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技术的历史与理论:回溯电影技术早期历史,关注当下数字技术发展

副标题:无

作   者:陈军,常乐 编

分类号:

ISBN:978751008640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深入介绍了电影技术的早期历史及当前数字电影的发展前沿。内容包括从幻灯影像到发明电影的过程中安许茨、勒普兰斯、弗里斯-格林等各位先驱者的贡献,数字电影拍摄技术的最新突破、实践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不同设备的性能对比研究、4K技术的进展等等。全书图文并茂,十分清晰地展现了电影技术的过去与将来。对影视专业学生以及从事实际制作的业界人士而言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部分早期历史
第1章安许茨在开发瞬时摄影和活动画面显示方面所作的贡献
1.1安许茨在瞬时摄影领域所作的贡献
1.2安许茨在活动影像显示领域所作的贡献

第2章从放映幻灯到发明电影——斯克拉达诺夫斯基的贡献
2.1斯克拉达诺夫斯基的身世
2.2巡回幻灯放映的经历
2.3电影的发明与电影生涯中的黄金时刻
2.4风云突变
2.5余音回响

第3章电影从幻灯学到了什么
3.1引言
3.2对电影媒介形式的影响
3.2.1使用投影技术
3.2.2使用摄影影像
3.2.3使用条形胶片
3.2.4使用染印法制作大量彩色拷贝
3.3对电影叙事手法的影响
3.3.1使用“蒙太奇”和故事板
3.3.2使用长“镜头”
3.3.3使用摇“镜头”
3.3.4使用叠化/渐隐渐显特技
3.3.5使用背面投影技术
3.3.6使用推拉变焦
3.4活动影像的实现
3.4.1活动幻灯影像的典型机构
3.4.2幻灯向电影的演进
3.5结语

第4章勒普兰斯的电影发明及其失踪之谜
4.1为什么说勒普兰斯是电影之父
4.2勒普兰斯生平简介
4.3勒普兰斯消失之谜
4.3.1本人下落不明说(1890)
4.3.2纯粹自杀说(1890)
4.3.3专利之争阴谋暗杀说(1900)
4.3.4家庭所迫隐姓埋名说(1966)
4.3.5兄弟相残图财害命说(1967)
4.3.6溺水身亡说(2003)
4.4迟来的承认
4.5勒普兰斯的电影发明
4.5.1勒普兰斯的电影专利(部分)与电影摄影机
4.5.2勒普兰斯的电影作品

第5章迈布里奇对运动记录和活动画面显示所作的贡献
5.1迈布里奇拍摄奔马照片的故事所引起的困惑
5.2迈布里奇其人与拍摄奔马照片的缘起
5.3迈布里奇的拍摄试验以失败开始以成功结束
5.4方法的改进与研究工作的延续
5.5迈布里奇与活动影像放映
5.6迈布里奇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工作
5.7结语

第6章手摇观影器:电影走入家庭的最初尝试
6.1从活动图画玩具到电影的发明
6.2吉诺拉手摇观影器的结构原理
6.3吉诺拉的设计思想来源
6.4电影的衍生与吉诺拉手摇观影器的兴衰

第7章制造了“魔盒”的弗里斯-格林
7.1弗里斯-格林与电影《魔盒》
7.2弗里斯-格林的生平与电影发明
7.3弗里斯-格林死后

第二部分技术前沿
第8章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8.1国内外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8.1.1国外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8.1.2国外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应用现状
8.1.3我国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初期应用与发展现状
8.2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9章高清镜头的测试方法
9.1镜头灵敏度
9.2镜头对比度
9.3镜头分辨率
9.4高清镜头MTF动态的评价
9.5角部到中心清晰度的评价
9.6镜头角部聚焦的评价
9.7镜头角部MTF的评价
9.8色彩还原
9.9高清镜头色彩还原的对比测试
9.10几何畸变

第10章数字电影拍摄中的技术问题浅析
10.1曝光控制欠佳导致画面内高光部分失去层次
10.2夜景拍摄曝光控制问题
10.3焦点问题
10.4画面闪烁问题
10.5清晰度问题
10.6画面偏色与个别场景之间光线不接问题
10.7画面对比度问题
10.8广角镜头选择问题
10.9其他问题
10.9.1画面噪波问题
10.9.2剪辑问题
10.9.3字幕
10.10结语

