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少数民族犯罪是根据行为人的民族身份对犯罪现象进行的一种类型化分析。研究少数民族犯罪问题及其对策,对控制少数民族犯罪,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视角上,《中国少数民族犯罪及其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为视角》(作者:吴大华)选择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犯罪作为样本,透视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的共性特征、发生原因和治理对策。在行文架构上,本书除导论外,包括现象论、原因论、政策论、立法控制论、司法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和比较与展望研究七个部分。在研究内容上,本书对比了少数民族犯罪具有的独特特征,分析了少数民族犯罪的独特原因结构系统。 考察了国内外民族政策尤其是少数民族犯罪刑事政策,探讨了少数民族刑事变通或补充立法,反思了少数民族犯罪的司法实践,深化了少数民族犯罪的社会综合控制,以及展望了少数民族的人权保护以及涉及犯罪中的人权维护。
目录
导论 问题的提出:一个犯罪类型学的分析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调查:现象学的考察第一节 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犯罪实证研究一、十大世居少数民族犯罪特征考察二、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犯罪的样本意义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的共性规律一、犯罪类型特征是总结犯罪规律的基础二、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特征识别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的原因结构系统第一节 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犯罪生成因素研究一、苗族犯罪生成因素二、布依族犯罪生成因素三、侗族犯罪生成因素四、土家族犯罪生成因素五、彝族犯罪生成因素六、仡佬族犯罪生成因素七、水族犯罪生成因素八、回族犯罪生成因素九、白族犯罪生成因素十、瑶族犯罪生成因素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的原因系统一、犯罪原因——一个复杂系统二、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的独特原因系统第三章 公共政策:少数民族犯罪的治理实践第一节 国外少数民族犯罪问题及民族问题的政策法律借鉴一、各国少数民族犯罪及民族问题的政策法律考察二、一个比较性的结论——统一主权下的多元文化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民族问题及其对策的历史考察一、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犯罪及政策法律调整二、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犯罪及政策法律调整第三节 “两少一宽”——少数民族犯罪的专项刑事政策分析一、“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提出二、“两少一宽”政策的基本内容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对“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反思和展望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立法控制论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刑事变通立法问题研究一、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引论二、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基本理论三、少数民族刑事变通立法问题四、民族自治地方刑法变通立法的实践五、民族自治地方刑法变通立法的反思第二节 “习惯法”的价值判断——回归少数民族刑法文化一、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由来及其主要内容二、民族“刑事习惯法”的功能三、民族“刑事习惯法”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司法控制论第一节 “严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反思一、少数民族地区的“严打”实践二、对少数民族地区“严打”的反思第二节 少数民族迷信犯罪的处理对策一、贵州省边远民族地区的封建迷信遗俗二、民族地区封建迷信犯罪及其处理第三节 少数民族犯罪的非犯罪化与轻刑化问题一、少数民族犯罪的非犯罪化二、少数民族犯罪的轻刑化第四节 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监禁矫正问题一、少数民族在押监禁矫正人员的构成特征二、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监禁矫正情况调查与分析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社会控制论第一节 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控制形态一、国家本位的犯罪控制观二、社会本位的犯罪控制观第二节 转型之中的中国犯罪社会控制一、综合治理方针考略二、中国犯罪社会控制的转型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控制机制的设计一、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社会控制的实践二、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社会控制的完善第七章 一个比较性的展望:“少数人权利"概念的勃兴及其借鉴第一节 “少数人权利”概念的起源与发展一、“少数人”的界定二、“少数人权利”的发展三、“少数人权利”的解读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与少数民族犯罪一、中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及其评价二、中国少数民族的特别刑事关护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