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郑永年看中国系列”收录了作者多年来主要发表在香港《信报》和新
加坡《联合早报》上的有关中国政治、社会、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的专栏文
章,依照不同主题分为《保卫社会》、《改革及其敌人》、《未竟的变革》
、《中国国际命运》、《为中国辩护》五册。
《保卫社会》是本系列的第一册,主要涵盖了作者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
改革的评论文章,内容涉及从经济到社会的改革思路转型、房地产领域的社
会改革、中产阶级与社会改革、社会冲突、社会暴力、思想与道德危机、收
入分配与社会公正以及教育改革等八个方面。
社会为什么需要被保护?道理很简单,最弱的社会,一旦失去了生存权
,就会暴力化。在人类历史上,暴力永远是社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在作
者看来,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固然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经济主义的国
家战略导致了社会的严重分化甚至解体,群体之间关系高度紧张。种种危机
如果再不由以“社会均衡”为取向的社会改革加以纠正,社会必将暴力化,
国家将难以长治久安,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也会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作者高
声呼吁“保卫社会”, 呼吁国家建立公正的社会基本制度,以保护人民的
基本社会权利,让社会成员共享改革的成果,并对涉及社会改革的各个重要
、紧迫的问题提出了睿智、冷静、独到的建设性思想。
目录
第一部分 从发展第一到保护社会
经济主义的局限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弱势群体”
为什么要提建设“和谐社会”
“发展”不一定就是硬道理
中国和谐社会有待进一步制度创新
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与中国的发展难题
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
中国要平衡国家发展权和社会民生权
第二部分 房地产与社会改革
中国住房政策的症结在哪里
中国“圈房运动”弱化执政党社会基础
中国需要实现房地产的彻底转型
房地产改革当是中国社会建设大工程
中国建设内需社会需要做什么
中国的“房地产病”
第三部分 中产阶级与社会改革
“小康社会”与中共的政治定位
“小康社会”和中共的“中产阶级”观
新社会阶层的崛起对于中国的政治意义
资本权力挑战中国和谐社会
中国中产阶级的厄运和社会的不稳定化
市场进入、豁免、退出和中国的改革困境
中产阶级和中国社会的命运
中国改革政策的困局
第四部分 冲突、抗议和改革动力
为什么要以“麻烦制造”来争取利益
中国社会稳定吗
如何认识目前中国的社会抗议运动
中国社会改革应当扶植社会力量
对中国的社会冲突要有清醒的认识
罢工潮与中国的转型动力
第五部分 社会矛盾与社会暴力
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崛起说明了什么
中国解决权、钱、民冲突刻不容缓
“中国墙”
中国社会暴力的蔓延及其后果
中国社会暴力蔓延的根源
第六部分 社会思想与道德危机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文化软力量的崛起
中国当进行人本主义教育运动
中国的思想危机
中国社会信任的解体及其结果
中国面临三大宗教困境
第七部分 收入分配和社会正义
中国的公平经济学
为什么中国的收入分配得不到有效改善
中国收入分配的制度缺陷
中国社会的利益博弈要求社会正义
民生经济是中国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分配公平需要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第八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败笔
中国教育改制面临制度制约
中国教育面临深层危机
中国教育体制的官僚化及其后果
高校巨债折射出中国决策体制的弊端
中国当改变“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局面
中国官僚化教育评审制度的恶果
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泡沫
中国国际知识链上的低附加值问题
中国教改要直面政治和教育自治问题
经济主义的局限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弱势群体”
为什么要提建设“和谐社会”
“发展”不一定就是硬道理
中国和谐社会有待进一步制度创新
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与中国的发展难题
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
中国要平衡国家发展权和社会民生权
第二部分 房地产与社会改革
中国住房政策的症结在哪里
中国“圈房运动”弱化执政党社会基础
中国需要实现房地产的彻底转型
房地产改革当是中国社会建设大工程
中国建设内需社会需要做什么
中国的“房地产病”
第三部分 中产阶级与社会改革
“小康社会”与中共的政治定位
“小康社会”和中共的“中产阶级”观
新社会阶层的崛起对于中国的政治意义
资本权力挑战中国和谐社会
中国中产阶级的厄运和社会的不稳定化
市场进入、豁免、退出和中国的改革困境
中产阶级和中国社会的命运
中国改革政策的困局
第四部分 冲突、抗议和改革动力
为什么要以“麻烦制造”来争取利益
中国社会稳定吗
如何认识目前中国的社会抗议运动
中国社会改革应当扶植社会力量
对中国的社会冲突要有清醒的认识
罢工潮与中国的转型动力
第五部分 社会矛盾与社会暴力
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崛起说明了什么
中国解决权、钱、民冲突刻不容缓
“中国墙”
中国社会暴力的蔓延及其后果
中国社会暴力蔓延的根源
第六部分 社会思想与道德危机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文化软力量的崛起
中国当进行人本主义教育运动
中国的思想危机
中国社会信任的解体及其结果
中国面临三大宗教困境
第七部分 收入分配和社会正义
中国的公平经济学
为什么中国的收入分配得不到有效改善
中国收入分配的制度缺陷
中国社会的利益博弈要求社会正义
民生经济是中国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分配公平需要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第八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败笔
中国教育改制面临制度制约
中国教育面临深层危机
中国教育体制的官僚化及其后果
高校巨债折射出中国决策体制的弊端
中国当改变“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局面
中国官僚化教育评审制度的恶果
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泡沫
中国国际知识链上的低附加值问题
中国教改要直面政治和教育自治问题
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