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是一本“语言学概论”教材。它介绍人类语言的基本理论,内容涉及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语言的发展和建设,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语言研究的历史和方法,语言调查,语言学评论,语言学论文写作和阅读文献。
本教材1995年出版以来,不断进行修订。它受到同行专家好评,被认为具有时代特色,全面吸收和消化了新的语言学成果。被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新体系,具有启发性的新方法,具有趣味性的新风格,特别是注重语言普遍理论和中国语言实际的结合。
本教材全面实验汉语词式书写,得到80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均教授的肯定。
这本《语言理论》教材,除了用于语言专业的语言学概论课程,还可以作为语言和汉语修养或者语言和汉语理论教材,用于新闻、文秘、法律、艺术、信息等专业的相关课程。 更多>>
目录
目录
序言
1 语言学
1.1 语言学概说
1.1.1 语言学的性质
1.1.2 语言学的作用
1.1.3 语言学的类型
1.1.4 语言学的教学
1.2 语言学的历史
1.2.1 语言学历史概说
1.2.2 传统语言学
1.2.3 历史比较语言学
1.2.4 结构语言学
1.2.5 生成语言学
1.2.6 解释语言学
1.2.7 边缘语言学
1.2.8 赵元庄等语言学家
1.3 语言调查
1.3.1 语言调查概说
1.3.2 语言的社会调查
1.3.3 语言的田野调查
1.4 语言学评论
1.4.1 语言学评论的作用
1.4.2 语言学评论的原则
1.4.3 语言学评论的内容
2 语言
2.1 语言是人类的标志
2.1.1 人类有几千种语言
2.1.2 人类是语言动物
2.2 语言是重要的信息工具
2.2.1 语言的功能
2.2.2 思维功能
2.2.3 交际功能
2.2.4 文化功能
2.3 语言是通用的符号
2.3.1 词是语言基本的符号实体单位
2.3.2 任意性和强制性
2.3.3 价值性和理据性
2.3.4 线条性和层次性
2.4 语言是符号的系统
2.4.1 语言系统
2.4.2 语言和言语
2.4.3 口语和书面语
2.4.4 共时关系和历时关系
2.4.5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2.4.6 类推和例外
2.4.7 信息剩余和信息紧缺
2.4.8 系统封闭和系统开放
2.5 语言的分类和分布
2.5.1 语言的结构分类
2.5.2 语言的亲属分类
2.5.3 中国语言的概况
2.5.4 世界语言的分布
3 语音
3.1 语音是语言的听觉形式
3.1.1 语音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3.1.2 语音的物理性质
3.1.3 语音的生理性质
3.1.4 语音的心理性质
3.2 音素
3.2.1 音素和音标
3.2.2 国际音标
3.2.3 音征
3.2.4 元音和音高
3.2.5 辅音
3.3 音位
3.3.1 音位和音位变体
3.3.2 对立
3.3.3 互混和自由变体
3.3.4 互补和条件变体
3.3.5 非音质音位
3.4 音位系统
3.4.1 音位归纳的原则
3.4.2 音位归纳的相对性
3.4.3 音位系统举例
3.5 语音系统
3.5.1 语音系统的内容
3.5.2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单位
3.5.3 语调
3.5.4 语流音变和语素音变
4 文字
4.1 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
4.1.1 文字学属于语言学
4.1.2 文字记录口语
4.1.3 文字不是书面语
4.2 文字的类型
4.2.1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4.2.2 语素文字
4.2.3 音节文字
4.2.4 音素文字
4.2.5 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
4.3 笔画
4.3.1 形素和形位
4.3.2 形征
4.3.3 笔画的类型
4.4 字
4.4.1 字是文字的基本单位
4.4.2 部件
4.4.3 字素和字位
4.5 文字系统
4.5.1 文字系统的内容
4.5.2 字组和词式书写
4.5.3 字的大写和小写
4.5.4 字的顺序
4.5.5 标点符号
4.5.6 语境形变
4.6 文字的技术转换
4.6.1 一般文字代码
4.6.2 电脑文字代码
