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周銮书教授所著《兵略·兵制·兵争》一书,是他学术生涯辛勤耕耘的一部分重要成果。这本书大部分为研究性论文,内容丰富,闪光点颇多,不乏真知灼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各篇逻辑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笔流畅。虽为学术著作,但可读性强。由于书中有些论文我过去看过,作者希望我为他的兵论文集写一篇序。然而撰写正规的序言,实非易事。变通的办法,是谈点读后的感想以代之。
首先,读了这部著作,觉得作者在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研究方面,确实化费了大量心血。书中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以及根据唯物辩证法而提出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阐明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由于作者理论根底深厚,所以对许多战例(兵争)的分析研究,立足点高,总揽全局,在剖析重点、难点问题时,显得游刃有余。《北伐战争中的江西战场》,就是以此获得佳评。书中关于中国兵制史的研究,扩充了一般通史著作的历史容量,阐发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朝代更替的某些内在规律,我读了之后,历史画面的立体感顿时增强。例如,看完《宋代养兵政策剖析》,掩卷溟思,南宋诗人朱敦儒在《相见欢》词中叙说的中原丧乱的悲怆情景,立即浮现在脑际:“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休?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宋代养兵最多,而不能自保。原因何在?当时的朱敦儒只会流泪,而不知丧乱何时了结。我们现在即可以做出科学的回答。所有这些,我相信对中青年读者朋友了解中国历史,会大有裨益。
其次,我认为,对当今世界形势和国际环境,要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估计。人们说,现在是和平时期,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事情的一方面。事情的另一方面是:“当今世界虽然总体上形势趋向缓和,但天下还很不太平,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所发展,军事干涉主义进一步抬头,影响亚太地区安全的消极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也不可忽视。”…因此,“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古训,值得记取。在这种形势下,出版《兵略·兵制·兵争》这种纵论兵机的书,绝不是多余的,它恰好为现实所必需,完全符合党和国家大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的精神。“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法》规定,各级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或设置专门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将课堂教学同少年军校活动或军事训练相结合。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少年军校活动开展很不普遍,学校的国防教育也较薄弱。在青少年人群中,要扭转不重视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军事知识和技能的风气。自古英雄出少年,“崇文尚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最后,还想要说的是,作者在《自序》中议及的一个问题,即在当前军事技术高度发展的形势下,古代与近代的军事理论和作战方法的价值问题。我同意作者的观点。我感到研究学习前人的战争经验和军事理论及战略战术。原则,要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这方面,毛泽东是最好的榜样。毛泽东酷爱读书学习,除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著作外,他非常重视、也非常喜欢研读中外历史和战争史,并善于从前人治国经武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智慧。他常惋惜接触《孙子兵法》原文晚了些;他在延安时期听范文澜讲中国历史、听何思敬译讲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做笔记的虚心学习故事,早巳传为佳话。然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应用必须切合实际。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提出和实践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创造性的运用和新的发展。
本书共分兵略、兵制、兵争三大部分,收入了相关的文稿十余篇,分别说明和论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军事家恩格斯、毛泽东和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家孙武的军事理论、战略思想、治军原则及作战方针。着重阐述和分析中国兵制的产生、发展、变化、特征和经验教训等等。
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序
王淇
邵鸿赵明
周銮书
兵略
兵略文稿5篇,主要说明和论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军事家恩格斯、毛泽东和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家孙武的军事理论、战略思想、治军原则及作战方针。他们三位的军事著作,闪耀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受到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特别为军界和政界所推崇,成为许多国家的军事院校及商业等学校的必修课和教科书。
试论恩格斯军事思想
简论恩格斯作战理论
概述毛泽东军事思想
浅议毛泽东的战略思想
——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漫谈孙子的军事思想
兵制
兵制文稿8篇,着重阐述和分析中国兵制的产生、发展、变化、特征和经验教训。并记述中国兵制史专家谷霁光先生的重要论点。对中国中古时代诸皇朝的兵制作了较为规范的表述,尤其对宋代为什么养兵百万,作了深入的探讨。对曾国藩依靠理学治军镇压太平天国,进行了有力的论述,而对蒋介石效法曾国藩,创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围剿”红军,给予详尽的剖析。
中国兵制史分期问题探讨
论中国兵制史的特点
中国兵制史的若干重要经验
记谷霁光先生谈中国兵制史
附:中国兵制史研究提纲
附:清代兵制史研究的设想题目
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兵制
宋代养兵政策剖析
评曾国藩的理学治军
评“庐山军官训练团”
兵争
兵争文稿6篇,第l篇分析和评述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条作下北伐战争中江西战场的意义和经验。其后4篇叙述和总结抗日战争中淞沪、缅甸、江西、东北四战场对日本侵略军的抵抗和反
击。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和国民党政府的屈辱面目以及苏、美、英等友邦的不同态度,教训是深刻的。最后一篇为谷霁光先生对中国农民战争史谈话的整理稿,可供研究者参考。
北伐战争中的江西战场
试论“八一三”淞沪抗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
评抗日战争中的缅甸战场
江西的抗日战争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苏联红军与日本关东军之战
记谷霁光先生谈中国农民战争史
序二
自序
王淇
邵鸿赵明
周銮书
兵略
兵略文稿5篇,主要说明和论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军事家恩格斯、毛泽东和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家孙武的军事理论、战略思想、治军原则及作战方针。他们三位的军事著作,闪耀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受到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特别为军界和政界所推崇,成为许多国家的军事院校及商业等学校的必修课和教科书。
试论恩格斯军事思想
简论恩格斯作战理论
概述毛泽东军事思想
浅议毛泽东的战略思想
——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漫谈孙子的军事思想
兵制
兵制文稿8篇,着重阐述和分析中国兵制的产生、发展、变化、特征和经验教训。并记述中国兵制史专家谷霁光先生的重要论点。对中国中古时代诸皇朝的兵制作了较为规范的表述,尤其对宋代为什么养兵百万,作了深入的探讨。对曾国藩依靠理学治军镇压太平天国,进行了有力的论述,而对蒋介石效法曾国藩,创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围剿”红军,给予详尽的剖析。
中国兵制史分期问题探讨
论中国兵制史的特点
中国兵制史的若干重要经验
记谷霁光先生谈中国兵制史
附:中国兵制史研究提纲
附:清代兵制史研究的设想题目
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兵制
宋代养兵政策剖析
评曾国藩的理学治军
评“庐山军官训练团”
兵争
兵争文稿6篇,第l篇分析和评述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条作下北伐战争中江西战场的意义和经验。其后4篇叙述和总结抗日战争中淞沪、缅甸、江西、东北四战场对日本侵略军的抵抗和反
击。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和国民党政府的屈辱面目以及苏、美、英等友邦的不同态度,教训是深刻的。最后一篇为谷霁光先生对中国农民战争史谈话的整理稿,可供研究者参考。
北伐战争中的江西战场
试论“八一三”淞沪抗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
评抗日战争中的缅甸战场
江西的抗日战争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苏联红军与日本关东军之战
记谷霁光先生谈中国农民战争史
兵略兵制兵争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