第11章数字电影摄影机性能对比研究11.1概述
11.2试验机型简介
11.3拍摄场景
11.4拍摄方式
11.5数字摄影机的特性分析
11.5.1成像器件
11.5.2数字摄影机镜头接口
11.5.3输出信号接口
11.5.4记录方式
11.5.5图像处理
11.6后期处理
11.7结论

第12章数字高速电影摄影技术研究
12.1什么叫高速摄影
12.2高速摄影的产生及其发展
12.3数字高速摄影相对于胶片高速摄影的优势和不足
12.4高速摄影的主要应用
12.5数字高速摄影的发展及与电影的关系
12.6数字高速电影摄影系统结构
12.6.1高速高分辨率影像拾取部分
12.6.2图像传输与存储部分
12.7当前主要应用的数字高速摄影机
12.7.1WeisscamHS-2
12.7.2PhantomHDGOLD、Phantom65及Phantomv640
12.7.3FastcamSA2
12.7.4RedlakeMotionProY5
12.7.5CineSpeedCammarkII
12.7.6MemrecamHi-Motion及Memrecamfxk5
12.8数字高速电影摄影机技术展望

第13章SONYF23数字摄影机及数字摄影技术的进展
13.1市场现有的几款数字摄影机和数字摄像机简要介绍
13.1.1SONYCineAlta系列产品
13.1.2THOMSONViper
13.1.3ARRID20(D21)
13.1.4SiliconImagingSI-2K
13.1.5PANAVISIONGenesis
13.1.6REDONE
13.1.7DALSAOrigin
13.1.8PhantomHD与Phantom65
13.1.9PanasonicAJ-HDX900
13.2SONYF23与其他数字摄影机或数字摄像机在关键技术指标和工作流程方面的比较
13.2.1成像器件尺寸大小
13.2.2使用镜头
13.2.3拍摄格式与有效存储单元数量
13.2.4灵敏度(等效感光度)、动态范围(宽容度)与信噪比
13.2.5色彩空间与色彩还原
13.2.6伽玛曲线
13.2.7摄影机内部信号处理流程与现场记录
13.2.8工作流程
13.3SONYF23的实际使用
13.3.1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项目:《模拟与数字混合制片工艺中的拍摄技术研究》
13.3.2课题研究过程中对F23的使用情况
13.4总结:SONYF23与国产数字影片摄制的现状和未来
13.4.1F23性能综合评价
13.4.2国产数字影片在审查过程中暴露出的技术问题
13.4.3F23能否解决当前国产数字影片拍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技术问题
13.4.4F23与未来数字拍摄

第14章从2011年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
14.14K数字电影拍摄新技术:SONYF65数字摄影机
14.1.18KCMOS成像器件、4K图像输出、新的像素排列方式和新的加工工艺可以同时提高成像器件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宽容度
14.1.2拍摄格式向数字高速拍摄领域拓展
14.1.3色域范围进一步加大,已超出35毫米胶片色域
14.1.4便携式SR存储卡记录16比特RAW格式图像数据
14.1.5可使用电影行业所有35mmPL接口镜头和35mm胶片摄影机的辅助摄影器材
14.1.6后期工作流程
14.24K数字电影后期制作新技术:SGOMISTIKA后期综合处理系统新增数字影院发行母版DCP制作功能
14.34K数字电影的发行放映:卫星传输与数字放映一体机
14.3.14K数字电影发行母版的卫星传输
14.3.24K数字影院的终端放映
14.4结语

第15章从荷兰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看2K、4K数字拍摄技术的进展
15.12K数字摄影机:SiliconImagingSI-2K与ARRID-20
15.1.1技术规格列表
15.1.2基于数据模式的数字摄影机内部信号处理及SI-2K与D-20数据模式下的工作流程
15.1.3画面质量评价与市场应用
15.1.4产品价格与订单情况
15.24K数字摄影机:REDONE与DALSAOriginⅡ
15.2.1技术规范列表
15.2.2工作流程
15.2.3产品价格与订单情况
15.3SI-2KMini与数字3D拍摄
15.4总结
附录一GB/T1.1—2009相对于GB/T1.1—2000的主要技术变化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电影技术的历史与理论:回溯电影技术早期历史,关注当下数字技术发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