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副标题:无

作   者:姚建平著

分类号:

ISBN:978750871752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美两国在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使两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存在差异。本书分别从贫困群体救助责任的理论基础、社会救助制度演进,社会救助制度的项目分析,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救助角色与责任以及社会化等。

目录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 本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贫困群体救助责任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的分野
一、 市民社会理论中的国家与社会
二、 非营利组织理论中的国家与社会
三、 福利国家与国家责任
第二节 文化思想中的救助责任
一、 美国文化中的贫困群体救助问题
二、 中国文化中的贫困群体责任问题
第三节 社会救助主体的责任划分
一、 家庭
二、 工作单位
三、 非营利组织
四、 政府
第二章 社会救助制度演进
第一节 制度化前期的社会救助
第二节 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
一、 近代中国社会救助思想的转变与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
二、 《伊丽莎白济贫法》的影响与济贫制度在美洲大陆的确立
第三节 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
第三章 社会救助制度的项目分析
第一节 生活保障
一、 补充保障收入和一般公众援助
二、 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援助
三、 食品券
四、 收入所得税抵免
五、 中国的生活保障项目
第二节 医疗、住房和教育救助
一、 医疗救助
二、 住房救助
三、 教育救助
第四章 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第一节 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反贫困理念
第二节 项目设计及其反贫困的效用分析
一、 养老保险
二、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
第三节 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的综合反贫效用
一、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项目间的多重受益
二、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功能替代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救助角色与责任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类别及社会救助领域分析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第六章 社会化、私有化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化与私有化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社会化、私有化的动机分析
第三节 社会化、私有化的领域与方式
第四节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困境与发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