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介绍了SOC型C8051F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定时器、多种串行端口、中断系统、A/D模块、D/A模块、单片机的开发环境及应用等内容。在各章中对关键性内容都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同时还安排了思考与练习,有利于读者对所述内容的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
本书的特点是深入浅出、阐述清晰、编排合理、例题适当,适于自学和入门。
本书既可作为大专院校单片机课程教材,又可作为科技人员学习开发单片机的参考书,还可作为C8051F系列单片机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c8051f系列单片机简介
1.1.1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诞生
1.1.2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组成
1.1.3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1.2 c8051f系列单片机分类
1.2.1 通用型
1.2.2 超微型
1.2.3 can型
1.2.4 精确ad型
1.2.5 usb型
1.2.6 高速型
第2章 c8051f单片机结构及原理
2.1 c8051f的cip-51内核
2.1.1 cip-51内核的组成及结构
2.1.2 cip-51内核的特点
2.1.3 cip-51内核的基本部件
2.2 c8051f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2.2.1 c8051f02x单片机的组成与结构
2.2.2 引脚定义及功能
.2.2.3 c8051f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2.2.4 c8051f单片机的电特性
2.3 存储器
2.3.1 存储器结构和地址空间
2.3.2 程序存储器
2.3.3 数据存储器
2.3.4 专用寄存器sfr
2.4 时钟管理系统
2.4.1 cpu时序及有关概念
2.4.2 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2.4.3 内部振荡器
2.4.4 外部振荡器
2.5 复位电路和复位源
2.5.1 复位电路
2.5.2 复位源寄存器
2.5.3 上电复位
2.5.4 掉电复位
2.5.5 外部复位
2.5.6 软件强制复位
2.5.7 时钟失效检测器复位
2.5.8 比较器0复位
2.5.9 外部cnvstr引脚复位
2.5.10 看门狗定时器(wdt)复位
2.6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方式
2.6.1 电源管理方式简介
2.6.2 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
2.6.3 待机方式
2.6.4 停机方式
2.6.5 降低频率和电压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
3.1 指令系统简介
3.2 寻址方式
3.2.1 符号约定
3.2.2 寻址方式说明
3.3 指令系统分类介绍
3.3.1 数据传送类指令
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
3.3.3 逻辑操作类指令
3.3.4 控制转移类指令
3.3.5 位操作类指令
3.4 汇编语言程序
3.4.1 程序设计语言
3.4.2 汇编语言规范
3.4.3 汇编语言的一般编写格式
3.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3.5 c语言程序
3.5.1 c语言的主要优点
3.5.2 c语言使用的工具
3.5.3 c51与c语言的主要不同点
3.5.4 c51编程实例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输入输出端口
4.1 输入输出端口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4.1.1 输入输出端口的基本结构
4.1.2 低输入输出端口功能与原理
4.1.3 输入输出引脚的电气特性
4.2 低端口的配置寄存器
4.2.1 输入输出端口功能选择寄存器
4.2.2 输入输出端口输出方式寄存器
4.2.3 输入输出端口数据寄存器
4.2.4 中断标志寄存器p31f
4.3 低端口的配置
4.3.1 低端口的引脚分配
4.3.2 配置端口引脚的输出方式
4.3.3 配置端口引脚为数字输入
4.3.4 配置端口1的引脚为模拟输入
4.3.5 外部存储器接口引脚分配
4.3.6 低端口配置与应用举例
4.4 高端口(p4~p7)的配置
4.4.1 高端口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4.4.2 高端口的配置
4.4.3 高端口应用举例
4.5 外部数据存储器接口
4.5.1 外部存储器接口的寄存器
4.5.2 配置外部存储器接口的方法
4.5.3 复用和非复用选择
4.5;4 存储器模式
4.5.5 xram的寻址方法
4.5.6 c8051f的时序
4.5.7 扩展并行ram举例
4.6 其他型号的输入输出端口
4.6.1 输入输出端口的基本结构
4.6.2 端口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4.6.3 输入输出端口的配置
4.6.4 输入输出端口应用举例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定时/计数器
5.1 定时/计数器概述
5.1.1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5.1.2 定时器时钟控制寄存器
