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 and spread of Guanyin belief

副标题:无

作   者:李利安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23989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将观音信仰纳入了一个信仰体系之中,再通过经典和史料的分析,对观音信仰在印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等历史进程做了考索,指出了观音信仰的特征、类型、内在结构,及其在中土的变化与发展等等,最后总结了中国观音信仰基本特征,即普及性、渗透性、融摄性、简易性、调和性、适应性、世俗性、亲和性。这些研究,有很多是在前人未发的情况下,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同时在材料上也下了不少的功夫,中外学者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大部分都被引用,这说明作者是认真的,而且经过不少的辛苦才撰出这部具有填补空白价值的专著,真是可喜可贺。

目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绪论:观音信仰研究的意义、现状和思路
一、 本研究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 学术界研究现状分析
(一) 印度佛教入华史研究现状
(二) 观音信仰研究现状分析
四、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
一、 对学术界关于观音信仰起源问题诸观点的评析
二、 笔者关于观音信仰起源的意见
第三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发展
一、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及其流传
二、 净土往生型观音信仰的形成及其与称名救难型观音信仰的融合
三、 观音信仰与般若思想的合流及智慧解脱型观音信仰的形成
第四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变革
一、 密教观音信仰的产生及其早期形态
二、 全面密教化观音信仰形态的形成
三、 密教观音信仰在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变异与流行
第五章 古代印度观音灵验信仰及其基本特征
一、 从观音灵验信仰之客体所作的考察
(一) 观音造像的流行及其基本类型
(二) 观音像灵验信仰的七种模式
二、 从观音灵验信仰之主体所作的考察
第六章 观音名称在中国的历史演变与争论
一、 古译时代的观音译名
二、 旧译时代的观音译名
三、 “观音”简称形式的出现
四、 新译时代的观音名称及关于新旧译名的争论
第七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的最初输入及其在中国引起的共鸣
一、 与观音信仰相关的佛教思想的传入及观音译名的最早出现
二、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最早输入
三、 早期观音信仰在中国所引起的共鸣
第八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的全面输入及中国人的选择接受
一、 印度观音信仰的全面输入
(一) 净土系观音信仰经典的输入
(二) 《普门品》的重译与现世救难信仰的进一步传入
(三) 华严系统观音信仰的最早传入
(四) 般若类观音经典的传入
(五) 受记类观音经典的传入
(六) 体现观音与菩萨行关系之经典的输入
(七) 杂密系统观音经典的传入
二、 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对印度观音信仰的理解与接受
(一) 对观音名义与品格的理解
(二) 对救难信仰的热衷
(三) 对净土系观音信仰的有限接受
三、 东晋南北朝时期宗教实践中的观音信仰
(一) 东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实践的盛行
(二) 东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实践的社会性与宗教性
(三) 伪经所体现的观音信仰的时代特征
第九章 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输入的完成及中国人的进一步接受
一、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经典的继续输入
(一) 先期各系观音经典之续补
(二) 密教系统观音经典的输入
二、 对印度观音信仰理解和接受方面的新变化
(一) 对净土系观音信仰的理解与接受
(二) 对智慧解脱型观音信仰兴趣的产生
(三) 密教观音信仰的流行
三、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传播历史的终结
(一)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传播的历史总结
(二)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终止输入以后观音信仰在中国的基本走向
第十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中国化及其基本特征
一、 印度观音信仰中国化在正统佛教内的体现
(一) 印度佛教观音身世信仰的中国化
(二) 印度佛教观音显化信仰的中国化
(三) 印度佛教观音灵感信仰的中国化
(四) 印度佛教观音道场信仰的中国化
二、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中国化在民间信仰领域的表现
(一) 道教信仰影响下的观音神格化
(二)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观音伦理化
三、 中国化观音信仰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特征
(一) 中国化观音信仰的两重文化结构
(二) 中国观音宗教文化的两重结构
(三) 中国化观音信仰的宗教思想结构
(四) 中国化观音信仰的基本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Origin and spread of Guanyin belief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