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医鉴

副标题:无

作   者:秦子文原著;赵敬华等校注

分类号:

ISBN:978780174446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全书上卷为基础理论,中卷为内科、外科,下卷为妇科、儿科。特别是后两卷疾病诊治部分,悉上溯《灵》、《素》经典之旨,下穷朱、钱、翁等百家之言,后列已验与诸家药方,真可谓理论与临证的交融之作。书中医理易懂,详且显要,博而不杂,灌注着秦氏毕生之学术思想。因此,其力作在鄂西及周边民族聚居地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成为不少医家、学者们追求的重要书籍。    鉴于此,搜集、整理秦氏之书,是中医后学者责无旁贷的任务。经多年民间找寻,《玲珑医鉴》一书之手稿抄本终于在2003年找到。将此书作为全国民族医药文献整理课题予以立项研究,由湖北民族学院地承担此项课题。    民族的进步,需要优秀文化的充实;民族医药的发展,更离不开祖国医学遗产的发掘整理!相信此书的出版,会为我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繁荣灌注的活力!

目录

目录
首卷
诊法要诀
鉴面知病诀
鉴目知病诀
鉴舌知病诀
辨舌诗
闻声知病诀
问症知病诀
鉴症知病诀
伤寒五脏受病诀
四时感受风寒湿热诀
五脏现病诀
切脉知病诀
药物要诀
药物六字经
药味所入歌
炮制行经歌
十八反歌
十九畏歌
妊娠忌食药歌
引经报使药歌
诸药泻诸经之邪火歌
四时用药法歌
临证加减用药歌
五脏补气补血要药
五脏虚实寒热引经用药要诀
六腑虚实寒热引经用药要诀
风、寒、暑、湿、气、血、酒、食、陈、虫、疮用药要诀
十二经经脉起止歌
中卷
内科诊治
诊略叙天地之道,阴阳之变,五行生、化、克,五运六气,治病必求其本
司天在泉诗
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变
论医门八法
论汗法
论和法
论下法
论消法
论吐法
论清法
论温法
论补法
伤寒纲领论
伤寒六经经证腑证脏证鉴别切要
伤寒主治四字切诀
伤寒诊断与治疗概略
温热病诊治
脏腑诊治
中风诊治
虚劳诊治
咳嗽诊治
喘证诊治
血证诊治
疟疾诊治
痢疾诊治
痢疾发热不休诊治
伤暑诊治
霍乱诊治
泄泻诊治
四时感冒诊治
头痛诊治
眩晕诊治
黄疸诊治
心胸腹痛诊治
腰痛与风寒湿痹诊治
肿胀诊治
血分水分诊治
呕吐哕呃逆诊治
膈食反胃诊治
五淋癃闭白浊遗精诊治
大便不通诊治(附大小肠交、脱肛)
小便不禁诊治
癫狂诊治
痫症诊治
怔忡诊治
下卷
儿科诊治
儿科论治
保婴
拭口法
开口方
断脐法
裹脐法
浴儿法
护儿法
乳儿法
养儿诀
又初生保治
择乳母法
回气法
遍身无皮
足趾向后
遍身水泡
不啼
悬痈
马牙
鹅口白屑
乳覃
重舌
木舌
弄舌
夜啼
惊啼
脐风
噤口
撮口
感冒
吐乳
呕吐不乳
眼闭
口角流涎
赤游丹毒
虾蟆瘟
胎黄
胎赤
胎青
走马牙疳
舌疮
腮肿
热疮
秃疮
解颅
辨外热与内热各异
小儿蒸变
又议产后惊风证一条
论痰火闭证
论木侮土证
大惊猝恐
吐泻
伤暑
食积、痞积、虫积、痰积、水积
疳证
盗汗自汗
咳嗽
龟背
龟胸
外肾缩入
阴囊光肿
二便不通
小便不通
胎疝
木疝
肛肿
囟陷
发不生
齿不生
头项软
口软
手软
脚软
断乳法
儿科杂症方
小儿麻疹(又名痧子,俗称麸子)
斑证
钱氏痘疹论
薛立斋痘疹大要
丹溪参补陈氏痘疹论
魏桂岩顺逆险三论
看痘法
小儿观看筋纹法
辨证六则
表里虚实论
气血虚实论
虚证防变论
虚证似实论
虚证变实论
实证似虚论
热证变虚论
毒盛变虚论
气虚、血热、毒盛三法治则
翁仲仁痘疹论
痘疹握机论
汗下论
所感轻重论
死而复苏论
原委
发热
见点
部位
形色
起胀
灌浆
倒靥
脱痂
陷伏
夹斑
惊搐
咳喘
痘形
附方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玲珑医鉴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