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people’s Buddhist beliefs in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and sixth centuries

副标题:无

作   者:侯旭东著

分类号:

ISBN:978750042278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目录
绪论
一 目的与意义
二 造像记著录与研究的历史回顾
三 本书的基本思路
上篇 佛教流行北方社会的历史背景
一 僧人游方及其作用
二 传闻、传闻集及其作用——“释氏辅教之书”新探
(一) “释氏辅教之书”的写作动机与态度
(二) “释氏辅教之书”的性质
(三) 传闻、传闻集的传播渠道
三 神奇灵验与接受佛教
四 天堂地狱观念的传播与影响——以游冥间传闻为中心
(一) 天堂地狱说在弘法中的地位及传播途径
(二) 游冥间传闻内容解析
(三) 天堂地狱观念对信徒的影响及其成因
五 小结
中篇 造像记所见民众信仰研究
一 引论
(一) 造像记结构
(二) 造像者身份特点与参与造像的形式——兼论分类统计之原则
(三) 民众信仰的非系统性——论造像题材与祈愿之关系
二 民众崇奉对象的历史演进——造像题材为中心的考察
(一) 崇奉对象的历史演进
1 释迦造像
2 弥勒造像
3 观世音造像
4 无量寿(阿弥陀)造像
5 卢舍那造像
6 多宝造像
7 思惟造像
8 浮图、塔
9 佛像
10 像
11 玉像
12 石像
13 天宫像
(二) 崇奉对象演进原因探析
三 民众愿望探微——发愿文内容之研究
(一) 生、托生、值生与升、腾、登——兼论民众生死观的演变
(二) 离苦得乐
1 离苦
2 得乐
(三) 生天与托生西方净土
1 生天
2 托生西方净土
(四) 值佛闻法与龙华会首——兼论大乘起义的心理基础
1 值佛闻法
2 龙华会首
(五) 成佛与成正觉
(六) 世俗祈愿——略论民众人生取向的变化
(七) 民众的社会观念:“众生”与“家”——以发愿对象及其与祈愿内容的关系为中心
1 “众生”观念的影响
2 “家庭”——民众关注的核心
四 民众对法、佛、像与觉悟之途的理解——B型造像佛法意义部分剖析
(一) B型造像佛法意义部分所见民众之认识
(二) “成佛像身观”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五 小结
下篇 民众佛教修持方式的特点与佛教信仰的社会影响
一 民众造像供养的内涵与特点
(一) 造像流程与供养活动的内涵
(二) 僧团上层对造像兴福的要求
(三) 信徒对要求的反应及成因
(四) 民众造像活动的特点
二 民众信仰的社会影响
(一) 佛教信仰与社会团结
(二) 追福之风的形成与影响
(三) 造像“猥滥”与僧伽之整肃企图——以本土经典为中心
结论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400-580年纪年造像目录
后记
英文目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Common people’s Buddhist beliefs in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and sixth centurie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