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 Components, and Frameworks with UML:The Catalysis Approach

副标题:无

作   者:(美)Desmond Francis D’Souza,(美)Alan Cameron Wills著;王慧,施平安,徐海译

分类号:

ISBN:978730209640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a href="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ebook20001-25000/21945/uml.rar" target="_blank"][font color="#ff6600"]本书前言和目录下载[/font][/a]       catalysis的主要特征包括:    ●展示了如何建立明确的共享业务模型    ●精确地定义了基本的共享术语表    ●在抽象细节的早期指出了关键性需求和设计决策    ●使用uml作为分析员和设计人员之间的一种强健而明确的交流工具    ●通过聚合的可插式组件包建立自适应系统族    ●分配以界面为中心的组件设计和组合    ●使用精确的规范和设计技术,建立强健的组件    ●为设计、规范和构架应用并提取可重用框架    自1992年以来,经过很多客户的开发和使用,catalysis已经影响了uml标准和microsoft repository中实现的microsoft-ti组件定义模型。它具有简单的内核、任选的精度,以及支持基于java,corba,com+和rm-odp的组件技术和标准的任务划分。    本书介绍了如何使用对象、框架和uml表示法来设计、建立和重用基于组件的软件。catalysis是一种新兴的、发展势头强劲的、基于uml的对象和组件开发方法。catalysis提供了uml表示法的明确含义和系统的使用方法,并开辟了通过修改和组合通用的和特定领域的建模框架来快速建立模型的途径。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材,也可作技术人员参考之用。   

