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包括散文写作技巧和散文分析选析两篇。
目录
上编 散文写作技巧 11
散文的主要特点 13
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 15
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19
自由多样和严谨集中的和谐统一 23
篇幅短小精悍 重视语言锤炼 27
散文的语体和表达方式 33
语体和散文的语体 33
描写:白描和细描 37
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2
叙述、说明和议论 47
叙事性散文 52
写人和记事 52
刻画人物:静动相辅 57
刻画人物:心声相成 63
描写性散文 69
真切、清晰地再现自然景物 69
移步换形、定点辐射和住形变位 74
寓情于景和借景说理 78
借物言志、以物喻人和托物寄情 82
抒情性散文 87
散文的抒情和抒情的散文 87
真实诚挚和“文中有我” 90
触物起情和兴体小品 94
远方赠寄及悼怀文字 98
议论性散文 104
形象的说理:寓理于形 105
抒情的议沦:理在情中 109
巧于因借和联想发挥 112
寓庄于谐和谐趣氛围 116
下编 散文分体选析 121
写人 123
芭蕉花 123
最初的带路人 130
难忘的眼神和泪光 136
记事 144
卖书 144
不能忘却的记忆 149
写景 155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155
日出 158
山色 163
记游 168
桃花源新记 168
登上景山之巅 178
名城赋 185
夜宿泉州 185
广州抒情 189
借物言志 194
我爱莲有实 194
丑石 197
以物喻人 201
落霞紫 201
苦竹 209
托物寄情 217
往事(七) 217
快阁的紫藤花 220
榴花赋 224
兴体小品 229
匆匆 229
大雁飞来了 232
悼怀 237
给亡妇 237
怀鲁迅 243
抒情书信 246
春来 246
寄异云 249
出发前给三哥的信 255
散文诗 262
叶笛 262
早霞短笛(五章) 263
啊,洪湖水 266
杂文 270
奇怪 270
面具 274
从催肥鸡不香说起 276
读后感 279
从一篇古文看调查研究 279
一篇短小精悍的读后感—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284
随笔 287
立春随笔 287
春笋漫笔 291
散文的主要特点 13
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 15
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19
自由多样和严谨集中的和谐统一 23
篇幅短小精悍 重视语言锤炼 27
散文的语体和表达方式 33
语体和散文的语体 33
描写:白描和细描 37
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2
叙述、说明和议论 47
叙事性散文 52
写人和记事 52
刻画人物:静动相辅 57
刻画人物:心声相成 63
描写性散文 69
真切、清晰地再现自然景物 69
移步换形、定点辐射和住形变位 74
寓情于景和借景说理 78
借物言志、以物喻人和托物寄情 82
抒情性散文 87
散文的抒情和抒情的散文 87
真实诚挚和“文中有我” 90
触物起情和兴体小品 94
远方赠寄及悼怀文字 98
议论性散文 104
形象的说理:寓理于形 105
抒情的议沦:理在情中 109
巧于因借和联想发挥 112
寓庄于谐和谐趣氛围 116
下编 散文分体选析 121
写人 123
芭蕉花 123
最初的带路人 130
难忘的眼神和泪光 136
记事 144
卖书 144
不能忘却的记忆 149
写景 155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155
日出 158
山色 163
记游 168
桃花源新记 168
登上景山之巅 178
名城赋 185
夜宿泉州 185
广州抒情 189
借物言志 194
我爱莲有实 194
丑石 197
以物喻人 201
落霞紫 201
苦竹 209
托物寄情 217
往事(七) 217
快阁的紫藤花 220
榴花赋 224
兴体小品 229
匆匆 229
大雁飞来了 232
悼怀 237
给亡妇 237
怀鲁迅 243
抒情书信 246
春来 246
寄异云 249
出发前给三哥的信 255
散文诗 262
叶笛 262
早霞短笛(五章) 263
啊,洪湖水 266
杂文 270
奇怪 270
面具 274
从催肥鸡不香说起 276
读后感 279
从一篇古文看调查研究 279
一篇短小精悍的读后感—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284
随笔 287
立春随笔 287
春笋漫笔 291
散文写作技巧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