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论工业化:20世纪中国主流经济思想
第一篇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上半期中国工业化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最早提出工业化要求的近代洋务思想评析
第一章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化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工业化思想初步形成:近代重商思想
序
第三节 典型的工业化思想形态:以工立国及振兴实业思想
第二章 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转折——工业化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传统农业经济思想的转变
第二节 传统财富生产及财政观念的转变
第三节 传统义利观和消费观的转变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清末及民国政府的奖励实业政策和经济立法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关于工业化问题的论争
第二篇 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结构问题
第一节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指导思想之形成
第一章 20世纪50—70年代工业化道路的演进
第二节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业化道路的形成
第三节 50——70年代工业化道路之理论分析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中国调整经济结构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六五”期间调整经济结构的思想
第二节 以结构优化为基点的产业政策的推出
第三节 结构分析方法的理论评析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理论思路及战略决策
第一节 80年代末的治理、整顿决策
第二节 90年代产业政策选择的理论思路
第三节 90年代中国产业发展战略评析
第三篇 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经济增长问题
第一节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章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高增长、高积累、高投入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50—7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评析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第一节 80年代上半期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
第二节 80年代下半期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完善
第三节 8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路及战略决策
第一节 9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思路分析
第二节 90年代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
第四篇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现代化战略
第一节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第一章 社会改革和技术改革相联系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思想发展评析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的理论及战略
第二章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业现代化战略
第一节 80年代上半期农业现代化战略发展评析
第二节 80年代下半期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思考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思路及总体战略
第一节 90年代农业现代化理论思路评析
第二节 90年代农业发展总体战略评析
第五篇 中国区域工业化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问题
第一节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形成
第一章 20世纪50—70年代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第二节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理论评析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梯度推移”战略
第一节 “梯度推移”区域发展战略的形成
第二节 “梯度推移”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90年代区域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战略决策
第二节 90年代区域发展模式的新构想
第六篇 中国工业化与经济运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体制的演变
第二节 经济调整时期及“文革”期间经济体制概述
第三节 50—70年代经济体制评析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改革思想
第一节 80年代上半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及理论
第二节 80年代下半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及实践
第三节 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评析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体制改革思想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结语: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总论
var cpro_id = 'u317582';
导论工业化:20世纪中国主流经济思想
第一篇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上半期中国工业化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最早提出工业化要求的近代洋务思想评析
第一章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化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工业化思想初步形成:近代重商思想
序
第三节 典型的工业化思想形态:以工立国及振兴实业思想
第二章 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转折——工业化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传统农业经济思想的转变
第二节 传统财富生产及财政观念的转变
第三节 传统义利观和消费观的转变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清末及民国政府的奖励实业政策和经济立法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关于工业化问题的论争
第二篇 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结构问题
第一节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指导思想之形成
第一章 20世纪50—70年代工业化道路的演进
第二节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业化道路的形成
第三节 50——70年代工业化道路之理论分析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中国调整经济结构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六五”期间调整经济结构的思想
第二节 以结构优化为基点的产业政策的推出
第三节 结构分析方法的理论评析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理论思路及战略决策
第一节 80年代末的治理、整顿决策
第二节 90年代产业政策选择的理论思路
第三节 90年代中国产业发展战略评析
第三篇 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经济增长问题
第一节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章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高增长、高积累、高投入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50—7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评析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第一节 80年代上半期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
第二节 80年代下半期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完善
第三节 8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路及战略决策
第一节 9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思路分析
第二节 90年代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
第四篇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现代化战略
第一节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第一章 社会改革和技术改革相联系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思想发展评析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的理论及战略
第二章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业现代化战略
第一节 80年代上半期农业现代化战略发展评析
第二节 80年代下半期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思考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思路及总体战略
第一节 90年代农业现代化理论思路评析
第二节 90年代农业发展总体战略评析
第五篇 中国区域工业化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问题
第一节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形成
第一章 20世纪50—70年代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第二节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理论评析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梯度推移”战略
第一节 “梯度推移”区域发展战略的形成
第二节 “梯度推移”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90年代区域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战略决策
第二节 90年代区域发展模式的新构想
第六篇 中国工业化与经济运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体制的演变
第二节 经济调整时期及“文革”期间经济体制概述
第三节 50—70年代经济体制评析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改革思想
第一节 80年代上半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及理论
第二节 80年代下半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及实践
第三节 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评析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体制改革思想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结语: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总论
var cpro_id = 'u317582';
赵晓雷(1955~ ),浙江缙云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