系统   第二章 英汉语的主题系统   第三章 英汉语的信息结构及信息成分在语篇中的分布   2.英汉语人际功能对比   第一章 语篇的情态、语气功能   第二章 英汉语的权势关系功能   第三章 英汉语的美学功能   3.英汉语概念功能对比   第一章 小句的过程及体现过程的事件词   第二章 小句过程的环境成分及其结构组合   第三章 英汉语的小句复合体——兼及句群对比   ……   参考文献

目录

目录
0.1.2.1 音系·句法·句义单元:对侯易模式的初步修正
2.3.1 词组/短语的语体意义
2.3.2 小句与小句复合体的语体意义
第四节 实例分析:英语语体成分网络关系
2.4.1 语料分析
2.4.2 语体网络
第五节 实例分析:汉语语体成分网络关系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英汉语的美学功能
第一节 引言:定义
第二节 语音系统中美感产生的基本条件
0.1.2.2 实体、语用策略、情景和社会交往:对侯易语言模型的再一次改造
3.2.1 音位与音位配列
3.2.2 英语的重音和汉语的声调
第三节 音变
第四节 节奏
3.4.1 英汉语格律诗中的节奏和韵律
3.4.2 英汉语散文中的节奏和韵律
3.4.3 声调群长短组织的美学特征——语篇的节奏
第五节 小结
3. 英汉语概念功能对比
第一章 小句的过程及体现过程的事件词
0.1.2.3 语言与文化体系
第一节 小句的物质过程
1.1.1 英汉语物质过程的意义
1.1.2 体现物质过程的典型事件词
第二节 小句的心理过程
1.2.1 感知类
1.2.2 情感类
1.2.3 认知类
第三节 小句的关系过程
1.3.1 内包类
1.3.2 环境型
0.1.3 语言新模式简图
1.3.3 属有型
第四节 小句的行为过程
第五节 小句的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1.5.1 言语过程
1.5.2 存在过程
第六节 小句的其他参加者——受益者和范围
1.6.1 受益者
1.6.2 范围
第七节 动词词组及其结构组合
第八节 小结
第二节 语篇范畴及其次范畴
第二章 小句过程的环境成分及其结构组合
第一节 环境的意义
第二节 英汉语时、空环境的意义
第三节 方式
第四节 起因
第五节 意外、伴随、角色、事情和角度
第六节 体现环境意义的主要成分之一——副词词组及其结构组合
第七节 体现环境意义的主要成分之二——介词短语及其结构组合
第八节 小结
第三章 英汉语的小句复合体——兼及句群对比
0.2.1 语篇信息功能的体现:主题、信息与衔接
第一节 小句复合体的意义和类别
第二节 详述的意义及其英汉对比
3.2.1 联合详述(1=2)
3.2.2 主从详述(α=β)
第三节 延伸的意义及其英汉对比
3.3.1 联合延伸(1+2)
3.3.2 主从延伸(α+β)
第四节 增强的意义及其英汉对比
3.4.1 联合增强(1×2)
3.4.2 主从增强(α×β)
0.2.2 语篇人际功能:情态语气组织、语体和美学风格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英汉语的语篇组织
第一节 句法单位的语篇组织
第二节 语篇中过程类别的分布
4.2.1 过程类别的切分处理
4.2.2 语料中过程类别的错位情况分析和对比
4.2.3 过程类别与语类的关系
第三节 语篇的组织方式
4.3.1 英汉语主从复句的组织对比
4.3.2 英汉复句的层次关系对比
0.2.3 语篇的概念功能
4.3.3 英汉语篇中的语态体现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1. 英汉语信息功能对比
第一章 英汉语的主位系统
系统功能语法和汉语研究——代序
第一节 主位的定义
第二节 小句的主位
1.2.1 一般小句结构中的主位
1.2.2 英语it+be与汉语相关结构
第三节 情态、语气和主位
1.3.1 与主位选择有关的情态成分
1.3.2 主位和语气
1.3.2.1 陈述句中的主位
1.3.2.2 疑问句中的主位
1.3.2.3 祈使句中的主位
前言
第四节 语态和主位
1.4.1 语态的意义和小句的主位化
1.4.2 主位化和中动语态
1.4.3 主位化和主动语态
1.4.4 主位化和被动语态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英汉语的主题系统
第一节 引言:主位和主题
第二节 主题与小句和复句
2.2.1 主题与小句
0.导引: 理论框架与对比范围
2.2.1.1 主题与一般小句
2.2.1.2 主题和投射句
2.2.1.3 主题和嵌入句
2.2.2 主题与复句
2.2.2.1 主题与详述
2.2.2.2 主题与延伸和增强
第三节 主题与句群和段落
2.3.1 主题与句群
2.3.2 主题与段落
第四节 英汉语的主题类别
第一节 理论基础
2.4.1 英汉语的中心主题和非中心主题
2.4.2 背景主题
2.4.3 非背景主题的发展
2.4.4 局部中心主题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英汉语的信息结构及信息成分在语篇中的分布
第一节 信息单位和信息焦点
3.1.1 信息单位
3.1.2 信息焦点
第二节 已知信息和新信息
0.1.1 沿革小引与问题的提出
3.2.1 信息价值和声调群
3.2.2 信息价值和语序
第三节 信息价值和语用修辞方式
3.3.1 排比与信息分布
3.3.2 对比与信息分布
3.3.3 省略、替代与信息
第四节 信息价值的分级意义及其在语篇组织中的作用
3.4.1 信息价值的分级意义
3.4.2 已知成分在语篇发展中的作用
3.4.2.1 已知信息的支点作用
0.1.1.1 韩礼德的语言模式及其局限
3.4.2.2 信息成分在语篇中的组织
第五节 实例分析:信息成分在语篇中的分布
第六节 小结
2. 英汉语人际功能对比
第一章 语篇的情态、语气功能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词汇的情态语气意义
1.2.1 英语的情态定式动词和汉语的能愿动词
1.2.2 语气附加语
1.2.3 评论附加语
0.1.1.2 侯易的改进及其局限
1.2.4 英汉语的情态名词、情态实义动词和情态形容词
第三节 词组/短语和小句的语气功能
1.3.1 词组/短语的语气功能
1.3.1.1 词组/短语的语气功能:主语
1.3.1.2 跨词组/短语的语气成分
1.3.2 小句的语气功能
1.3.2.1 疑问句:疑问语气
1.3.2.2 陈述句:陈述语气
1.3.2.3 祈使句:祈使语气
第四节 情态语气成分和语篇组织
0.1.2 语言维度:对侯易模式的修正
1.4.1 英汉语情态语气成分和语类的关系
1.4.1.1 横向比较:英语的情态动词和汉语的能愿动词
1.4.1.2 语类和情态语气成分的关系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英汉语的权势关系功能
第一节 导引:语体成分
第二节 英汉语的语体成分对比:词汇
2.2.1 英汉语词汇的语体意义:专业词汇
2.2.2 英汉语非专业词汇的语体意义
第三节 英汉语的其他语体成分
R-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ext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