目录

目录· ix ·目录

第ⅰ部分概述

第1章 catalysis指南 3

11 对象和动作 3

12 细化:不同规模的对象和动作 5

13 开发的层次 9

14 业务建模 9

15 作为模板的模型框架 11

16 软件的放大:系统上下文 12

17 需求规范模型 14

18 组件 16

19 分配职责 21

110 面向对象的设计 25

111 开发过程 26

112 3个构成部分与框架 27

113 建模的3个层次 29

114 3个原则 30

115 小结 32

第ⅱ部分对 象 建 模

第2章 静态模型:对象的属性和不变式 37

.21 什么是静态模型 37

22 对象状态:对象和属性 40

23 对象状态实现 44

24 为对象状态建模:类型、属性和关联 46

25 静态不变式 54

26 词典 60

27 业务模型和组件模型 62

28 小结 63

第3章 行为模型:对象的类型和操作 64

31 对象行为:对象和动作 64

32 更精确的动作规范 70

33 日历的两种java实现 74

34 日历的类型规范 79

35 动作与不变式 84

36 解释动作规范 89

37 子类型和类型扩展 93

38 细分动作规范 97

39 状态图 103

310 动作的输出 110

311 主体化模型:包含的含义 113

312 类型规范:小结 114

313 程序设计语言:类和类型 117

第4章 交互模型:用例、动作和协作 125

41 设计对象间的协作 125

42 用动作(用例)抽象复杂的交互 126

43 用例是联合动作 134

44 动作和效果 137

45 并发动作 137

46 协作 140

47 协作的使用 142

48 协作规范 146

49 协作:小结149

第5章 有效文档 151

51 目的 151

52 归档简单、有趣,而且加快了设计 152

53 接近文档的读者 156

54 主要文档:规范和实现 158

55 编制业务模型文档 160

56 编制组件规范文档 164

57 编制组件实现文档 166

58 小结 168

第ⅲ部分 分解模型和设计

第6章抽象、细化和测试 173

61 放大和缩小:为什么要抽象和细化 173

62 编制细化和一致性文档 186

63 电子表格:一个细化的例子 189

64 电子表格:模型细化 193

65 电子表格:动作细化 200

66 电子表格:对象细化 206

67 电子表格:操作细化 214

68 状态图的细化 218

69 小结 220

610 细化的处理模式 221

模式61面向对象的黄金规则(无缝或连续性) 221

模式62黄金规则与其他优化规则 223

模式63正交的抽象和细化 224

模式64细化是关系,不是序列 225

模式65递归细化 227

第7章使用包 228

71 什么是包 228

72 包的导入 233

73 如何使用包和导入 238

74 用包解耦 242

75 嵌套的包 246

76 包的封装 247

77 多重导入和名称冲突 249

78 发布,版本控制和建立 252

79 编程语言包 253

710 小结 254

第8章组建模型和规范 256

81 衔接片段 256

82 联接与子类型 257

83 组合包和包的定义 258

84 动作异常与组合规范 264

85 小结 269

第9章模型框架和模板包 270

91 模型框架综述 270

92 类型和属性的模型框架 272

93 协作框架 276

94 细化框架 281

95 框架组合 284

96 属性包装模板 286

97 等价模板和复制模板 292

98 包语义 295

99 模板基础 298

910 模型框架概念总结 302

第ⅳ部分组 装 实 现

第10章 组件与连接器 307

101 基于组件的开发综述 307

102 组件的发展 313

103 用java建立组件 318

104 com+组件 320

105 corba组件 322

106 组件包:可插式组件库 323

107 组件构架 326

108 定义cat one——一种组件构架 330

109 规范cat one组件 336

1010 连接cat one组件 339

1011 异构组件 342

模式101提取通用的代码组件 354

模式102组件件管理 355

模式103通过框架建立模型 356

模式104插头一致性 357

模式105使用传统组件或者第三方组件 357

1012 小结 358

第11章 用代码表示的重用和可插式设计框架 360

111重用和开发过程 360

112通用组件和插入点 363

113代码重用的框架方法 366

114框架:代码规范 370

115基本插入技术 374

116小结 379

模式111角色委派 379

模式112可插式角色 380

第12章构架382

121 何谓构架 382

122 为什么架构 385

123 通过各种场景评估构架 388

124 在已定义的元素上创建构架 389

125 构架使用恒定模式 390

126 应用与技术构架 392

127 典型的四层业务构架 393

128 用户接口 394

129 对象和数据库 396

1210 小结 397

第13章 过程概述 401

131 递归建模、设计、实现和测试 401

132 过程中的一般注释 404

133 典型的项目演变 411

134 典型的包结构 415

135 主要过程模式 417

模式131 从头开始的对象开发 419

模式132 二次工程 420

模式133 短周期开发422

模式134 并行工作423

第14章 如何建立一个业务模型 425

141 业务建模过程模式 425

模式141业务过程增强 425

模式142建立业务模型 427

模式143表达业务词汇和规则 430

模式144包括业务专家 430

模式145创建一个通用的业务模型 431

模式146选择抽象级别 432

142 建模模式 433

模式147 类型模型是一个术语表 433

模式148 概念的分离:正规化 434

模式149 项和描述符 435

模式1410 通用化和规范化 436

模式1411 递归合成 437

模式1412 来自关联循环的不变式 438

143 录像带案例研究:抽象业务模型 439

144 录像带业务:用例细化 444

模式1413 动作具体化447

第15章 如何规范组件 449

151 规范组件的模式 449

模式151 规范组件 449

模式152 桥接需求和规范 450

模式153 基于用例的系统规范 451

模式154 递归分解:分割与克服 452

模式155 用用例建立上下文模型 453

模式156 故事板 456

模式157 构造系统的行为规范 457

模式158 规范系统动作 460

模式159 在系统类型模型中使用状态图 462

模式1510 规范组件视图 464

模式1511 组合组件视图 465

模式1512 避免奇迹,细化规范 466

模式1513 为客户解释模型 467

152 录像带案例研究:系统规范 468

153 系统上下文图 474

154 系统规范 476

155 使用模型框架 483

第16章 如何实现组件 486

161 符合规范的设计 486

模式161 解耦 486

模式162 高级组件设计 487

模式163 具体化主要的并发用例 488

模式164 分离虚包 489

模式165 平台独立性 491

模式166 从业务组件中分离出中间件 492

模式167 实现技术构架 493

模式168 基本设计 494

模式169 基本设计后的通用化 498

模式1610 协作和责任 499

模式1611 链接和属性所有权 501

模式1612 对象位置和链接实现 502

模式1613 优化 503

162 具体的设计模式 504

模式1614 双向链接 504

模式1615 角色解耦 505

模式1616 工厂 506

模式1617 观察者 507

模式1618 插入点和插件程序 508

163录像带案例研究:基于组件的设计 510

附录a 对象约束语言 518

附录b uml概览 526

附录c catalysis支持工具、服务和经验 531

附注 532

术语表 539

参考文献 545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Object, Components, and Frameworks with UML:The Catalysis Approach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