4.6.3 口语的速记符号
5 语符
5.1 语符是语言的实体
5.1.1 词汇
5.1.2 基本词和高频词
5.1.3 熟语
5.1.4 词典
5.2 词
5.2.1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5.2.2 词的识别和词位
5.2.3 造词法
5.2.4 构词法
5.3 词义
5.3.1 词义是语义的基础
5.3.2 词义的类型
5.3.3 义素和义位
5.3.4 语素融合和词义理据
5.4 词的系统
5.4.1 义征
5.4.2 语义场
5.4.3 类义词
5.4.4 同义词和反义词
5.4.5 同音词和同形词
5.4.6 异读词和异写词
5.5 语境和语境义变
5.5.1 语境的类型
5.5.2 语境的作用和歧义分化
5.5.3 语境义变
6 语法
6.1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6.1.1 语法单位和语法类型
6.1.2 语法形式和语法内容
6.1.3 语法分析方法和歧义分化
6.2 语法手段的类型
6.2.1 外部附加和内部屈折
6.2.2 异根和重叠
6.2.3 虚词语序和语调
6.2.4 零形式
6.3 语法范畴的类型
6.3.1 数、性、格和定
6.3.2 时、体和态
6.3.3 人称、式和级
6.3.4 词类
6.4 语法结构
6.4.1 句子结构和词组结构
6.4.2 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
6.4.3 线条结构和层次结构
6.5 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6.5.1 教学语法的性质
6.5.2 中学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6.5.3 大学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7 语言发展和建设
7.1 语言的起源
7.1.1 口语的起源
7.1.2 文字和书面语的起源
7.2 语言在不断发展
7.2.1 语言发展的性质
7.2.2 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
7.2.3 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
7.3 语言发展的规律
7.3.1 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
7.3.2 语言发展的个别规聿
7.4 语言发展的途径
7.4.1 语言接触
7.4.2 双语体制
7.4.3 双语体制的类型
7.4.4 双语体制的形成
7.4.5 中国的双语体制
7.4.6 中国的双文体制
7.5 语言发展的方式
7.5.1 语言借用
7.5.2 语言混合
7.5.3 语言替换
7.6 语言发展的方向
7.6.1 语言统一和语言分化
7.6.2 共同语
7.6.3 方言和亲属语言
7.6.4 语言地理和地域方言的形成
7.7 文字的发展
7.7.1 文字发展的规聿
7.7.2 闪米特文字家族
7.7.3 汉字文字家族
7.8 语言建设
7.8.1 语言规划和语言工程
7.8.2 语言共同化
7.8.3 语言规范化和标准语言
7.8.4 书面语改革和规范
7.8.5 文字改革和创造
7.8.6 语言教育
8 语言学习和使用
8.1 母语学习
8.1.1 母语形成的原因
8.1.2 母语学习的过程
8.1.3 母语的文字和书面语的学习
8.2 外语学习
8.2.1 外语学习的特点
8.2.2 外语学习的过程
8.3 语用行为的过程
8.3.1 语用
8.3.2 语用行为
8.3.3 语用过程
8.4 语用原则
8.4.1 物质语用原则
8.4.2 精神语用原则
8.5 会话含义和语用推理
8.5.1 表义和语用信息类型
8.5.2 预设含义
8.5.3 会话含义
8.5.4 语用推理
8.6 语用策略和语用失误
8.6.1 语用策略
8.6.2 语用失误
8.7 语言艺术
8.7.1 文学
8.7.2 书法
附录
1. 思考练习举例
2. 考试题目举例
3. 论文写作入门知识
4. 毕业论文题目举例
5. 阅读和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主要图表索引
1. 语言符号结构图形
2. 语言系统结构图形
3. 人体发音器官示意图形
4. 元音和辅音区别表格
5. 国际音标元音表格
6. 国际音标舌面元音舌位图形
7. 国际音标音高表格
8. 国际音标辅音表格
9. 音素的音征矩阵图形
10. 音位归纳流程图形
11. 英语元音两种描写的表格
12. 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层次图形
