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介绍了1988年末到1990年初中国经济在治理整顿过程中的发展情况,对过去的经济改革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也进行了讨论。
目录
目录
宏观政策管理
统计附录各表
1. 国民帐户
A1.1 国民帐户(10亿现价人民币元)
A1.2 国民帐户(10亿1980年不变价格人民币元)
A1.3 国民帐户(暗含的价格减数指数1980=100)
A1.4 国民帐户(按现价计算的百分比增长率)
A1.5 国民帐户(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百分比增长率)
A1.6 国民帐户(按暗含价格减缩指数计算的百分比增长率)
A1.7 增长的源泉(1980年不变价格)
A1.8 各省产量增长率
政府财政
A1.9 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2. 国际收支
A2.1 国际收支(10亿美元)
A2.2 国际收支(百分比增长率)
A2.3 服务(百万美元)
A2.4 转移支付(百万美元)
3. 出口
A3.1 出口商品的构成(百万美元)
A3.2 出口商品的构成(所占的百分比)
A3.3 出口商品的构成(百分比增长率)
价格与市场改革
A3.4 按现价和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出口
A3.5 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百万美元和人民币元)
A3.6 货物和服务出口价格指数
A3.7 出口总额及占世界出口的相对比重
A3.8 出口构成概况(百分比增长率)
4. 进口
A4.1 按海关统计的进口额(到岸价)(百万美元)
A4.2 按海关统计的进口额(到岸价)(所占百分比)
A4.3 按海关计算的进口额(到岸价)(百分比增长率)
A4.4 按现价和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
贸易改革
A4.5 货物和服务进口总额(百万美元和人民币元)
A4.6 货物和服务进口价格指数
5. 外债
A5.1 外债支付与偿还(百万美元)
A5.2 外债利息与债务余额(百万美元)
A5.3 对外借款的条件
6. 货币方面的数据
A6.1 1984-1989年货币情况
A6.2 1985-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情况
A6.3 1984-1989年货币及流通速度发展情况
外国私人直接投资
A6.4 1986-1989年专业和普通银行的本国货币资产负债情况
A6.5 1986-1989年农村信用合作社
A6.6 信贷增长比率
A6.7 发放给农村企业的信贷
7. 财政方面的数据
A7.1 1978-1988年汇总后的政府收入结构
A7.2 1978-1988年政府收入的演变
A7.3 1978-1988年政府支出结构
A7.4 1978-1988年政府支出的演变
A7.5 1978-1988年预算及资金来源
工业和企业改革
A7.6 支出的变化
A7.7 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10亿人民币元及占支出的比重)
A7.8 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的计划和拨款(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A7.9 1987年按地区划分的亏损企业
A7.10 1989-1990年国家预算
8. 农业
A8.1 主要作物的产量(百万吨)
A8.2 主要作物的产量(增长率%)
A8.3 播种总面积(百万公顷)
A8.4 播种总面积(增长率%)
农业
A8.5 主要作物的平均单产(根据播种面积计算的公斤/公顷)
A8.6 主要作物的平均单产(增长率%)
9. 工业
A9.1 工业总产值(百万人民币元)
A9.2 中国:工业总产值(%)
A9.3 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
A9.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率(%)
A9.5 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
A9.6 1963和1980年,若干国家轻工业和工程制造业占制造业总产量的比重(%)
10. 工资
基础设施
A10.1 职员和工人工资总额
11. 劳动力
A11.1 各部门的劳动力人数(百万)
12. 物价
A12.1 物价总指数(1980年=100)
A12.2 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
A12.3 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上年同月=100)
A12.4 职员和工人生活费用指数上涨率(%)(货物与服务)
13. 投资
A13.1 固定资产总投资
第一章 改革周期与宏观稳定性
A13.2 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
A13.3 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国营企业(%)
A13.4 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国营企业(%)
A13.5 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国营企业(百万人民币元)
A13.6 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国营企业(%)