5.1.3 定时器的工作方式
5.2 定时/计数器t0、t1概述
5.2.1 定时/计数器t0、t1的结构与原理
5.2.2 定时/计数器的寄存器
5.2.3 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化
5.3 定时/计数器t0、t1的工作方式
5.3.1 方式0
5.3.2 方式1
5.3.3 方式2
5.3.4 方式3
5.3.5 定时/计数器初值的确定方法
5.3.6 定时器t0、t1应用举例
5.4 定时/计数器t2
5.4.1 t2的寄存器
5.4.2 t2的工作方式
5.4.3 应用例题
5.5 定时器t3
5.5.1 t3的工作原理
5.5.2 定时器3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5.5.3 定时器3的工作方式
5.6 定时器t4
5.6.1 t4的寄存器
5.6.2 t4的工作方式
5.7 可编程计数器阵列
5.7.1 pca计数/定时器的结构与原理
5.7.2 pca的特殊工作寄存器
5.7.3 pca捕捉/比较模块的工作方式
5.7.4 pca的中断
5.7.5 pca应用举例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中断系统
6.1 概述
6.1.1 中断的概念
6.1.2 引进中断技术的优点
6.1.3 中断源
6.1.4 中断系统的功能
6.2 c8051f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6.2.1 中断源及中断向量(中断入口)
6.2.2 中断控制寄存器
6.2.3 中断标志
6.2.4 中断优先级设定
6.3 中断处理过程
6.3.1 中断响应
6.3.2 中断处理
6.3.3 中断返回
6.3.4 中断响应时间
6.4 中断程序的设计与应用
6.4.1 中断程序的一般设计方法
6.4.2 中断程序应用举例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uart串行接口
7.1 串行通信概述
7.1.1 异步通信简介
7.1.2 串行通信方式
7.2 c8051f的uart串行口简介
7.2.1 串行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7.2.2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7.2.3 c8051f的帧格式
7.2.4 波特率的设置
7.3 串行通信工作方式
7.3.1 方式0
7.3.2 方式1
7.3.3 方式2和方式3
7.3.4 多机通信
7.3.5 增强型uart多机通信
7.3.6 错误检测
7.4 串行口应用举例
7.4.1 用串行口扩展输入/输出端口
7.4.2 用串行口进行异步通信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spi串行接口
8.1 spi串行接口简介
8.1.1 spi串行接口的特点
8.1.2 spi串行接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8.1.3 引脚信号说明
8.1.4 spi串行接口特殊功能寄存器
8.2 spi的串行通信
8.2.1 工作方式
8.2.2 串行时钟
8.2.3 spi的系统配置
8.2.4 错误标志及处理
8.3 spi串行接口应用举例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smbus串行总线
9.1 smbus串行通信概述
9.1.1 smbus串行通信的特点
9.1.2 smbus总线串行接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9.1.3 smbus总线传输时序
9.1.4 smbus传输协议
9.2 smbus特殊功能寄存器[2]
9.2.1 控制寄存器smbocn
9.2.2 时钟速率寄存器smbocr
9.2.3 数据寄存器smbodat
9.2.4 地址寄存器smboadr
9.2.5 状态寄存器smbosta
9.3 smbus串行通信方式
9.3.1 主发送方式
9.3.2 主接收方式
9.3.3 从发送方式
9.3.4 从接收方式
9.4 smbus总线应用举例
9.4.1 at24cxx系列eeprom简介
9.4.2 smbus应用实例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c8051f的模/数与数/模转换器
10.1 模/数转换概述
10.1.1 模/数转换的主要技术指标
10.1.2 c8051f系列单片机模/数转换的主要特点和技术指标
10.1.3 模/数转换模块的结构与原理
10.2 模/数转换寄存器
10.2.1 10/12位的adc0特殊功能寄存器
10.2.2 8位adc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10.3 模/数转换的工作方式及应用
10.3.1 12/10位adc的工作方式[2]
10.3.2 8位adcl的工作方式
10.3.3 数据存放形式
10.3.4 adc可编程越限检测器
10.3.5 adc的建立时间[2]
10.3.6 模/数转换应用举例
10.4 数/模转换
10.4.1 数/模转换的主要技术指标
10.4.2 dac的结构及原理
10.4.3 数/模转换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10.4.4 数/模转换的输出更新方式
10.4.5 数/模转换应用举例
10.5 电压基准
10.5.1 电压基准电路结构及原理[2]
10.5.2 电压基准的设置
10.5.3 adc的外部电压基准设置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开发环境和开发方法简介
11.1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11.1.1 silabside的主要优点
11.1.2 silabside的工作原理
11.1.3 c8051f的开发套件
