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企业涉税业务全程操作指南:纳税避税税务稽查》内容简介:发展完善国家体制,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必然会产生纳税义务。当偷、逃、骗、抗税等野蛮手段在科学而先进的稽查技术面前无法抬头的时候,利用合理的税收筹划规避掉多余的税负成为企业家的终极目标。但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仍然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之中:这样的避税方法是否真的合法合理?如何能知晓税务稽查的具体方案和流程,并在第一时间做好自查,最大限度地降低涉税风险?有鉴于此,本书致力于将纳税、避税与稽查三位集于一体:纳税流程清晰全面,避税方法简便周到,稽查步骤具体深入、丝丝入扣,三方既独立成文又互为前因后果。《企业涉税业务全程操作指南:纳税避税税务稽查》全程为您分忧解难,是一本让您十分贴心的随身工具书。
目录
目录
序 避税:法律未禁止的,就是允许的
第一篇 基本理论篇
第1章 企业纳税概述
1.1 税收制度概论
1.1.1 我国目前的税制状况
1.1.2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
1.2 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1.2.1 纳税人的权利
1.2.2 纳税人的义务
1.3 纳税程序
1.3.1 税务登记
1.3.2 纳税申报
1.3.3 税款缴纳
1.3.4 发票管理
第2章 企业避税筹划概述
2.1 树立避税理念
2.1.1 合理避税是企业的权利
2.1.2 合理避税与偷税等的区别
2.1.3 正确认识合理避税的目标
2.1.4 合理避税的长远意义
2.2 具备合理避税的素质
2.2.1 熟悉税法并时刻关注政策趋势
2.2.2 遵守职业道德
2.2.3 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2.2.4 能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
2.3 合理避税的意识要素
2.3.1 价格筹划意识
2.3.2 税收优惠政策筹划意识
2.3.3 漏洞筹划意识
2.3.4 法规空白筹划意识
2.3.5 规避筹划意识
2.3.6 弹性筹划意识
2.4 避税应遵循的原则
2.4.1 合法性原则
2.4.2 有效性原则
2.4.3 防范风险原则
2.4.4 成本效益原则
2.4.5 整体性原则
2.5 应掌握的避税切入点
2.5.1 从税基入手合理避税
2.5.2 从税率入手合理避税
2.5.3 从纳税人入手合理避税
2.5.4 从地区入手合理避税
2.5.5 从税收优惠政策入手合理避税
第3章 企业税务稽查概述
3.1 税务稽查概述
3.1.1 税务稽查的内容
3.1.2 税务稽查的职能
3.2 税务稽查的流程
3.2.1 税务稽查的重点
3.2.2 税务稽查的形式
3.2.3 税务稽查的程序
3.3 税务稽查的方法
3.3.1 查账法
3.3.2 调查法
3.3.3 分析法
第4章 企业纳税风险的控制
4.1 纳税风险概述
4.1.1 纳税风险的概念
4.1.2 纳税风险的几种类型
4.1.3 企业纳税风险的成因
4.2 常见的涉税违法行为
4.2.1 发票犯罪
4.2.2 偷税罪
4.2.3 骗取出口退税罪
4.2.4 逃避追缴欠税罪
4.2.5 抗税罪
4.3 比较典型的风险控制措施
4.3.1 建立有效的涉税控制系统
4.3.2 搞好汇算清缴,减少涉税风险
4.3.3 先做纳税审查,改制少担风险
4.3.4 进行税务审计,降低收购风险
4.3.5 注意年终奖金发放的风险
4.3.6 注意防范涉票风险
第5章 纳税人权益的维护
5.1 税务行政复议
5.2 税务行政诉讼
5.3 税务行政处罚
5.4 税务行政赔偿
5.5 税务代理
第6章 增值税
6.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6.1.1 纳税义务人
6.1.2 增值税征税范围
6.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6.2.1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6.2.2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6.2.3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6.3 申报与缴纳
6.4 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6.4.1 增值税的免征
6.4.2 出口退税
6.5 增值税的避税筹划
6.5.1 利用增值税纳税人的特点筹划
6.5.2 利用兼营行为的筹划
6.5.3 利用混合销售行为的筹划
6.5.4 利用不同退税方式的筹划
6.6 与增值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6.6.1 增值税稽查要点
6.6.2 具体稽查方法
6.6.3 企业自查方法
第7章 消费税
7.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7.1.1 纳税人
7.1.2 征税范围
7.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7.2.1 消费税税率
7.2.2 自产自销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
7.2.3 自产自用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
7.2.4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
7.2.5 随同商品销售的包装物消费税的确定
7.2.6 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处理
7.2.7 进口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
7.2.8 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7.3 申报与缴纳