A13.7 投资的部门划分(所占的百分比)
A13.8 全国基本建设投资部门分配(投资占国家所有部门投资总额的比重)
14. 能源
A14.1 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及其构成
A14.2 若干国家1976-1980年和1981-1985年能源部门占工业投资的比重(%)
行政放权及其后果
概要
改革周期
1988年的宏观经济
第二章 1988-1990年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
1988/1989年的稳定措施
货币政策
投资政策
价格政策及其发展
工资与消费
产量趋势
财政政策
导言
贸易
对1989年稳定计划的评价
1989年6月事件的经济影响
五中全会的经济计划
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三章 增长与公平
A. 增长的决定因素
投资
瓶颈部门
技术进步
背景
B. 分配的平等
第四章 改革与经济效率
价格改革
近期发展情况
总的指南
具体商品分类
农业收购价格
食品零售价格
工业原料价格
有关的税收、补贴及企业调整
1988/1989年的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
企业改革
第五章 贸易、外汇与资信
贸易前景及所需的政策
出口构成
贸易改革
贸易组织
改革外贸承包合同制
出口信贷
许可证制度和关税
1989年6月事件的经济影响
刺激出口的措施与推动出口的办法
汇率发展
对外举债和资信
负债指标的未来趋势
外债管理
今后的行动
第六章 90年代的议事日程与前景
中期宏观经济改革
长期的议事日程
权力下放与企业改革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与中期规划
劳动力市场
社会保障
工业
资源筹措
各章节中的表
1.1 中国:宏观指标
2.1 1987-1989年的利率(%)
2.2 信贷分布情况
2.3 1987-1989年的价格趋势
2.4 产量和支出趋势
经济前景与资信
2.5 财政发展趋势
2.6 1987-1989年外贸发展情况
3.1 预算收入的演变
3.2 净产出与来自工业部门的预算收入之比
3.3 中央及地方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
4.1 重要原材料中由国家分配所占比例
4.2 投资审批权限
4.3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
5.1 基本方案下的中国资信比率
5.2 低方案下的中国资信比率
中期和长期的改革与增长
5.3 基于中国模型的假设
各章节中的图
1.1a 增长,通货膨胀与产量
1.1b 贸易与经常帐户收支
1.2 消费价格指数
2.1 M1和M2的增长率(年)
3.1 各省产出增长情况
4.1 货币与价格变动情况(季)
附录Ⅰ 统计
附录Ⅱ 各章按英文字母排列的注释
宏观政策管理
统计附录各表
1. 国民帐户
A1.1 国民帐户(10亿现价人民币元)
A1.2 国民帐户(10亿1980年不变价格人民币元)
A1.3 国民帐户(暗含的价格减数指数1980=100)
A1.4 国民帐户(按现价计算的百分比增长率)
A1.5 国民帐户(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百分比增长率)
A1.6 国民帐户(按暗含价格减缩指数计算的百分比增长率)
A1.7 增长的源泉(1980年不变价格)
A1.8 各省产量增长率
政府财政
A1.9 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2. 国际收支
A2.1 国际收支(10亿美元)
A2.2 国际收支(百分比增长率)
A2.3 服务(百万美元)
A2.4 转移支付(百万美元)
3. 出口
A3.1 出口商品的构成(百万美元)
A3.2 出口商品的构成(所占的百分比)
A3.3 出口商品的构成(百分比增长率)
价格与市场改革
A3.4 按现价和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出口
A3.5 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百万美元和人民币元)
A3.6 货物和服务出口价格指数
A3.7 出口总额及占世界出口的相对比重
A3.8 出口构成概况(百分比增长率)
4. 进口
A4.1 按海关统计的进口额(到岸价)(百万美元)
A4.2 按海关统计的进口额(到岸价)(所占百分比)
A4.3 按海关计算的进口额(到岸价)(百分比增长率)
A4.4 按现价和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
贸易改革
A4.5 货物和服务进口总额(百万美元和人民币元)
A4.6 货物和服务进口价格指数
5. 外债
A5.1 外债支付与偿还(百万美元)
A5.2 外债利息与债务余额(百万美元)
A5.3 对外借款的条件
6. 货币方面的数据
A6.1 1984-1989年货币情况
A6.2 1985-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情况
A6.3 1984-1989年货币及流通速度发展情况
外国私人直接投资
A6.4 1986-1989年专业和普通银行的本国货币资产负债情况
A6.5 1986-1989年农村信用合作社
A6.6 信贷增长比率
A6.7 发放给农村企业的信贷
7. 财政方面的数据
A7.1 1978-1988年汇总后的政府收入结构
A7.2 1978-1988年政府收入的演变
A7.3 1978-1988年政府支出结构
A7.4 1978-1988年政府支出的演变
A7.5 1978-1988年预算及资金来源
工业和企业改革
A7.6 支出的变化
