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关注的焦点是明显没有加以制度化的、而是仅仅在行为层面上得到习俗化的宗族外部的姻亲关系,并对姻亲关系的运行机制本身及其作用和意义给予充分的重视与估计,以加强对中国农村亲属制度的认识,进而增加对乡土社会结构的理解。围绕通婚圈、相关仪式活动、婚姻偿付机制、礼物交流、交往秩序、嫁女位置等多个方面,清晰、全面地展示了姻亲关系的复杂特征,深入论述了姻亲关系如何作为重要的建构力量构织乡村社会关系之网,进而揭示了乡土社会结构的多面性。
目录
●导论
●一亲属制度研究的另径:姻亲关系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其研究方法
●三研究设计
●章通婚圈:姻亲交往观念的空间投影
●一物理距离:“远了香,近了殃”
●二村落的社会位置与通婚
●三通婚圈与象征的公共性
●四通婚圈映射姻亲交往观念
●第二章姻亲关系的仪式性表达(上)
●一婚礼:婚姻缔结
●二回门:从“女儿”到“亲戚”
●三生育:姻亲关系的稳定与延续
●第三章姻亲关系的仪式性表达(下)
●一丧葬仪式:姻亲关系的展演与重组
●二姻亲关系对不同仪式的参与范围与参与程度
●三仪式:表达与维护社会结构的活动文本
●第四章婚姻偿付制度:姻亲之间的礼物交流
●一嫁妆与聘礼的多样性
●二嫁妆来源及象征的多样性分析
●部分目录
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