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言 一个有待开拓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马克思人学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二 必须重视挖掘和系统研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三 研究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态度和方式
第一章 作为马克思人学思想来源的人道主义
一 人道主义的历史发展
1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
2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的人道主义
3 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4 19世纪德国人本主义的人道主义
二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1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继承
2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批判和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 《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基于人的类本质的人学一般原则
1 形成马克思人学思想起点的时代背景
2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最初因素
3 马克思始初探讨人的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二 《德法年鉴》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基于人的类本质与个人感性存在对立的人学理想方案
1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2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三个基本因素
3 马克思探讨人的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三 《神圣家族》至《共产党宣言》时期:基于社会关系的人学理论纲领
1 人学理论特征
2 探索过程中诸方面的转换
3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变化和发展
四 《共产党宣言》以后至《资本论》以前时期:基于理论和工人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人学实践
五 《资本论》时期:基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统一的科学人学
1 使人学成为一种科学形态
2 关注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总体图景
一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题
1 价值主题
2 科学主题
二 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方法论
1 价值原则与科学原则的统一
2 整体分析与层次分析的结合
3 逻辑分析与历史考察的一致
4 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的融合
5 批判原则与建构原则并用
三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中心线索
1 人的需要、创造性劳动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2 个人、群体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3 人的应有、人的现有和扬弃人的现有的统一
4 个人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5 人的主体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
四 马克思人学的性质
1 科学和价值相统一的人学
2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人学
3 人类、阶级和个人相统一的人学
4 原则、理想、理论纲领和实际行动相统一的人学
5 以完整的人的本质、存在和发展一般规律为对象的哲学人学
五 马克思人学的逻辑构架
1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
2 人的诸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
第四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体论
一 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
1 人作为人类及其意义
2 人作为群体及其意义
3 人作为个人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二 人的基本存在特征
1 人的自然存在
2 人的类存在
3 人的社会存在
4 人的个性存在
三 人的本质内容
1 揭示人的本质和方法
2 人的本质内容
3 人的本质的理论意义
第五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观
一 人的社会性
1 合作性、群聚性和集体性
2 社交性和相互需要关系
3 社会规定性和受制约性
4 马克思在人的问题上实现重大变革的关键
二 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个人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2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3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4 个人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5 个人活动与社会生活条件的关系
6 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三 自由个人的联合体
1 马克思对未来蓝图的一种展望
2 自由个人联合体的基本思想及本质特征
第六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历史观
一 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方法及两种思路
1 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方法
2 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两种思路
二 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表现形式
1 前资本主义社会:原始丰富·人的依赖关系·自我牺牲
2 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个人独立·利己主义
3 共产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自由个性·个人和社会的一致
三 人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内容与规律
1 人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内容
2 人的历史发展规律
四 人的历史发展的条件与方式
1 人的历史发展的条件及其运用方式
2 人的历史发展的方式
五 人的历史发展的根据与基础
1 人的历史发展的根据
2 人的历史发展的基础
六 人的历史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1 人的历史发展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 人的历史发展对人和社会的作用
第七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观
一 人的个性
1 学术界对人的个性的种种歧解及评点
2 马克思关于人的个性的三种基本涵义
二 人的权利
1 马克思研究人权问题的方法论
2 马克思人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3 马克思人权理论的逻辑线索、实质和本质特征
三 人的异化劳动和人的解放
1 人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性质
2 人的异化劳动四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3 人的异化劳动的根源
4 人的异化劳动对人类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
5 人的异化劳动、人的解放和人道主义的关系
6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四 人的自由
1 人的自由的基础
2 人的自由的一般含义
3 人的自由与人的本质的关系及其意义
第八章 马克思人学的历史命运
一 马克思人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过程中被忽视
二 马克思人学思想在当代西方被关注
1 马克思人学思想被关注的背景
2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不同态度
三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中国化
1 正确看待马克思人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2 正确看待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态度
3 正确对待马克思人学的中国化向学者提出的要求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
一 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意义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 人的塑造的基本目标及方式
1 人的塑造的基本目标
2 人的塑造的方式
四 把尊重人和关心人的原则贯彻到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本环节之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人学专题学术研究成果
?