11.1.4 开发环境的安装
11.2 silabside操作指南
11.2.1 silabside主界面
11.2.2 silabside操作步骤
11.2.3 silabside的特殊功能
11.3 silabside的配置向导
11.3.1 配置向导简介
11.3.2 配置向导的方法
11.4 调试应用实例
附录1 c8051f指令表
附录2 c8051f单片机选型表
参考文献
1.1 c8051f系列单片机简介
1.1.1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诞生
1.1.2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组成
1.1.3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1.2 c8051f系列单片机分类
1.2.1 通用型
1.2.2 超微型
1.2.3 can型
1.2.4 精确ad型
1.2.5 usb型
1.2.6 高速型
第2章 c8051f单片机结构及原理
2.1 c8051f的cip-51内核
2.1.1 cip-51内核的组成及结构
2.1.2 cip-51内核的特点
2.1.3 cip-51内核的基本部件
2.2 c8051f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2.2.1 c8051f02x单片机的组成与结构
2.2.2 引脚定义及功能
.2.2.3 c8051f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2.2.4 c8051f单片机的电特性
2.3 存储器
2.3.1 存储器结构和地址空间
2.3.2 程序存储器
2.3.3 数据存储器
2.3.4 专用寄存器sfr
2.4 时钟管理系统
2.4.1 cpu时序及有关概念
2.4.2 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2.4.3 内部振荡器
2.4.4 外部振荡器
2.5 复位电路和复位源
2.5.1 复位电路
2.5.2 复位源寄存器
2.5.3 上电复位
2.5.4 掉电复位
2.5.5 外部复位
2.5.6 软件强制复位
2.5.7 时钟失效检测器复位
2.5.8 比较器0复位
2.5.9 外部cnvstr引脚复位
2.5.10 看门狗定时器(wdt)复位
2.6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方式
2.6.1 电源管理方式简介
2.6.2 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
2.6.3 待机方式
2.6.4 停机方式
2.6.5 降低频率和电压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
3.1 指令系统简介
3.2 寻址方式
3.2.1 符号约定
3.2.2 寻址方式说明
3.3 指令系统分类介绍
3.3.1 数据传送类指令
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
3.3.3 逻辑操作类指令
3.3.4 控制转移类指令
3.3.5 位操作类指令
3.4 汇编语言程序
3.4.1 程序设计语言
3.4.2 汇编语言规范
3.4.3 汇编语言的一般编写格式
3.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3.5 c语言程序
3.5.1 c语言的主要优点
3.5.2 c语言使用的工具
3.5.3 c51与c语言的主要不同点
3.5.4 c51编程实例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输入输出端口
4.1 输入输出端口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4.1.1 输入输出端口的基本结构
4.1.2 低输入输出端口功能与原理
4.1.3 输入输出引脚的电气特性
4.2 低端口的配置寄存器
4.2.1 输入输出端口功能选择寄存器
4.2.2 输入输出端口输出方式寄存器
4.2.3 输入输出端口数据寄存器
4.2.4 中断标志寄存器p31f
4.3 低端口的配置
4.3.1 低端口的引脚分配
4.3.2 配置端口引脚的输出方式
4.3.3 配置端口引脚为数字输入
4.3.4 配置端口1的引脚为模拟输入
4.3.5 外部存储器接口引脚分配
4.3.6 低端口配置与应用举例
4.4 高端口(p4~p7)的配置
4.4.1 高端口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4.4.2 高端口的配置
4.4.3 高端口应用举例
4.5 外部数据存储器接口
4.5.1 外部存储器接口的寄存器
4.5.2 配置外部存储器接口的方法
4.5.3 复用和非复用选择
4.5;4 存储器模式
4.5.5 xram的寻址方法
4.5.6 c8051f的时序
4.5.7 扩展并行ram举例
4.6 其他型号的输入输出端口
4.6.1 输入输出端口的基本结构
4.6.2 端口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4.6.3 输入输出端口的配置
4.6.4 输入输出端口应用举例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定时/计数器
5.1 定时/计数器概述
5.1.1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5.1.2 定时器时钟控制寄存器
5.1.3 定时器的工作方式
5.2 定时/计数器t0、t1概述
5.2.1 定时/计数器t0、t1的结构与原理
5.2.2 定时/计数器的寄存器
5.2.3 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化
5.3 定时/计数器t0、t1的工作方式
5.3.1 方式0
5.3.2 方式1
5.3.3 方式2
5.3.4 方式3
5.3.5 定时/计数器初值的确定方法
5.3.6 定时器t0、t1应用举例
5.4 定时/计数器t2