7.3.1 纳税申报
7.3.2 报缴税款
7.4 消费税的优惠政策
7.5 消费税的避税筹划分析
7.5.1 已纳税款扣除的筹划分析
7.5.2 将应税消费品用于其他方面的筹划分析
7.5.3 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筹划分析
7.5.4 混合销售行为的筹划分析
7.5.5 出口退税的筹划分析
7.5.6 利用货款结算方式的筹划分析
7.6 与消费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7.6.1 消费税稽查要点
7.6.2 具体稽查方法
第8章 营业税
8.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8.1.1 营业税的纳税人
8.1.2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8.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8.2.1 营业税税率计算
8.2.2 营业税的会计处理
8.3 申报与缴纳
8.3.1 纳税申报表
8.3.2 税款缴纳
8.4 营业税的优惠政策
8.5 营业税的避税筹划
8.6 与营业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8.6.1 营业税稽查要点
8.6.2 具体稽查方法
8.6.3 企业自查方法
第三篇 所得税篇
第9章 企业所得税
9.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9.1.1 纳税义务人
9.1.2 征税范围
9.2 企业所得税税率
9.3 企业所得税计算及会计处理
9.3.1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9.3.2 公司收入总额的确定
9.3.3 准予扣除项目与不得扣除项目
9.3.4 核定征收方式
9.3.5 有关资产的处理
9.3.6 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
9.3.7 应缴入库的所得税额
9.3.8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9.4 申报与缴纳
9.4.1 企业所得税的预缴
9.4.2 纳税申报的地点和时间
9.4.3 纳税申报的资料
9.5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9.6 企业所得税的避税筹划
9.6.1 对企业组织形式的税收筹划
9.6.2 对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税收筹划
9.6.3 利用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政策的筹划
9.6.4 损失列支有技巧
9.6.5 把握扣除限额节税取之有道
9.6.6 利用折旧年限进行税务筹划
9.7 与企业所得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9.7.1 具体稽查方法
9.7.2 企业自查方法
第10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10.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0.1.1 纳税义务人
10.1.2 纳税范围
10.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0.2.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0.2.2 准予列支的项目
10.2.3 不得列为成本、费用和损失的项目
10.2.4 其他特殊规定
10.2.5 外企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0.3 外企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
10.3.1 纳税申报与缴纳应注意事项
10.3.2 纳税申报表
10.4 外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10.4.1 减免税优惠
10.4.2 再投资退税优惠
10.4.3 亏损弥补
10.4.4 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
10.5 外企所得税的避税筹划
10.5.1 利用再投资优惠政策的筹划
10.5.2 合理分配费用的筹划
10.6 与外企所得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10.6.1 准予列支项目的稽查
10.6.2 无形资产的自查与稽查
10.6.3 特殊业务收入的稽查
10.6.4 存货认定和计价的稽查
第11章 个人所得税
11.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
11.1.1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11.1.2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11.2 个人所得税税率和计算方法
11.3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税款的计算办法及会计处理
11.3.1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税款的计算办法
11.3.2 会计处理
13.3.3 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申报
11.4 申报与缴纳
11.5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政策
11.6 个人所得税的避税筹划
11.6.1 课税对象的筹划
11.6.2 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
11.6.3 承包承租经营的筹划
11.6.4 个人独资和个体工商户纳税筹划