m'B
导言 一个有待开拓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马克思人学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二 必须重视挖掘和系统研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三 研究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态度和方式
第一章 作为马克思人学思想来源的人道主义
一 人道主义的历史发展
1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
2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的人道主义
3 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4 19世纪德国人本主义的人道主义
二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1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继承
2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批判和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 《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基于人的类本质的人学一般原则
1 形成马克思人学思想起点的时代背景
2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最初因素
3 马克思始初探讨人的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二 《德法年鉴》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基于人的类本质与个人感性存在对立的人学理想方案
1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2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三个基本因素
3 马克思探讨人的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三 《神圣家族》至《共产党宣言》时期:基于社会关系的人学理论纲领
1 人学理论特征
2 探索过程中诸方面的转换
3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变化和发展
四 《共产党宣言》以后至《资本论》以前时期:基于理论和工人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人学实践
五 《资本论》时期:基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统一的科学人学
1 使人学成为一种科学形态
2 关注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总体图景
一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题
1 价值主题
2 科学主题
二 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方法论
1 价值原则与科学原则的统一
2 整体分析与层次分析的结合
3 逻辑分析与历史考察的一致
4 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的融合
5 批判原则与建构原则并用
三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中心线索
1 人的需要、创造性劳动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2 个人、群体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3 人的应有、人的现有和扬弃人的现有的统一
4 个人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5 人的主体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
四 马克思人学的性质
1 科学和价值相统一的人学
2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人学
3 人类、阶级和个人相统一的人学
4 原则、理想、理论纲领和实际行动相统一的人学
5 以完整的人的本质、存在和发展一般规律为对象的哲学人学
五 马克思人学的逻辑构架
1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
2 人的诸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
第四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体论
一 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
1 人作为人类及其意义
2 人作为群体及其意义
3 人作为个人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二 人的基本存在特征
1 人的自然存在
2 人的类存在
3 人的社会存在
4 人的个性存在
三 人的本质内容
1 揭示人的本质和方法
2 人的本质内容
3 人的本质的理论意义
第五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观
一 人的社会性
1 合作性、群聚性和集体性
2 社交性和相互需要关系
3 社会规定性和受制约性
4 马克思在人的问题上实现重大变革的关键
二 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个人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2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3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4 个人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5 个人活动与社会生活条件的关系
6 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三 自由个人的联合体
1 马克思对未来蓝图的一种展望
2 自由个人联合体的基本思想及本质特征
第六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历史观
一 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方法及两种思路
1 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方法
2 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两种思路
二 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表现形式
1 前资本主义社会:原始丰富·人的依赖关系·自我牺牲
2 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个人独立·利己主义
3 共产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自由个性·个人和社会的一致
三 人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内容与规律
1 人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内容
2 人的历史发展规律
四 人的历史发展的条件与方式
1 人的历史发展的条件及其运用方式
2 人的历史发展的方式
五 人的历史发展的根据与基础
1 人的历史发展的根据
2 人的历史发展的基础
六 人的历史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1 人的历史发展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 人的历史发展对人和社会的作用
第七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观
一 人的个性
1 学术界对人的个性的种种歧解及评点
2 马克思关于人的个性的三种基本涵义
二 人的权利
1 马克思研究人权问题的方法论
2 马克思人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3 马克思人权理论的逻辑线索、实质和本质特征
三 人的异化劳动和人的解放
1 人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性质
2 人的异化劳动四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3 人的异化劳动的根源
4 人的异化劳动对人类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
5 人的异化劳动、人的解放和人道主义的关系
6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四 人的自由
1 人的自由的基础
2 人的自由的一般含义
3 人的自由与人的本质的关系及其意义
第八章 马克思人学的历史命运
一 马克思人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过程中被忽视
二 马克思人学思想在当代西方被关注
1 马克思人学思想被关注的背景
2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不同态度
三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中国化
1 正确看待马克思人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2 正确看待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态度
3 正确对待马克思人学的中国化向学者提出的要求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
一 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意义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 人的塑造的基本目标及方式
1 人的塑造的基本目标
2 人的塑造的方式
四 把尊重人和关心人的原则贯彻到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本环节之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人学专题学术研究成果
?
m'B
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