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四书五经(上下)》中“四书五经”者何?书名也,四书与五经之合集也。何谓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也。《大学》、《中庸》本属于《礼记》,与《论》、《孟》合而为《四书》,南宋朱熹之所定也。五经者:《易》,一也;《书》,二也;《诗》,三也;《礼》,四也;《春秋》,五也。“五经”之称,汉以来皆有之;五经之实,则不尽同也。譬如《礼经》,《汉·志》本指十七篇;《礼记》者,本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凡名传、记,旨在释经,此题中应有之义也。《礼记》而为经,早于唐人《五经正义》;而以《礼记》代《礼经》,则始于宋也。“弃经任传,遗本宗末”,昔朱子之所讥也。今仍之者,沿其全然 ,从旧俗也。《礼经》最为难读,先读〈礼记〉,避难就易,或为青年士子计也。既用〈礼记〉,则〈大学〉、〈中庸〉之重出无可避,亦不当避也。
四书有朱子章句、集注,五经各用宋元人注,此元、明及清中叶之惯例也。今之点校本则注解一概不收,此即所谓白文本也。〈书目答问〉有“〈古香斋袖珍五经四书〉”条,云:“康熙间内府刻。无注。”亦白文本也。可读乎“?日:可。〈汉·志〉不云乎:“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白文本者,“玩经文而已”也。注疏固不可弃,世人实苦其烦;皓首穷经,本非社会所急需,亦非众人所自愿;然则“存其大体”可也。况注疏不无牢笼之患,何可尽依也?昔董遇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良有以也。
目录
四书五经点校本序
四 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乡党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五 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榖梁传
后记
四 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乡党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五 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榖梁传
后记
四书五经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