11.7 与个人所得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11.7.1 具体稽查方法
11.7.2 自查方法
第四篇 其他税种篇
第12章 关税
12.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2.1.1 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12.1.2 关税的纳税范围
12.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2.2.1 关税的税率
12.2.2 关税的计算
12.2.3 应纳关税的计算
12.2.4 关税的账务处理
12.3 关税的优惠政策
12.3.1 关税的减免
12.3.2 关税的缴纳与退补
12.4 关税的避税筹划
12.4.1 利用关税优惠税率筹划
12.4.2 利用“实质性加工标准”进行筹划
12.4.3 利用关税的完税价格进行纳税筹划
12.4.4 避免反倾销税筹划
12.4.5 利用保税制度筹划
第13章 土地增值税
13.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3.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3.2.1 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13.2.2 土地增值税的计算
13.2.3 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3.3 申报与缴纳
13.4 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13.5 土地增值税的避税筹划
13.5.1 利用借款利息的筹划
13.5.2 利用建房方式的筹划
13.5.3 分散经营收入的筹划
13.6 与土地增值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13.6.1 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的稽查
13.6.2 土地增值税避税问题的稽查
第14章 其他税种的纳税概述
14.1 城市维护建设税
14.1.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1.2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计算
14.1.3 城市维护建设税申报与缴纳
14.2 印花税
14.2.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2.2 印花税税率计算
14.2.3 印花税申报与缴纳
14.3 契税
14.3.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3.2 契税税率计算
14.3.3 契税申报与缴纳
14.4 车船使用税
14.4.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4.2 车船使用税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4.4.3 车船使用税申报与缴纳
14.5 房产税
14.5.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5.2 房产税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4.5.3 房产税申报与缴纳
14.6 城镇土地使用税
14.6.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6.2 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4.6.3 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与缴纳
14.7 资源税
14.7.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7.2 资源税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4.7.3 资源税申报与缴纳
14.8 小税种的优惠政策
14.8.1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减免
14.8.2 印花税的减免
14.8.3 契税的减免
14.8.4 车船使用税的减免
14.8.5 房产税的减免
14.8.6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
14.8.7 资源税的减免
第15章 小税种的避税筹划
15.1 印花税的筹划
15.1.1 降低计税依据的印花税纳税筹划
15.1.2 压缩金额筹划法
15.2 房产出租的税收筹划
15.3 资源税的筹划
第16章 小税种的稽查事项
16.1 房产税的主要稽查方法
16.2 车船使用税的稽查内容和方法
16.3 印花税的主要稽查方法
16.4 资源税的稽查方法
16.5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稽查方法
16.6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稽查方法
第五篇 典型案例解读篇
第17章 行业合理避税综合案例
17.1 房地产业
17.2 金融保险业
17.3 高新技术企业
17.4 旅游服务业
17.5 文化和娱乐业
17.6 商场零售业
17.7 出版印刷业
17.8 酒类行业
17.8.1 购原料酒变为收购原料酒厂可节省消费税
17.8.2 消费税兼营分别核算防止高税率
17.8.3 成套盒装应税消费品改变环节可节税
17.9 钢铁企业
第18章 涉税违法案例分析
18.1 涉票案例
18.1.1 销售一辆汽车 开具两张不同发票
18.1.2 虚开一张票 补税八千元
18.2 偷税案例
18.2.1 化工企业“车皮费”上玩猫腻
18.2.2 端午节发福利泄露仓库秘密
18.3 骗税案例
18.3.1 台州破获1.3亿元骗税大案 涉案人员涉及10多省市
18.3.2 903骗取出口退税案
第19章 税务稽查综合案例
19.1 房地产开发企业偷税的常用手法及税务稽查方法
19.2 商品流通企业的营业费检查