13. 汉语普通话声母和韵母配合表格
14. 俄语元音和辅音配合表格
15. 日语文字表格
16. 阿拉伯文字表格
17. 藏语文字表格
18. 朝鲜文字表格
19. 希腊文字表格
20. 汉字笔画区别特征表格
21. 汉字字号表格
22. 汉字字体表格
23. 拉丁文字字体表格
24. 文字顺序表格
25. 汉语手指语符号表格
26. 速记符号样品图形
27. 多语素词的结构图形
28. 义征矩阵图形
29. 语义总场框架图形
30. 句子成份结构模式图形
31. 实物和图画记事样品图形
32. 语言使用流程图形
序言
1 语言学
1.1 语言学概说
1.1.1 语言学的性质
1.1.2 语言学的作用
1.1.3 语言学的类型
1.1.4 语言学的教学
1.2 语言学的历史
1.2.1 语言学历史概说
1.2.2 传统语言学
1.2.3 历史比较语言学
1.2.4 结构语言学
1.2.5 生成语言学
1.2.6 解释语言学
1.2.7 边缘语言学
1.2.8 赵元庄等语言学家
1.3 语言调查
1.3.1 语言调查概说
1.3.2 语言的社会调查
1.3.3 语言的田野调查
1.4 语言学评论
1.4.1 语言学评论的作用
1.4.2 语言学评论的原则
1.4.3 语言学评论的内容
2 语言
2.1 语言是人类的标志
2.1.1 人类有几千种语言
2.1.2 人类是语言动物
2.2 语言是重要的信息工具
2.2.1 语言的功能
2.2.2 思维功能
2.2.3 交际功能
2.2.4 文化功能
2.3 语言是通用的符号
2.3.1 词是语言基本的符号实体单位
2.3.2 任意性和强制性
2.3.3 价值性和理据性
2.3.4 线条性和层次性
2.4 语言是符号的系统
2.4.1 语言系统
2.4.2 语言和言语
2.4.3 口语和书面语
2.4.4 共时关系和历时关系
2.4.5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2.4.6 类推和例外
2.4.7 信息剩余和信息紧缺
2.4.8 系统封闭和系统开放
2.5 语言的分类和分布
2.5.1 语言的结构分类
2.5.2 语言的亲属分类
2.5.3 中国语言的概况
2.5.4 世界语言的分布
3 语音
3.1 语音是语言的听觉形式
3.1.1 语音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3.1.2 语音的物理性质
3.1.3 语音的生理性质
3.1.4 语音的心理性质
3.2 音素
3.2.1 音素和音标
3.2.2 国际音标
3.2.3 音征
3.2.4 元音和音高
3.2.5 辅音
3.3 音位
3.3.1 音位和音位变体
3.3.2 对立
3.3.3 互混和自由变体
3.3.4 互补和条件变体
3.3.5 非音质音位
3.4 音位系统
3.4.1 音位归纳的原则
3.4.2 音位归纳的相对性
3.4.3 音位系统举例
3.5 语音系统
3.5.1 语音系统的内容
3.5.2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单位
3.5.3 语调
3.5.4 语流音变和语素音变
4 文字
4.1 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
4.1.1 文字学属于语言学
4.1.2 文字记录口语
4.1.3 文字不是书面语
4.2 文字的类型
4.2.1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4.2.2 语素文字
4.2.3 音节文字
4.2.4 音素文字
4.2.5 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
4.3 笔画
4.3.1 形素和形位
4.3.2 形征
4.3.3 笔画的类型
4.4 字
4.4.1 字是文字的基本单位
4.4.2 部件
4.4.3 字素和字位
4.5 文字系统
4.5.1 文字系统的内容
4.5.2 字组和词式书写
4.5.3 字的大写和小写
4.5.4 字的顺序
4.5.5 标点符号
4.5.6 语境形变
4.6 文字的技术转换
4.6.1 一般文字代码
4.6.2 电脑文字代码
4.6.3 口语的速记符号
5 语符
5.1 语符是语言的实体
5.1.1 词汇
5.1.2 基本词和高频词
5.1.3 熟语
5.1.4 词典
5.2 词
5.2.1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5.2.2 词的识别和词位
5.2.3 造词法
5.2.4 构词法
5.3 词义
5.3.1 词义是语义的基础
5.3.2 词义的类型
5.3.3 义素和义位
5.3.4 语素融合和词义理据
5.4 词的系统
5.4.1 义征
5.4.2 语义场
5.4.3 类义词
5.4.4 同义词和反义词
5.4.5 同音词和同形词
5.4.6 异读词和异写词
