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论文集

副标题:无

作   者: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

分类号:

ISBN:978710301373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这本论文集是以1979、1986年在武汉举行的两次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上提交的论文为基础进行编选的。这两次学术报告会集中展示了当前我国和声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状况及1978年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主要学术成果和水平。本书书题“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 技法”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实际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同一课题。

目录


和声运用上的民族风格问题 江定仙
和声民族化的历史和现状 苏夏
和声逻辑概论 马国华
和声力学研究--论音高集合纵列的分类及和声张力效应定量化分析 高为杰
论和声的广义功能 杨通八
和声音响的多维性 蔡松琦
近现代和弦的数列系简论 童忠良
近现代音乐中音高序列中心的迁移与古典转调 林云
和声和风格性与传统和声教学 吴式锴
论同宫场 谢功成 马国华
五声纵合性和声结构的探讨 桑桐
我国民间多声与近现代和声 樊祖萌
对于半升半降音功能依归的探究 赵宋光
论五声性旋律与功能体系和声的结合 刘学严
论多调性处理手法 桑桐
欧洲近现代音乐中五声旋律的和声运用 沈一鸣
“神秘主义者”斯克里亚宾及其和声手法 汪成用
论勋伯格的自由无调性和声 姚盛昌
论巴托克多调式和声中的和弦结构形式 陈世宾
调性的深层结构--德彪西双调性构思浅析 姚亚平
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调思维的特征 赵德义
兴德米特和声分析程序设计 杨路
十二音技法在中国作品中的运用 郑英烈
我国当代音乐作品的和声创新问题 王安国
附录[一]
临界点上的思考 彭志敏 刘健 崔宪
附录[二]
我国出版的和声学专著、译著及学术论文目录 王安国辑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论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