19.3 如何稽查外资企业清算所得
19.4 某企业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稽查
19.5 对纳税人账外账的稽查技巧
19.6 如何利用分析检查方法进行税务稽查
19.7 对视同销售行为怎样稽查
附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已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参考文献
}'{X
序 避税:法律未禁止的,就是允许的
第一篇 基本理论篇
第1章 企业纳税概述
1.1 税收制度概论
1.1.1 我国目前的税制状况
1.1.2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
1.2 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1.2.1 纳税人的权利
1.2.2 纳税人的义务
1.3 纳税程序
1.3.1 税务登记
1.3.2 纳税申报
1.3.3 税款缴纳
1.3.4 发票管理
第2章 企业避税筹划概述
2.1 树立避税理念
2.1.1 合理避税是企业的权利
2.1.2 合理避税与偷税等的区别
2.1.3 正确认识合理避税的目标
2.1.4 合理避税的长远意义
2.2 具备合理避税的素质
2.2.1 熟悉税法并时刻关注政策趋势
2.2.2 遵守职业道德
2.2.3 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2.2.4 能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
2.3 合理避税的意识要素
2.3.1 价格筹划意识
2.3.2 税收优惠政策筹划意识
2.3.3 漏洞筹划意识
2.3.4 法规空白筹划意识
2.3.5 规避筹划意识
2.3.6 弹性筹划意识
2.4 避税应遵循的原则
2.4.1 合法性原则
2.4.2 有效性原则
2.4.3 防范风险原则
2.4.4 成本效益原则
2.4.5 整体性原则
2.5 应掌握的避税切入点
2.5.1 从税基入手合理避税
2.5.2 从税率入手合理避税
2.5.3 从纳税人入手合理避税
2.5.4 从地区入手合理避税
2.5.5 从税收优惠政策入手合理避税
第3章 企业税务稽查概述
3.1 税务稽查概述
3.1.1 税务稽查的内容
3.1.2 税务稽查的职能
3.2 税务稽查的流程
3.2.1 税务稽查的重点
3.2.2 税务稽查的形式
3.2.3 税务稽查的程序
3.3 税务稽查的方法
3.3.1 查账法
3.3.2 调查法
3.3.3 分析法
第4章 企业纳税风险的控制
4.1 纳税风险概述
4.1.1 纳税风险的概念
4.1.2 纳税风险的几种类型
4.1.3 企业纳税风险的成因
4.2 常见的涉税违法行为
4.2.1 发票犯罪
4.2.2 偷税罪
4.2.3 骗取出口退税罪
4.2.4 逃避追缴欠税罪
4.2.5 抗税罪
4.3 比较典型的风险控制措施
4.3.1 建立有效的涉税控制系统
4.3.2 搞好汇算清缴,减少涉税风险
4.3.3 先做纳税审查,改制少担风险
4.3.4 进行税务审计,降低收购风险
4.3.5 注意年终奖金发放的风险
4.3.6 注意防范涉票风险
第5章 纳税人权益的维护
5.1 税务行政复议
5.2 税务行政诉讼
5.3 税务行政处罚
5.4 税务行政赔偿
5.5 税务代理
第6章 增值税
6.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6.1.1 纳税义务人
6.1.2 增值税征税范围
6.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6.2.1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6.2.2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6.2.3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6.3 申报与缴纳
6.4 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6.4.1 增值税的免征
6.4.2 出口退税
6.5 增值税的避税筹划
6.5.1 利用增值税纳税人的特点筹划
6.5.2 利用兼营行为的筹划
6.5.3 利用混合销售行为的筹划
6.5.4 利用不同退税方式的筹划
6.6 与增值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6.6.1 增值税稽查要点
6.6.2 具体稽查方法
6.6.3 企业自查方法
第7章 消费税
7.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7.1.1 纳税人
7.1.2 征税范围
7.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7.2.1 消费税税率
7.2.2 自产自销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
7.2.3 自产自用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
7.2.4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
7.2.5 随同商品销售的包装物消费税的确定
7.2.6 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处理
7.2.7 进口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
7.2.8 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7.3 申报与缴纳
7.3.1 纳税申报
7.3.2 报缴税款
7.4 消费税的优惠政策
7.5 消费税的避税筹划分析
7.5.1 已纳税款扣除的筹划分析
7.5.2 将应税消费品用于其他方面的筹划分析
7.5.3 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筹划分析
7.5.4 混合销售行为的筹划分析
7.5.5 出口退税的筹划分析
7.5.6 利用货款结算方式的筹划分析