5.5 语境和语境义变
5.5.1 语境的类型
5.5.2 语境的作用和歧义分化
5.5.3 语境义变
6 语法
6.1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6.1.1 语法单位和语法类型
6.1.2 语法形式和语法内容
6.1.3 语法分析方法和歧义分化
6.2 语法手段的类型
6.2.1 外部附加和内部屈折
6.2.2 异根和重叠
6.2.3 虚词语序和语调
6.2.4 零形式
6.3 语法范畴的类型
6.3.1 数、性、格和定
6.3.2 时、体和态
6.3.3 人称、式和级
6.3.4 词类
6.4 语法结构
6.4.1 句子结构和词组结构
6.4.2 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
6.4.3 线条结构和层次结构
6.5 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6.5.1 教学语法的性质
6.5.2 中学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6.5.3 大学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7 语言发展和建设
7.1 语言的起源
7.1.1 口语的起源
7.1.2 文字和书面语的起源
7.2 语言在不断发展
7.2.1 语言发展的性质
7.2.2 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
7.2.3 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
7.3 语言发展的规律
7.3.1 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
7.3.2 语言发展的个别规聿
7.4 语言发展的途径
7.4.1 语言接触
7.4.2 双语体制
7.4.3 双语体制的类型
7.4.4 双语体制的形成
7.4.5 中国的双语体制
7.4.6 中国的双文体制
7.5 语言发展的方式
7.5.1 语言借用
7.5.2 语言混合
7.5.3 语言替换
7.6 语言发展的方向
7.6.1 语言统一和语言分化
7.6.2 共同语
7.6.3 方言和亲属语言
7.6.4 语言地理和地域方言的形成
7.7 文字的发展
7.7.1 文字发展的规聿
7.7.2 闪米特文字家族
7.7.3 汉字文字家族
7.8 语言建设
7.8.1 语言规划和语言工程
7.8.2 语言共同化
7.8.3 语言规范化和标准语言
7.8.4 书面语改革和规范
7.8.5 文字改革和创造
7.8.6 语言教育
8 语言学习和使用
8.1 母语学习
8.1.1 母语形成的原因
8.1.2 母语学习的过程
8.1.3 母语的文字和书面语的学习
8.2 外语学习
8.2.1 外语学习的特点
8.2.2 外语学习的过程
8.3 语用行为的过程
8.3.1 语用
8.3.2 语用行为
8.3.3 语用过程
8.4 语用原则
8.4.1 物质语用原则
8.4.2 精神语用原则
8.5 会话含义和语用推理
8.5.1 表义和语用信息类型
8.5.2 预设含义
8.5.3 会话含义
8.5.4 语用推理
8.6 语用策略和语用失误
8.6.1 语用策略
8.6.2 语用失误
8.7 语言艺术
8.7.1 文学
8.7.2 书法
附录
1. 思考练习举例
2. 考试题目举例
3. 论文写作入门知识
4. 毕业论文题目举例
5. 阅读和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主要图表索引
1. 语言符号结构图形
2. 语言系统结构图形
3. 人体发音器官示意图形
4. 元音和辅音区别表格
5. 国际音标元音表格
6. 国际音标舌面元音舌位图形
7. 国际音标音高表格
8. 国际音标辅音表格
9. 音素的音征矩阵图形
10. 音位归纳流程图形
11. 英语元音两种描写的表格
12. 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层次图形
13. 汉语普通话声母和韵母配合表格
14. 俄语元音和辅音配合表格
15. 日语文字表格
16. 阿拉伯文字表格
17. 藏语文字表格
18. 朝鲜文字表格
19. 希腊文字表格
20. 汉字笔画区别特征表格
21. 汉字字号表格
22. 汉字字体表格
23. 拉丁文字字体表格
24. 文字顺序表格
25. 汉语手指语符号表格
26. 速记符号样品图形
27. 多语素词的结构图形
28. 义征矩阵图形
29. 语义总场框架图形
30. 句子成份结构模式图形
31. 实物和图画记事样品图形
32. 语言使用流程图形
语言理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