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与黎派音乐

副标题:无

作   者:孙继南著

分类号:

ISBN:978780692261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黎锦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登上中国乐坛的音乐大师。他为当时还生活在封建社会阴影下的中国孩子们写的歌舞音乐作品,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风靡全国,以“美”和“爱”的甘露,滋润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心田。作曲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确立了中国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的新体裁、新乐风;20年代中后期,作曲家又为成年人谱写出别具一格的“时代曲”,在城市平民大众之中广为传唱,开中国流行音乐之先河。   黎锦晖的音乐道路,曲折而艰辛。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学派的多方面复杂因素,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黎锦晖现象”,即包括黎氏儿童歌舞曲和成人时代曲在内的“黎派音乐”,一方面在学校、社会广为流传、备受欢迎,另一方面又几乎从一开始就被视为音乐艺术的“另类”,或遭执政当局名令禁演禁唱,或被学者文人非议抨击、鄙夷蔑视,身陷“四面楚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黎氏儿童歌舞音乐逐步得到了应有的肯定,而他的“时代曲”却依然囿于禁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黎锦晖背负着“靡靡之音”和“黄色音乐鼻祖”的罪名。而音乐界谈“黄”色变,讳莫如深,致使这方面问题长期笼罩在人云亦云、是非莫辩的历史迷雾之中。   本书旨在通过已掌握的可靠史料、史实,对黎锦晖其人、其作加以评述,冀盼有助于读者对历史上“黎锦晖现象”的进一步思考,认识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有利于继承、发扬这份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黎锦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登上中国乐坛的音乐大师。他为当时还生活在封建社会阴影下的中国孩子们写的歌舞音乐作品,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风靡全国,以“美”和“爱”的甘露,滋润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心田。作曲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确立了中国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的新体裁、新乐风;20年代中后期,作曲家又为成年人谱写出别具一格的“时代曲”,在城市平民大众之中广为传唱,开中国流行音乐之先河。   黎锦晖的音乐道路,曲折而艰辛。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学派的多方面复杂因素,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黎锦晖现象”,即包括黎氏儿童歌舞曲和成人时代曲在内的“黎派音乐”,一方面在学校、社会广为流传、备受欢迎,另一方面又几乎从一开始就被视为音乐艺术的“另类”,或遭执政当局名令禁演禁唱,或被学者文人非议抨击、鄙夷蔑视,身陷“四面楚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黎氏儿童歌舞音乐逐步得到了应有的肯定,而他的“时代曲”却依然囿于禁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黎锦晖背负着“靡靡之音”和“黄色音乐鼻祖”的罪名。而音乐界谈“黄”色变,讳莫如深,致使这方面问题长期笼罩在人云亦云、是非莫辩的历史迷雾之中。   本书旨在通过已掌握的可靠史料、史实,对黎锦晖其人、其作加以评述,冀盼有助于读者对历史上“黎锦晖现象”的进一步思考,认识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有利于继承、发扬这份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曲折的人生道路
 一 音乐与文化的积累时期(1891-1920)
  湘潭黎氏大家族后裔
  传统音乐的滋养
  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国语统一运动的契机
  新文化运动的熏陶
 二 创作与创业的黄金时期(1921-1935)
编写语文教材的亮点
  语专--儿童歌舞的摇篮
  自学成才之路
  首创中国歌舞学校
  中国歌舞商业化的开端
  “家庭爱情歌曲”一百首
  平民音乐的理念
  第一届明月歌剧社
  两个“一百”--“黎派音乐”的体裁
  联华歌舞班与“爱国歌舞表演”
  第二届明月歌剧社
  “黑天使”事件
  中国化的“爵士”舞厅音乐
  “奋力自拔,未陷沉沦”
  第三届明月歌剧社
 三 思想转变与去向选择时期(1936-1949)
  婚变与“爱的新生”
  “奋斗多年,毁家五次”的感慨
  投身抗日救亡
 四 老骥伏枥、壮心未已时期(1949-1967)
  迎接解放,否定自我
  为新中国儿童写新歌
  “明月社”情结
  对号入座--“黄色音乐鼻祖”
  字里行间见真情
  乐观豁达、热诚奉献
  悲剧的结局
第二章 多元的音乐创作
 一 儿童音乐
  儿童歌舞表演曲
  儿童歌舞剧
  学校教育歌曲
  儿童音乐创作的艺术经验
 二 时代曲
  爱情歌曲大众化的探索期
  “家庭爱情歌曲”的兴盛期
  时代曲的高产和风格变异期
  ……
第三章 进化的历史评价
资料
 一 年谱与谱后
 二 音乐作品总目
 三 参考文献资料
 四 插图索引
 五 谱例索引
附录
后记前言
第一章 曲折的人生道路
 一 音乐与文化的积累时期(1891-1920)
  湘潭黎氏大家族后裔
  传统音乐的滋养
  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国语统一运动的契机
  新文化运动的熏陶
 二 创作与创业的黄金时期(1921-1935)
编写语文教材的亮点
  语专--儿童歌舞的摇篮
  自学成才之路
  首创中国歌舞学校
  中国歌舞商业化的开端
  “家庭爱情歌曲”一百首
  平民音乐的理念
  第一届明月歌剧社
  两个“一百”--“黎派音乐”的体裁
  联华歌舞班与“爱国歌舞表演”
  第二届明月歌剧社
  “黑天使”事件
  中国化的“爵士”舞厅音乐
  “奋力自拔,未陷沉沦”
  第三届明月歌剧社
 三 思想转变与去向选择时期(1936-1949)
  婚变与“爱的新生”
  “奋斗多年,毁家五次”的感慨
  投身抗日救亡
 四 老骥伏枥、壮心未已时期(1949-1967)
  迎接解放,否定自我
  为新中国儿童写新歌
  “明月社”情结
  对号入座--“黄色音乐鼻祖”
  字里行间见真情
  乐观豁达、热诚奉献
  悲剧的结局
第二章 多元的音乐创作
 一 儿童音乐
  儿童歌舞表演曲
  儿童歌舞剧
  学校教育歌曲
  儿童音乐创作的艺术经验
 二 时代曲
  爱情歌曲大众化的探索期
  “家庭爱情歌曲”的兴盛期
  时代曲的高产和风格变异期
  ……
第三章 进化的历史评价
资料
 一 年谱与谱后
 二 音乐作品总目
 三 参考文献资料
 四 插图索引
 五 谱例索引
附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黎锦晖与黎派音乐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