7.6 与消费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7.6.1 消费税稽查要点
7.6.2 具体稽查方法
第8章 营业税
8.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8.1.1 营业税的纳税人
8.1.2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8.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8.2.1 营业税税率计算
8.2.2 营业税的会计处理
8.3 申报与缴纳
8.3.1 纳税申报表
8.3.2 税款缴纳
8.4 营业税的优惠政策
8.5 营业税的避税筹划
8.6 与营业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8.6.1 营业税稽查要点
8.6.2 具体稽查方法
8.6.3 企业自查方法
第三篇 所得税篇
第9章 企业所得税
9.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9.1.1 纳税义务人
9.1.2 征税范围
9.2 企业所得税税率
9.3 企业所得税计算及会计处理
9.3.1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9.3.2 公司收入总额的确定
9.3.3 准予扣除项目与不得扣除项目
9.3.4 核定征收方式
9.3.5 有关资产的处理
9.3.6 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
9.3.7 应缴入库的所得税额
9.3.8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9.4 申报与缴纳
9.4.1 企业所得税的预缴
9.4.2 纳税申报的地点和时间
9.4.3 纳税申报的资料
9.5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9.6 企业所得税的避税筹划
9.6.1 对企业组织形式的税收筹划
9.6.2 对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税收筹划
9.6.3 利用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政策的筹划
9.6.4 损失列支有技巧
9.6.5 把握扣除限额节税取之有道
9.6.6 利用折旧年限进行税务筹划
9.7 与企业所得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9.7.1 具体稽查方法
9.7.2 企业自查方法
第10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10.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0.1.1 纳税义务人
10.1.2 纳税范围
10.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0.2.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0.2.2 准予列支的项目
10.2.3 不得列为成本、费用和损失的项目
10.2.4 其他特殊规定
10.2.5 外企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0.3 外企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
10.3.1 纳税申报与缴纳应注意事项
10.3.2 纳税申报表
10.4 外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10.4.1 减免税优惠
10.4.2 再投资退税优惠
10.4.3 亏损弥补
10.4.4 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
10.5 外企所得税的避税筹划
10.5.1 利用再投资优惠政策的筹划
10.5.2 合理分配费用的筹划
10.6 与外企所得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10.6.1 准予列支项目的稽查
10.6.2 无形资产的自查与稽查
10.6.3 特殊业务收入的稽查
10.6.4 存货认定和计价的稽查
第11章 个人所得税
11.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
11.1.1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11.1.2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11.2 个人所得税税率和计算方法
11.3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税款的计算办法及会计处理
11.3.1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税款的计算办法
11.3.2 会计处理
13.3.3 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申报
11.4 申报与缴纳
11.5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政策
11.6 个人所得税的避税筹划
11.6.1 课税对象的筹划
11.6.2 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
11.6.3 承包承租经营的筹划
11.6.4 个人独资和个体工商户纳税筹划
11.7 与个人所得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11.7.1 具体稽查方法
11.7.2 自查方法
第四篇 其他税种篇
第12章 关税
12.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2.1.1 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12.1.2 关税的纳税范围
