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铁流

副标题:无

作   者:董碧莎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1136005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展示的是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中蕴藏深厚、弥足珍贵的献身精神。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一批又一批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扛着行李,从繁华的大都市远赴贫困闭塞的河南林县,开展了长达四十余年的食管癌防治研究工作。他们之中,有在全国和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专家,也有刚刚走上医疗工作岗位的热血青年。他们与当地群众一起啃糠窝窝、喝苦井水,象普通乡村赤脚医生一样走村串户、送医送药。他们克服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白手起家,团结协作,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科学实验。他们以自己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写下了中国抗癌历史的新篇章。   

目录

  一、中央派来医疗队
   1.一位年轻县委书记的工作报告
   2.周总理的嘱托
   3.山区来了医疗队
  
  二、同吃、同住、同劳动
   1.大碗和糠窝窝
   2.“打牙祭”
   3.辘轳、医生和水
   4.洗澡和烧煤炉
   5.一双脚板和四十里山路
  
  三、一切为了病人
   1.北京来的“赤脚医生”
   2.“耍火龙”的大夫
   3.难“请”的病人
   4.手术室
  
  四、走中国自己的“克癌”之路
   1.实验室
   2.规模空前的大协作
   3.Eca-109
   4.人体试验
   5.水样、尿样和标本
  
  五、打一场防癌的“人民战争”
   1.拉网大普查
   2.集市上的小锣声
   3.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
  
  六、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1.乡村医生与“A、B、C”
   2.县城里的肿瘤专家
   3.建立“规矩”,画就“方圆”
   4.无私的援助和支持.
  
  七、让世界认识中国
   1.不做旁听生
   2.乡村来了外国人
   3.国际合作从这里开始
  
  八、医民鱼水情
   1.柿子窝窝和救人英雄
   2.四十年后的回访
  
  九、今日之林州
   1.“遏制命运的咽喉”
   2.全国最好的乡卫生院
  
  十、医疗队精神代代相传
  
   1.食管癌防治基地是传统教育的“现场”
   2.食管癌防治基地成为宣传院所抗癌斗争历史的窗口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编后语
  出版说明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抗癌铁流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