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全新的应用经济学科,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规范,至今尚且没有一份区域经济研究的学术性刊物。为了给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西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组织设立了“区域经济论丛”。本书是其中的一册。 本辑以区域经济的趋同为核心组织的全部的稿件。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增长问题,在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同的,初期阶段会形成趋异特征,而当区域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就需要形成趋同特征。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缺乏空间概念,致命其难以解释生产要素在空间的集聚扩散现象,从而也就难以解释地区间的趋同趋异现象,只有在区域经济学的空间思维特征下能有效解释这种趋同与趋异特征。本辑主要有12篇文章,分别从三个层次研究趋同与趋异问题。在理论上,从宏观层次上论证区域经济趋同的可能性,揭示区域经济趋同的一般机制。在实践上,首先从中观层次上考察和研究区域经济趋同与趋异的趋势,接着从微观层次上考察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更多>>
目录
目录
区域经济理论
1. 规模报酬递增与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对经济活动集中与分散的一种解释
2. 非现代观点视角下的西方区位经济理论体系的演变
3. 发展中区域与发展区域经济学的构建
4. 区域经济趋同理论及其揭示的一般机理
5. 论双变量城市人口密度函数
区域经济问题
6. 西电东送工程的区域效应评价
7. 我国区域广义梯度的实证研究
8.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1978~2004
9.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机制、经验及启示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要素依赖
调查报告
11. 城郊农村村级治理的博弈分析——一个博弈均衡制度观下的案例
12. 村委会在农村经济市场化中的角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两个案例的分析
后记
区域经济理论
1. 规模报酬递增与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对经济活动集中与分散的一种解释
2. 非现代观点视角下的西方区位经济理论体系的演变
3. 发展中区域与发展区域经济学的构建
4. 区域经济趋同理论及其揭示的一般机理
5. 论双变量城市人口密度函数
区域经济问题
6. 西电东送工程的区域效应评价
7. 我国区域广义梯度的实证研究
8.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1978~2004
9.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机制、经验及启示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要素依赖
调查报告
11. 城郊农村村级治理的博弈分析——一个博弈均衡制度观下的案例
12. 村委会在农村经济市场化中的角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两个案例的分析
后记
区域经济论丛.二[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