12.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2.2.1 关税的税率
12.2.2 关税的计算
12.2.3 应纳关税的计算
12.2.4 关税的账务处理
12.3 关税的优惠政策
12.3.1 关税的减免
12.3.2 关税的缴纳与退补
12.4 关税的避税筹划
12.4.1 利用关税优惠税率筹划
12.4.2 利用“实质性加工标准”进行筹划
12.4.3 利用关税的完税价格进行纳税筹划
12.4.4 避免反倾销税筹划
12.4.5 利用保税制度筹划
第13章 土地增值税
13.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3.2 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3.2.1 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13.2.2 土地增值税的计算
13.2.3 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3.3 申报与缴纳
13.4 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13.5 土地增值税的避税筹划
13.5.1 利用借款利息的筹划
13.5.2 利用建房方式的筹划
13.5.3 分散经营收入的筹划
13.6 与土地增值税有关的稽查事项
13.6.1 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的稽查
13.6.2 土地增值税避税问题的稽查
第14章 其他税种的纳税概述
14.1 城市维护建设税
14.1.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1.2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计算
14.1.3 城市维护建设税申报与缴纳
14.2 印花税
14.2.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2.2 印花税税率计算
14.2.3 印花税申报与缴纳
14.3 契税
14.3.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3.2 契税税率计算
14.3.3 契税申报与缴纳
14.4 车船使用税
14.4.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4.2 车船使用税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4.4.3 车船使用税申报与缴纳
14.5 房产税
14.5.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5.2 房产税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4.5.3 房产税申报与缴纳
14.6 城镇土地使用税
14.6.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6.2 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4.6.3 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与缴纳
14.7 资源税
14.7.1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4.7.2 资源税税率计算及会计处理
14.7.3 资源税申报与缴纳
14.8 小税种的优惠政策
14.8.1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减免
14.8.2 印花税的减免
14.8.3 契税的减免
14.8.4 车船使用税的减免
14.8.5 房产税的减免
14.8.6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
14.8.7 资源税的减免
第15章 小税种的避税筹划
15.1 印花税的筹划
15.1.1 降低计税依据的印花税纳税筹划
15.1.2 压缩金额筹划法
15.2 房产出租的税收筹划
15.3 资源税的筹划
第16章 小税种的稽查事项
16.1 房产税的主要稽查方法
16.2 车船使用税的稽查内容和方法
16.3 印花税的主要稽查方法
16.4 资源税的稽查方法
16.5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稽查方法
16.6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稽查方法
第五篇 典型案例解读篇
第17章 行业合理避税综合案例
17.1 房地产业
17.2 金融保险业
17.3 高新技术企业
17.4 旅游服务业
17.5 文化和娱乐业
17.6 商场零售业
17.7 出版印刷业
17.8 酒类行业
17.8.1 购原料酒变为收购原料酒厂可节省消费税
17.8.2 消费税兼营分别核算防止高税率
17.8.3 成套盒装应税消费品改变环节可节税
17.9 钢铁企业
第18章 涉税违法案例分析
18.1 涉票案例
18.1.1 销售一辆汽车 开具两张不同发票
18.1.2 虚开一张票 补税八千元
18.2 偷税案例
18.2.1 化工企业“车皮费”上玩猫腻
18.2.2 端午节发福利泄露仓库秘密
18.3 骗税案例
18.3.1 台州破获1.3亿元骗税大案 涉案人员涉及10多省市
18.3.2 903骗取出口退税案
第19章 税务稽查综合案例
19.1 房地产开发企业偷税的常用手法及税务稽查方法
19.2 商品流通企业的营业费检查
19.3 如何稽查外资企业清算所得
19.4 某企业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稽查
19.5 对纳税人账外账的稽查技巧
19.6 如何利用分析检查方法进行税务稽查
19.7 对视同销售行为怎样稽查
附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已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参考文献
}'{X
纳税、避税、税务稽查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