5.4.1 t2的寄存器
5.4.2 t2的工作方式
5.4.3 应用例题
5.5 定时器t3
5.5.1 t3的工作原理
5.5.2 定时器3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5.5.3 定时器3的工作方式
5.6 定时器t4
5.6.1 t4的寄存器
5.6.2 t4的工作方式
5.7 可编程计数器阵列
5.7.1 pca计数/定时器的结构与原理
5.7.2 pca的特殊工作寄存器
5.7.3 pca捕捉/比较模块的工作方式
5.7.4 pca的中断
5.7.5 pca应用举例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中断系统
6.1 概述
6.1.1 中断的概念
6.1.2 引进中断技术的优点
6.1.3 中断源
6.1.4 中断系统的功能
6.2 c8051f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6.2.1 中断源及中断向量(中断入口)
6.2.2 中断控制寄存器
6.2.3 中断标志
6.2.4 中断优先级设定
6.3 中断处理过程
6.3.1 中断响应
6.3.2 中断处理
6.3.3 中断返回
6.3.4 中断响应时间
6.4 中断程序的设计与应用
6.4.1 中断程序的一般设计方法
6.4.2 中断程序应用举例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uart串行接口
7.1 串行通信概述
7.1.1 异步通信简介
7.1.2 串行通信方式
7.2 c8051f的uart串行口简介
7.2.1 串行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7.2.2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7.2.3 c8051f的帧格式
7.2.4 波特率的设置
7.3 串行通信工作方式
7.3.1 方式0
7.3.2 方式1
7.3.3 方式2和方式3
7.3.4 多机通信
7.3.5 增强型uart多机通信
7.3.6 错误检测
7.4 串行口应用举例
7.4.1 用串行口扩展输入/输出端口
7.4.2 用串行口进行异步通信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spi串行接口
8.1 spi串行接口简介
8.1.1 spi串行接口的特点
8.1.2 spi串行接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8.1.3 引脚信号说明
8.1.4 spi串行接口特殊功能寄存器
8.2 spi的串行通信
8.2.1 工作方式
8.2.2 串行时钟
8.2.3 spi的系统配置
8.2.4 错误标志及处理
8.3 spi串行接口应用举例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smbus串行总线
9.1 smbus串行通信概述
9.1.1 smbus串行通信的特点
9.1.2 smbus总线串行接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9.1.3 smbus总线传输时序
9.1.4 smbus传输协议
9.2 smbus特殊功能寄存器[2]
9.2.1 控制寄存器smbocn
9.2.2 时钟速率寄存器smbocr
9.2.3 数据寄存器smbodat
9.2.4 地址寄存器smboadr
9.2.5 状态寄存器smbosta
9.3 smbus串行通信方式
9.3.1 主发送方式
9.3.2 主接收方式
9.3.3 从发送方式
9.3.4 从接收方式
9.4 smbus总线应用举例
9.4.1 at24cxx系列eeprom简介
9.4.2 smbus应用实例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c8051f的模/数与数/模转换器
10.1 模/数转换概述
10.1.1 模/数转换的主要技术指标
10.1.2 c8051f系列单片机模/数转换的主要特点和技术指标
10.1.3 模/数转换模块的结构与原理
10.2 模/数转换寄存器
10.2.1 10/12位的adc0特殊功能寄存器
10.2.2 8位adc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10.3 模/数转换的工作方式及应用
10.3.1 12/10位adc的工作方式[2]
10.3.2 8位adcl的工作方式
10.3.3 数据存放形式
10.3.4 adc可编程越限检测器
10.3.5 adc的建立时间[2]
10.3.6 模/数转换应用举例
10.4 数/模转换
10.4.1 数/模转换的主要技术指标
10.4.2 dac的结构及原理
10.4.3 数/模转换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10.4.4 数/模转换的输出更新方式
10.4.5 数/模转换应用举例
10.5 电压基准
10.5.1 电压基准电路结构及原理[2]
10.5.2 电压基准的设置
10.5.3 adc的外部电压基准设置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开发环境和开发方法简介
11.1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11.1.1 silabside的主要优点
11.1.2 silabside的工作原理
11.1.3 c8051f的开发套件
11.1.4 开发环境的安装
11.2 silabside操作指南
11.2.1 silabside主界面
11.2.2 silabside操作步骤
11.2.3 silabside的特殊功能
11.3 silabside的配置向导
11.3.1 配置向导简介
11.3.2 配置向导的方法
11.4 调试应用实例
附录1 c8051f指令表
附录2 c8051f单片机选型表
参考文献
C8051F系列SO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