A7.7 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10亿人民币元及占支出的比重)
A7.8 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的计划和拨款(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A7.9 1987年按地区划分的亏损企业
A7.10 1989-1990年国家预算
8. 农业
A8.1 主要作物的产量(百万吨)
A8.2 主要作物的产量(增长率%)
A8.3 播种总面积(百万公顷)
A8.4 播种总面积(增长率%)
农业
A8.5 主要作物的平均单产(根据播种面积计算的公斤/公顷)
A8.6 主要作物的平均单产(增长率%)
9. 工业
A9.1 工业总产值(百万人民币元)
A9.2 中国:工业总产值(%)
A9.3 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
A9.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率(%)
A9.5 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
A9.6 1963和1980年,若干国家轻工业和工程制造业占制造业总产量的比重(%)
10. 工资
基础设施
A10.1 职员和工人工资总额
11. 劳动力
A11.1 各部门的劳动力人数(百万)
12. 物价
A12.1 物价总指数(1980年=100)
A12.2 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
A12.3 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上年同月=100)
A12.4 职员和工人生活费用指数上涨率(%)(货物与服务)
13. 投资
A13.1 固定资产总投资
第一章 改革周期与宏观稳定性
A13.2 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
A13.3 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国营企业(%)
A13.4 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国营企业(%)
A13.5 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国营企业(百万人民币元)
A13.6 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国营企业(%)
A13.7 投资的部门划分(所占的百分比)
A13.8 全国基本建设投资部门分配(投资占国家所有部门投资总额的比重)
14. 能源
A14.1 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及其构成
A14.2 若干国家1976-1980年和1981-1985年能源部门占工业投资的比重(%)
行政放权及其后果
概要
改革周期
1988年的宏观经济
第二章 1988-1990年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
1988/1989年的稳定措施
货币政策
投资政策
价格政策及其发展
工资与消费
产量趋势
财政政策
导言
贸易
对1989年稳定计划的评价
1989年6月事件的经济影响
五中全会的经济计划
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三章 增长与公平
A. 增长的决定因素
投资
瓶颈部门
技术进步
背景
B. 分配的平等
第四章 改革与经济效率
价格改革
近期发展情况
总的指南
具体商品分类
农业收购价格
食品零售价格
工业原料价格
有关的税收、补贴及企业调整
1988/1989年的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
企业改革
第五章 贸易、外汇与资信
贸易前景及所需的政策
出口构成
贸易改革
贸易组织
改革外贸承包合同制
出口信贷
许可证制度和关税
1989年6月事件的经济影响
刺激出口的措施与推动出口的办法
汇率发展
对外举债和资信
负债指标的未来趋势
外债管理
今后的行动
第六章 90年代的议事日程与前景
中期宏观经济改革
长期的议事日程
权力下放与企业改革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与中期规划
劳动力市场
社会保障
工业
资源筹措
各章节中的表
1.1 中国:宏观指标
2.1 1987-1989年的利率(%)
2.2 信贷分布情况
2.3 1987-1989年的价格趋势
2.4 产量和支出趋势
经济前景与资信
2.5 财政发展趋势
2.6 1987-1989年外贸发展情况
3.1 预算收入的演变
3.2 净产出与来自工业部门的预算收入之比
3.3 中央及地方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
4.1 重要原材料中由国家分配所占比例
4.2 投资审批权限
4.3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
5.1 基本方案下的中国资信比率
5.2 低方案下的中国资信比率
中期和长期的改革与增长
5.3 基于中国模型的假设
各章节中的图
1.1a 增长,通货膨胀与产量
1.1b 贸易与经常帐户收支
1.2 消费价格指数
2.1 M1和M2的增长率(年)
3.1 各省产出增长情况
4.1 货币与价格变动情况(季)
附录Ⅰ 统计
附录Ⅱ 各章按英文字母排列的注释
China:between plan and market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